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穿秋水 松下FZ30数码相机试用手记

2006-04-29 00:44:03吴双桐
照相机 2006年1期
关键词:测光拍摄者闪光灯

吴双桐

与尼康与佳能等传统影像器材巨头相比,松下显然还只能算是小弟弟。但近两年,随着松下通过与徕卡在镜头等技术上的联合以及自身电子数码影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并连续推出了以LC-1、FZ10、FZ20为代表的优秀相机。其技术力量和产品性能已经非当年的吴下阿蒙了。而随着松下在数码相机领域技术的逐渐成熟,松下也开始脱离以往其他厂商所设定的技术标准,开始制造具有本品牌特点的新型相机,而身兼光学防抖、超大变焦比、手动变焦/对焦环镜头和堪比专业DSLR功能的新型相机FZ30则是其中的代表产品。

1.外观造型

和同期上市场的富士S9500的准单反外观设计思路不同,FZ30既有传统徕卡旁轴相机的长条型设计特点,也融合了许多高端准专业DC的设计思路。该机在外观颜色上有两种,一种为趋于时尚和现代感的银白色涂装,而另一种则为看上去更加古典和大气的黑色涂装。

而从整体的外型上看,FZ30虽然保持了徕卡旁轴相机的基本外形,但其整体机身的厚度则更宽、握持手柄也更大,更向前突出。同时,为了方便于摄影者进行取景,该机还将EVF取景器安装在了机器后部的中央位置,并使用了纵向可旋转的LCD。

2.实际握持感受

在重量上,FZ30加上电池和存储卡的重量达到了740g,相对于一般的准专业DC显然要沉重了许多,但和那些加上镜头的DSLR相比,其重量则比较合适。以笔者个人的经验来看,一般的,如果一个相机总体重量轻于600g,其握持时很容易出现飘忽不稳定的毛病,而如果重于1000g以上,虽然短时间内有着不错的握持稳定性,但长时间握持和携带则绝对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FZ30的整体重量则正好就在600~1000g之间,既保持了出色的握持稳定性,在长时间使用时也不容易让手腕疲劳。而为了更稳定的让使用者对相机进行握持,FZ30的握持手柄设计的相当宽大,其前突程度也相当的大。配合柔软的防滑胶皮,使握持舒适度也得到了提高。不过,相对于DSLR产品而言,该机的整体机身高度则略有些小,而使象笔者这样手型比较大的人在握持时小指放置不算很舒服。

和FZ20不同,FZ30使用了与DSLR镜头相类似的具有手动变焦/对焦环的镜头,实际操作起来,其变焦阻尼顺畅而不滑涩,但对焦环操作由于不是真正的机械对焦,则在感觉上不如传统的机械镜头更为舒适和稳定。

外壳材料方面,FZ30由于产品成本的问题,只使用了工程塑料外壳,而这对于经常在户外进行拍摄的摄影者而言,无疑意味着他们必须更为小心的为相机作好各种防震、防摔和防潮措施来对相机进行保护。

3.感光器件

FZ30使用了有效像素为800万像素的1/7.8英寸的原色CCD,最大图像分辨率为3264×2488像素。支持3:2和16:9的宽屏幕拍摄方式。并支持TIFF、JEPG以及专业的RAW等多种格式。可以说,从单纯的感光器件技术参数上来看,该机是足以满足大多数出图需要的,而其实拍图片的也证明该机在画面质量方面,与其他同为800万像素相机相比,有图像颗粒较细腻,色彩锐利、分辨率高的优势。但由于该机所使用的CCD尺寸只有1/1.8英寸,则使机器也很容易因为感光元件排列过于紧密而发生在高感光度、长时间曝光的情况所拍图像出现杂讯和噪音的问题。

4.镜头和焦距设计

和FZ20不同,FZ30使用了一只焦距和光圈范围为35N420mm F2.8/3.7~11的14片10组镜片(其中包含3片非球面镜片和1枚ED防色散镜片)的VARIO-BLMAR间徕卡手动内变焦镜头,和FZ20所使用的那只镜头相比,这只仍使用徕卡商标的紫色镀膜镜头采用了手感与传统机械镜头相类似的手动变焦和对焦环设计,不但可以大大减少相机电池电量的损耗,还为许多摄影爱好者带来了专业相机的操作手感。而配合该机新颖的CCD像素/感光面积遮挡技术,这只镜头可以在使用500万像素拍摄时,故意减少CCD的感光面积从而获得536mm的长焦焦距,而在300万像素下拍摄时,则可以获得最大为669mm的超长焦焦距。同时这只镜头还可以通过加装型号为LW55的广角转接镜头和型号为LT55的长焦转接镜头以获得24.5mm的广角焦距和714mm的长焦焦距,而得以满足用户在各种情况下对镜头焦距的需要。而其所安装的具有出色防抖能力的超级光学防抖(MEGA O.I.S)系统,配合松下第二代维纳斯图像处理引擎(VENUS EN-GINEⅡ),则使该机有着非常出色的防抖能力,在实际使用时,当笔者以这种防抖模式中的第一种进行拍摄时(第一种防抖模式为相机镜头一直处于防抖状态,第二种模式为相机镜头只有在按下快门时才可以防抖,相比而言,第一种防抖模式有着更为出色的防抖效果,但比较费电),甚至可以在1/2s的快门速度下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效果。

