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阿扁还原“深绿”

2006-05-30 10:48李子昊
南风窗 2006年6期
关键词:县市长台海陈水扁

李子昊

2月27日,陈水扁宣布终止统一纲领,严重冲撞台湾海峡的稳定现状。尽管在宣布有关行动时,他将原本“废除统一纲领”的“废除”二字,修改为“终止”(终统),英文由“abolish”,修订为“cease”,表现出一副要减少文字刺激性的“诚意”,还特别在七点声明中,多次重申他继续坚守不改变台海现状的承诺。

然而,根据台湾一贯采用的规定解释,终统和废统两者之间的意义,根本毫无差异,加上他绝口不再重申“四不”,难免让人怀疑,“终统”只是陈水扁刻意在“四不一没有”这个维持现状的现行架构下,打开缺口的首个具体行动,令人对于台海局势的发展,忧心忡忡。

高危动作挑战“承诺”

陈水扁企图冲击台海现状,无疑是打擦边球的高危动作,台湾岛内有人以“疯狂”加以批评。

所谓台海现状,实际上就是以中美两国在国际间共同认可的“一中”架构。陈水扁2000年在总统就职典礼上提出的“四不一没有”承诺,正是当初美国根据“一中”政策,在两岸之间斡旋后所勾勒出的“维持现状的红线”,也意味着是台北对现状的“一组承诺”,极具象征意义。

“四不”包括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一没有”,就是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

“一没有”的重要性,在于国统纲领这份由前总统李登辉宣示的文件,揭橥“海峡两岸共同重建一个统一中国”的国家最高政策,也被视为代表着台湾维持在“一中”的现状架构之中。

中国大陆在去年5月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中,也定下采取“非和平手段”的“红线”。“四不一没有”其实是国际社会认同台海现状的最高共识,也成为两岸在高度互不信任的格局下,仍能维持稳定的重要界线。

陈水扁过去6年来反反复复,让北京和华府都极不信任之际,如今竟强力挑战这“四不一没有”的界线,不但已溢出了当初的“一组承诺”,更不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鉴于岛内政治形势的改变,企图重新定义台海现状?

回顾陈水扁过去几年来,虽然曾多次撩拨台海现状的架构,却都只算是选举语言,未有实质或法理上冲击到现状架构的行为。选完之后,又会乖乖地返回这个架构之中。尤其是当他面对着的,只是一群在选战市场上徒具“反独”、“反扁”、“反绿”意义、却提不出任何符合社会预期愿景的泛蓝聚合体,让他能继续在“独”的基调上,游走在这个以“一中”为框框的现状之中,奠定了泛绿阵营过去数年在各项选举中,一直处于强势位置的基础。

但自从去年底县市长选举后,台湾整个选民结构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近日更乘势提出“终极统一”以及“人民有台独选项”的“统”的新论述,使蓝营进一步在台湾选民版图的蓝绿政治光谱中,进占了包括浅绿选民的中间位置,让陈水扁惊呼不妙。

在此情势下,“终统”会不会只是他操作“终极独立”这项选举招数的第一步?由现在直到2008年选举之前,他是否要像过去6年不断在两岸之间极尽煽动之能事,期望能借着重燃选民的“反中”意识,挽回选民基础?他是要重施2004年“公投绑大选”的故技,利用新宪公投,来绑今年底的立委选举?还是要通过这次选举,扭转立法院目前由泛蓝主控的形势,为明年正式修宪铺路?

多项迹象显示,陈水扁已决定还原“深绿”,朝向“终极独立”的路线迈进。

小马哥的“新中间路线”

2005年,台湾岛内政治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连、宋相继破冰访问大陆,北京释出大量善意,以至马英九坐上国民党主席的宝座后,随即抛出符合本土意识的“统”的新方向——“先连结台湾才有中国”。之后,台湾社会对“统”的愿景,不再只是空中楼阁,不再只是基于“恐惧”而已,而是有具体利益,且符合台湾社会价值与感情脉动的。

在这种社会气氛下,蓝军不再是没有政策愿景的乌合之众,蓝绿对抗的逻辑,也逐步由“反独VS独”、走向“统VS反统”的新形势;泛绿阵营过去10年来总能透过操弄悲情,将主体意识转化为台独论述的选战技巧,将泛蓝强力塑造为“外来政权”使其无法凝聚选民信心的手段,也逐步成为黔驴之技。

