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五周年等

2006-05-30 14:05
新民周刊 2006年36期
关键词:按揭恐怖分子

“9·11”五周年2001年9月12日早晨,美国人面对的是另一个国家。世贸中心双子楼已成废墟,五角大楼还在燃烧、宾夕法尼亚州的某处因飞机坠毁而成了墓地。“9·11”造成3000多人丧生,6000多人受伤,是1862年安提坦战役以来美国本土伤亡最惨重的一天。“9·11”以前,甚至很多美国官员都对“基地”组织一无所知;“9·11”后,“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和“9·11”组织者穆罕默德·阿塔的名字家喻户晓。“9·11”改变了美国,反恐也成为小布什总统的重要任务。

“9·11”使这个国家一下子团结起来,星条旗随处可见,派系政治也暂时消失,左右翼政客出奇地一致。“9·11”也结束了美国始自苏联解体后的“历史假期”,终结了这个国家的“安全感”。人们开始寻找精神层面的原因,他们不明白伊斯兰狂热分子为何如此“憎恨”美国。“9·11”引发了一些美国人的“报仇心”,政府就在其中。小布什把“9·11”视作美国处于“战事”状态,认为恐怖分子和包庇恐怖分子的人没有区别,这就成了“布什学说”,宣扬美国不会“坐以待毙”,要“先发制人”。

(《经济学人》9月2日)

按揭噩梦美国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ARM)是最具风险、最复杂的家庭贷款产品。ARM这种房贷按揭方式可以允许消费者在三到五年仅仅支付银行利息,而且一开始只需付贷款的1%和2%。因此,大批美国人投身房产市场,延长了美国房市的火热时间。似乎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有能力购房。但ARM的低还款只是假象,买房者选择现在付得越少,今后月偿的数额就越高。许多ARM的“低利率还款”只有很短一段时间,购买者在ARM“到期”后每月的供款额会突然高涨。

戈登·勃格就是一例。这位42岁的警官住在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郊。因信用记录良好,每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过去也曾买卖过一些房子。今年2月,他受广告吸引,投资50万美元买房。他本以为ARM的按揭方式(2.2%的利率)可以让他3年内节省1.4万美元的利率支付款(相对于5.1%的固定利率),可是,2个月后,他就发现每月最低还款额从1697美元蹿升至2697美元。现在,如果他想取消ARM的按揭方式,则需支付1万美元罚金。他只能怪自己没有当初看清合同。

(《商业周刊》9月11日)

印尼“小矮人”之争2004年,一些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弗洛雷斯岛上一个名叫利昂·布阿的洞穴里发现被称为“弗洛雷斯人”的新人种。这种“弗洛雷斯人”因身材矮小,而被科学家取了“霍比特人”的昵称。“霍比特人”是英国作家托尔金在《魔戒》中描述的一族矮小人类。但今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8月刊上的一篇论文指出,一个研究小组通过严密的论证认为,最重要的一具弗洛雷斯人化石标本——具有1.8万年历史、高1米、头颅如葡萄柚般大小的骨架——只不过是一个患病的智人。

研究小组有一系列证据可以对“弗洛雷斯人”的身份提出质疑。例如,象属动物曾先后两次到达这座岛屿。由于与大象相比,早期的原始人类肯定具有更好的迁徙技能,因此原始人类登陆这座岛屿的次数很可能不止一次。他们认为,缺乏隔绝的生活条件将阻碍新的矮人种群的进化。此外,发掘自洞穴中的唯一头骨、名为LB1的化石样品的一部分是畸形的。但也有科学家对PNAS的论文提出严厉批评。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彼得·布朗认为,由于骨骼被埋藏在洞穴地下9米的土层中,因此头骨是在死后变形的。

(《明镜》9月4日)

2031年的美国在纽约大学任教的著名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预测了未来一代如何看待如今的反恐战争。他认为,到2031年,许多经历“9·11”的人都已作古,美国人仍会对30年前的悲剧进行纪念活动。30年前的那一天,19名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飞机,造成3000多人死亡,这不到一小时发生的悲剧引发了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反恐战争。民众眼里的“全球反恐战争”,历史学家则称为“世界民主大战”。这——冲突永远改变了中东面貌,也根本改变了国际均势。但这些改变未必是美国所希望的,因为“9·11”也是“美国世纪”终结的起始点。

2031年,以反恐为名义的“世界民主大战”已经结束。但世人在评价30年前的美国政府时,觉得有些“反应过度”,小布什及其幕僚把“9·11”视作“机会”而不是“危机”,但而后“越反越恐”的副作用持续太久,美国借“反恐”在全球推广民主的代价过于高昂。美国经济也因“反恐”受到钳制,而老龄化使这个国家不再那么生气勃勃。2031年,全美有1800万人超过80岁,相当于总人口的5%。

(《时代》9月11日)

猜你喜欢
按揭恐怖分子
环境恐怖分子,该当核罪
《未知的恐怖分子》中的媒体、政府与话语权力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论我国房地产按揭法律制度
谁杀了那个恐怖分子?
AK—47为何成为恐怖分子的杀人利器
《纽约时报》有关“本土恐怖分子”报道分析
婚前按揭房产分别所有制的法理反思——以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为对象
英国不动产担保制度之历时演化
预售商品房按揭法律属性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