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朋四友”与“五湖四海”溯源

2006-05-14 09:07倪培森
知识窗 2006年1期
关键词:五湖四海大禹四海

倪培森

“三朋四友”源自民间俗谚。“三朋”本来是指云游八方,四海为家,临时搭篷居住的“三篷”,即放牧的“鸭篷”,打猎的“弓篷”、烧陶(或炭)的“窑篷”。能同从事不同行业的人结交,说明朋友众多。时日一长,“篷”谐音为“朋”。“四友”原指最可靠的四种朋友,即“江湖义友”、“同窗学友”、“知音好友”、“困境难友”。这四种朋友,大都肝胆相照,休戚相关,志趣相投,心灵相通。与“三朋”合用,约定俗成为有固定语义的成语。

“五湖四海”源自历史典籍,“五湖”,语出《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扬州、会稽山一带)大的湖泊是具区(太湖的别称),那里的河流是三江(东江、淞江、娄江),那里可供灌溉的水是五湖(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包括太湖方圆五百里之地)。现指洞庭湖(湖南)、鄱阳湖(江西)、巢湖(安徽)、洪泽湖(江苏)、太湖(江苏)五个大湖。

“四海”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后又见于《楚辞·九歌·云中君》:“横四海兮焉穷。”《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其语义都一样,泛指全国各地,含有四面八方之意。这是因为古代先民认为中国四周皆被大海包围,故将国内叫做“海内”(“四海之内”的缩语),将国外叫做“海外”。这“四海”指的是东南西北四方之海,因此又有“四海为家”之说。“五湖四海”合用,约定俗成为有固定语义的成语。

猜你喜欢
五湖四海大禹四海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月圆今宵
“最美奋斗者”——陈景润
天下为家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李荣
遥寄
加入全球汉诗总会有感
成语题
人无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