在台湾的选战中,统独议题的光谱以外,本土改革无疑是另一项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所谓浅绿选民,就是一些平时政治冷漠却心仪改革的年轻族群,还包括更多最关心本土改革、过去数年也因改革议题而认同民进党的选民。

民进党自18年前成立后,便一直占据本土改革的光环,陈水扁先后两次成功入主总统府,除了与社会上统独光谱的变化有关外,本土改革形象明显也吸引不少中间以及更忠诚的浅绿选民的支持。然而面对去年底县市长选举前屡传贪污丑闻、食相扭曲的民进党,中间选民早已失去信心。

蓝绿在台湾政治光谱上的版图这种完全翻盘的形势,正是去年底县市长选举在台湾政治发展史上极为关键的原因,而基于距离2008年“总统”选举只剩下两年半的时间,蓝绿阵营在这个新的政治形势下,各自寻找新的政治定位,成为台湾元旦以来,政治议题不绝的重要背景。

首先,是马英九作为泛蓝共主的地位,掌着去年县市长选举结果的余威,乘胜追击,他不但继续巩固他的清廉形象,在国民党内推行进一步的廉政改革,期望能一洗国民党长期腐化的形象之余,并积极在“先连结台湾才有中国”的方向下,进一步将“统”的论述完善化及本土化,为国民党闯出了以“统”为基调的“新中间路线”。

阿扁闭关的结果

细读马英九这条初建的新中间路线,与陈水扁6年前就任之初秉承着“四不一没有”、以及“共同处理未来一中”精神所搭建的以“独”为基调的中间路线,除了对于“终极愿景”有所差异之外,其余精神几无二致。

唯陈水扁6年来的反反复复,声望由七成支持骤降至如今的两成,竟给国民党机会,抢回中间选民。至县市长选举之后,民进党政治版图严重萎缩之势已成,陈水扁如何在欠缺支持的跛脚鸭形势下,熬过未来余下两年的“总统”位置,成为他在选后闭门苦思的议题。

在马英九步步进逼之下,呈现在陈水扁面前的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以李登辉为首的激进本土路线,认为民进党之所以败选,是因为没有坚守台独路线;另一条是回归中间大和解的路线,松绑两岸,积极创建勤政和廉政的公共政策形象,并筹组大联合政府,将帮助陈水扁在政治孤立之中走出执政困境。

民进党内便有声音支持重寻中间路线,强调公共政策。素来被视为与陈水扁有“瑜亮情结”的前“行政院院长”谢长廷便曾表示,民进党在县市长选举中虽然落败,但从选票分析,主要原因是“清廉被质疑、政策不一致、候选人提名过程不当”等等。他还强调:“两岸问题不应该成为政党争议的焦点。”

但陈水扁闭门出关的结果,显然是采取前者的路线。他试图站回台独的制高点,期望透过鼓动民众对台湾前途这项“大是大非”的问题,盖过人民对民进党黑金腐化无能的批判,也让民进党的贪腐无能得以“被原谅”或是“被遗忘”。

他在元旦发表的一篇题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文告,便成为陈水扁走回深绿路线的滥觞;通篇演辞标示他将以紧缩代替2001年经济发展会有关“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放宽政策,并表示期许民间版的“台湾新宪法草案”今年诞生后,“明年2007年举办新宪公投,谁说不可能”?

台湾《联合报》第二天便以社论批评这段贺词,是一篇“气急败坏又杀气腾腾的战书檄文”,留下“正名制宪”死灰复燃的伏笔。另一篇社论也强烈指出,这篇谈话比他过去的路线“更强硬、更鹰派、更锁国派、更独派、及更基本教义派”。

至1月底,陈水扁又在新春谈话中抛出另一个更重大议题,点名指“现在是好好考虑国统会、国统纲领是否废除的时机”了;并提到将推动以台湾之名加入联合国,以及2008年之前公投新宪。该谈话随即引起多方强烈反应;除了北京、华盛顿以及岛内泛蓝阵营外,即使民进党内像被视为“台独理论大师”的“立法委员”林浊水,也批评阿扁是“自取其辱”。

扁政府多方面澄清,先表示废统“无立即实施的问题”,又强调目前只是在“考虑”之中。然而随着陆委会上月中公布一项民调,特别强调超过半数民众不赞成国统纲领主张“台湾最后必须和中国大陆统一”,继而民进党政府官员从陈水扁刚刚宣布考虑“废统”时均感惊愕,到逐渐成为党政要员的统一口径,然后到陈水扁本人多次亲访独派组织,严词批判北京,并指“废统”已成为台湾主流民意,显示陈水扁早就心意已决,“废统”只在时机,一切辩说只是砌辞。

