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纠正了过去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这个新课程改革的“纲”,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又走进了一些新的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效果。
误区一:淡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新课标》在谈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是要求打破传统的“解剖麻雀式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育走出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还语文教育以人文教育的本来面目,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于是,不少老师将这一建议片面地理解为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忽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该讲的不敢讲,该练的不敢练,“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地解读文本,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的教学甚至成为“时髦”。
其实《新课标》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工具性”。《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一节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指出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建议”一节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都没有,如何成为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又如何培养人文素养?没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作依托,人文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刘国正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磨练是无可代替的。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
人文教育应该依托教材、有机渗透,不能脱离学科特点,不能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而忽视“工具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做到两“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在扎扎实实搞好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训练的同时,重视人文精神培养。尽量避免出现课堂热闹而课后空虚,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而用起来却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误区二:偏离了语文教师的主导性。
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教学建议”一节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这一改革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于是,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放”得越开,越能体现新课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于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加以引导点拨, 教师被挤到教学舞台的幕后,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标》“教学建议”一节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前提,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缺乏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张志公先生曾经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教师要扮好“导演”的角色,积极发挥和善于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该管的还是要大胆去管,因为纵容学生就是害了学生;该讲的还要放开去讲,因为“愤”而不“启”、“悱”而不“发”是教师的失职;该练的还要严格去练,因为不训练就谈不上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正确把握好“放”与“收”的度,处理好“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关系。
误区三:削弱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弊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然而,目前有些语文老师却走入了只追求形式而不追求实效的教学误区。因为片面追求“自主、合作、探究”,有 的教师一上课,就把设计好的大量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发动学生分组“大讨论”,教室里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不管小组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是该独立完成还是共同探讨,通通“合作”了之。似乎一堂课若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几次,就不是新课改。这种不求实效的“合作”,实际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但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且久而久之,甚至会助长某些学生的依赖和懒惰心理。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语文教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的内容,难以表述的意境等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达到形象、生动、有趣的效果。这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的教师却忘记了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把多媒体当成了课堂的主宰。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动不动就用多媒体,老师不去积极引导学生活动,而是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新课标》制订了各阶段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课程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练习、揣摩、体味、联想、想像、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些是多媒体课件无法代替的。因此,我们既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也要避免因过于注重形式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课标》“教学建议”一节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事实上,语文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纲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抄写听写、朗读默读、缩写扩写、练习讨论、学生表演、分析讲述……不管哪种教法,只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就是有效的教法,就是值得提倡的教法。
总之,热切期望广大语文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冷静的头脑认真钻研《新课标》,努力探索更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在纠正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失误的同时,又要防止进入新的误区,扎扎实实搞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学生造福,为社会造福。
(杨天河 甘肃省天祝县新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