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光
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我们相识相知;期盼作文园林的万紫千红,我们同心协力。虽然,你晋中我鄂南相距千里,但你却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身旁——在我的案头里,在我学生的桌面上。尽管,时至今日,我从未与任何编辑谋面,甚至不知发稿编辑老师的姓名,但我们却是如此的心有灵犀、心心相印——我们共同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我们共同关注着孩子的成长!
我不会忘记,2002年7月——我国最后的一个7月高考。我的学生考完语文走出考场对我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见过,一细问,是在我为他们拟的作文训练题中。同年8月,我去西安,在《美文》编辑部听穆涛老师说,7月9日,在西北五省发行量最大的《华商报》中有咸阳一教师考前猜中高考作文题的报道。但在当时我还不知道该同行所依据的是《作文周刊·高中版》。时隔几月,我收到《作文周刊》寄来的复印件,才知《临汾日报》《山西晚报》《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纷纷报道过我与《作文周刊》的高考作文缘。虽然只是迟到的喜讯,但我依然非常高兴。我要感谢《作文周刊》,是你让我与2002年高考连在了一起;我要感谢2002高考,是你让我与《作文周刊》结下了一生的情缘!从此,在山西,在临汾,在太原,我多了一位朋友,一位亲人,同时也就多了一分牵挂与祝福——
《作文周刊》的改版,我欢欣;《作文周刊》的成功,我喝彩;《作文周刊》的每一条消息,我关注!当2005年9月份第一期报纸到手时,我的学生在《〈作文周刊〉VS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中与上海卷作文题的对比栏中找到了我的名字——就在学生为之欢呼的时候,我在心头默默致意:感谢你,《作文周刊》!自结识了你,我的生命便绽放出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