好戏连场

从陈水扁在元月底公布考虑“废统”,到2月底正式宣布“终统”,短短一个月之间,美方一直扮演积极的扑火者角色。除了在华府发言的层级,由国务副发言人厄立上升至国安会主管,先后作出公开的呼吁外,也派出跨部门的秘密特使包括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代理资深主任韦德宁(DennisWilder),以及同行的国务院亚太局台湾事务协调科科长夏千福(CliffordHart)亲往台北,私下对陈水扁劝说也施以压力,期望能终止这场台海的波涛。

为了有效扑火,华府是次向陈水扁施压的过程,多次祭出了史无前例的手段。首先,在陈水扁发表新春谈话之后,厄立一反过去只是被动答复有关台湾的问题,反而主动作出声明,显示高度关注的强烈立场;其次,不具名的消息高调指责陈水扁撩拨中美各方的做法,也属于前所未有;至于当台湾驻美媒体就着台湾“参与”联合国的问题提问时,美国务院一改过去只反对台湾“加入”却鼓励“参与”的立场,竟斥之为“改变两岸现状”,明显是收紧了对台的模糊空间。

至陈水扁正式宣布“终统”,民进党官员都强调“终统”异于“废统”,美国国务院却罕有地发表声明,要求扁政府应该“毫不含糊地”确定并“没有废止”国统会,声明之中,直呼陈水扁而未冠以“总统”头衔。

正当外界有指美国暗助民进党“废统”,上述情况,似乎可以显示美国维持台海现状的官方立场。只不过就像美国在一个月内“好话说尽”,陈水扁的立场仍然毫无改动,华府又能奈台湾几何?能对之采取惩罚?美国若要惩罚台湾,是推迟台美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与洽谈?是延缓美国在台协会的人事命令?是不再批准给予陈水扁过境美国?还是待国家主席胡锦涛下月访问华府与总统布什会面时,再来像2003年底公开给陈水扁一次侮辱?剩下两年任期的陈水扁,还会在乎这些象征式的惩罚吗?

更令人怀疑的是,若台海出现任何制衡的军事变化,华府基于本国利益,鹰派是否将重上对华政策的舞台,促使政策大逆转?同样地,泛蓝阵营正酝酿提出罢免案,依法定程序,必须在立法院取得3/4票数的门坎,怎可能成事?

唯一寄望的,只有台湾民意。陈水扁在声望低迷的时刻,摆明是试图重回他最熟悉的战场,透过祭出种种风波,不但证明自己的存在,还透过不断煽动“反中”的情绪,制造分化和仇恨,以凝聚更多支持者,巩固实力。但2005年台湾政局的变迁,似乎反映台湾民众已理解稳定与和平的两岸关系,与台湾自己的社经利益息息相关,像在正式宣布“终统”后,多项民调对是项政策,都认为会影响两岸关系,采取了负面态度。

因此,到底陈水扁未来在这样的民意气候中再度使出切割蓝绿的传统选战手法,是否依然奏效?他准备年底再使用“新宪公投绑立委大选”还能成功吗?日前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他表示,决心在2008年任满前制定一部比较合台湾当前形势的新“宪法”,当他完全无意搞好台湾的公共政策,无意就政府的廉政下功夫,这项宪改的政治诉求,真的具有吸引力吗?

而如果他今年底无法成功利用新宪公投在“立法院”取得多数席位,无法依据法定程序修宪,他还会祭出更疯狂的动作吗?

当看着民进党执政6年中,原有的道德光环迅速堕落,令人想起“权力使人腐化”的谚语;如今看到台湾选民结构在去年县市长选举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后,陈水扁竟然为了权位,孤注一掷,更令人想起另一句话:权力使人疯狂。

终极独立的路线,肯定将强烈且不断地冲击台海现状;尽管台湾的终极大势已定,2008年总统选举前的台海局势,注定好戏连场。

猜你喜欢
县市长台海陈水扁
本期导读
新冠疫情下2021-2022年台海政经形势
县市长满意度,柯文哲倒数第二
陈水扁入狱满一年
“三合一”选举
陈水扁可能被释放
陈水扁儿子儿媳双双认罪
四次台海危机及其启示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两难处境及其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