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照
1926年4月25日,普契尼名歌剧《图兰朵公主》在米兰的史卡拉剧院首演。演到第三幕,柳儿为了保守丰人的姓名,不惜取刀自戕,她的勇气与爱,让三名原本滑稽的官员都大为感动。他们唏嘘一番后,随着柳儿的尸体下台了,台上只剩下图兰朵公主与波斯王子。
戏演到这里,乐池里传来的音乐突然停了。慑人的静默中,指挥托斯卡尼尼上前对观众说:“戏结束了,因为大师不在了。”
是的,大师不在了,普契尼前一年就因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去世了,留下未完成的《图兰朵公主》。因为托斯卡尼尼的决定,那戏剧性戛然而止的演出,让人难以忘怀。那场首演永远存留在音乐史上,引起一番又一番的讨论。
其中一项有趣的讨论是:《图兰朵公主》真的非演完不可吗?那天在史卡拉剧院看戏的观众会不会因此而看到、感受到更强烈的情感震撼?
此话怎说?让我们快速忆说《图兰朵公主》的故事。中国公主为了报复先祖曾遭受的不幸,公开表示愿意下嫁异邦人,不过来求婚的人要接受三道谜语考验,通不过的,就要被砍头示众。鞑靼王子大胆求婚,而且竟也顺利猜中三道谜题,于是要求图兰朵公主与他成婚。公主反悔不从,鞑靼王子于是提议:“如果到明晨之前.你能说出我的名字,我就不要求你实践婚约诺言。”
那一夜,公主不准京城民众睡觉,一定要查出王子的名字。找来找去,找到了认识王子的柳儿,于是公主便使尽残酷手段,逼问柳儿。柳儿说:“为了爱,我绝对不说。”然后就自杀了。
柳儿之死,震骇了公主。她从来不晓得什么是爱,却亲眼目睹了爱的力量——足以让柳儿从容赴死的力量。柳儿之死,也断了她想要问出王子名字的希望,她必须要认输嫁给王子了。
就在这充满悬疑的点上,普契尼死了。普契尼之死,会是某种天意灵光吗?要让这戏就终止在这里,让那两个目睹柳儿之死的人,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上,面对自己的命运。
如果戏就结束在这里,那么柳儿,而不是图兰朵公主,才是此剧的主角、中心。柳儿因为王子曾经给她的深情一望,就忠心耿耿地服侍王子的父亲,几经波折不离不弃,可是王子怎么待她?为了娶图兰朵公主,甚至只是为了和公主进一步以竞赛调情,他陷柳儿于莫大危险中,而且没能阻止柳儿受刑,以至自杀。这样的男人,能心安吗?
图兰朵公主更是邪恶。她用婚约引外邦人来,再以砍他们人头为乐。她输了猜谜比赛却还不认账。她恶毒地规定全城的人终夜不能睡,谁睡了就处死谁。如此不可思议的恶女,如何跟柳儿相提并论?
如果戏就结束于此,我们看到的,会是对善恶的强烈反讽,以及对于如何收尾的高度悬疑。这两个人,在柳儿死后,怎么办?我们得不到答案,因为不会有让人可以安心的答案。
如果戏结束于此,普契尼就进一步将歌剧从十九世纪带进二十世纪的“现代性”里了。他留下的,会是一种歌剧形式却超越了歌剧的东西,一种结合歌剧音乐的现代文学巨作。因为这作品探讨了最深刻、没有答案只有永恒问题的善恶对照。
(李博摘自《深圳商报》
2006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