不过,虽然这只镜头有着以上许多的优势,但其光圈设计却令人非常遗憾。出于成本的考虑,FZ30并没有使用原来FZ20的恒定大光圈镜头设计,而是简化了镜头结构,使用了F2.8-3.7可变光圈设计,这显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镜头环境光线适应能力。同时,这款镜头的遮光罩设计也使用了与一般遮光罩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平时携带时不能反装,安装时也略嫌麻烦。

5.对焦和测光方式

为了满足拍摄者在各种情况下的构图需要,FZ30有着多种对焦方式,该机具有单点对焦、单点高速对焦、3点对焦、3点高速对焦、9点智能对焦、9点对焦等AF对焦方式。在操作时,使用者只要按住镜头侧面的“FOCUS”按钮,并使用FZ30的四方向按钮进行选择,拍摄者就可以在3点对焦或9点对焦模式下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对焦点来进行构图。而在对焦速度和准确性以及环境适应能力方面,FZ30相对于原来的FZ20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该机在单点高速对焦、3点高速对焦以及9点智能对焦模式下,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对焦。其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某些入门单反的对焦速度水平。而在对焦的准确性上,FZ30则保持了专业DC一直以来的优势,即使环境光线很暗,在笔者使用过程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失焦或对不上焦的问题。当然,在9点对焦模式下,假如环境光线较暗,其对焦速度也会自然的有所增长。

不过,在微距拍摄能力方面,FZ30微距对焦能力只能说一般,在正常光线下,该机最多可在6cm左右正常合焦,距离再小,就很难对上焦了。

测光模式方面,FZ30具有多重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以及专业的点测光等多种测光模式,但并没有专门在机

器外部设计测光模式转换开关。当用户需要在调整测光模式时,必须进入菜单方可调节,而这一点FZ30较之S9500在设计上则显得有些业余。不过,从实际测光效果来看,FZ30的测光元件准确性还是相当出色的,即使是对于一些光线较为复杂的环境,虽然测光时间会明显增加,但仍可以获得曝光准确的图片来。而对于一些具有高光层次的物体进行拍摄时,该机则可以非常智能的给出略微欠曝而保留细节的曝光参数,为拍摄者在后期制作图片时预留余地。

6、操作控制

在基本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参数调整控制上,FZ30使用了传统的DSLR设计方案,在机器的手柄前部和背部各设计了一个功能拨轮,使用户可以在M手动模式下,同时调整光圈与快门组合,而不需要像有些机器那样,光圈和快门只能先后调节而不能同时一起调节。而镜头操控方面,FZ30的镜头手动变焦环控制起来也相当舒服,但其手动对焦环由于机器是电子变焦,在操作上则显得有些生涩和不灵活。

而至于像对焦模式、感光度、白平衡以及测光模式等功能参数的调节,FZ30在调整这些参数时仍只能进入菜单一项一项的慢慢调节,而不可以像专业的DSLR那样通过专门的按钮直接调整。

相对于FZ20,FZ30的取景器和浏览系统设计的相当成功。LCD方面,FZ30首次采用了可实现360°旋转的液晶屏(图2),但与一般的水平拉出旋转屏不同,这块屏大小为2英寸,显示像素为23.5万像素的旋转屏幕与机身连接的铰链是设计在机器下部的,拍摄者除了可以通过旋转这块可全方位的旋转取景屏以大大提高拍摄者的取景自由度并提高了LCD的环境光线可视能力以外,还允许拍摄者将LCD水平旋转到相机正中位置,而以类似120相机的腰平取景方式,进行更为严谨的取景。而在显示效果方面,这块大屏幕高像素的LCD则有着色彩还原真实,刷新频率高,图像显示细腻等优势。而该机安装在镜头后上方,23万像素曲光度可调的EVF,在显示效果上也与LCD一样,令人满意。

7.快门

快门速度范围方面,FZ30在自动曝光模式下为8~1/2000s,在手动曝光模式下为60~1/2000s,与其他大多数快门速度范围为30~1/4000s的准专业DC和入门级DSLR相比,这样的速度范围,虽然基本可以满足夜景拍摄对于快门速度延时的需要,但却很难满足那些喜欢拍摄高运动画面的摄影爱好者的需要。要知道,在进行诸如水滴溅落、赛马、赛车和野生动物的拍摄时,1/4000s的高速快门尚且有些慢,更不要说1/2000s的快门速度了。

8.闪光灯

闪光灯方面,FZ30和大多数准专业DC样,也采用了本身内置有闪光灯并设置有外接热靴的设计思路(图4)。其内置闪灯具有自动、自动/降低红眼、慢速同步/降低红眼等闪光模式,但与佳能的准专业相机相比,并不具备前/后帘同步闪光模式。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摄影爱好者拍摄特殊闪光图片的能力。同时,该机所配备的闪光灯热靴,并不支持TTL数据控制闪光功能的专业闪光灯,而只能支持那些普通的大功率单点触发闪光灯。这种闪光灯设计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给摄影者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为由于机器热靴不支持TTL测光功能,而为了获得准确的闪光灯曝光效果,拍摄者就必须多次调整光圈和快门组合,并对被拍摄物体进行测光试片,来获得正确的闪光效果。这种设计,对于那些经常使用闪光灯并需要频繁更换拍摄角度和地方,而必须迅速调整曝光参数以获得稍纵即失镜头的新闻摄影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鸡肋。

9.ISO感光度

感光度范围方面,FZ30可拍摄从ISO 80~400的感光度图片。从实际拍摄效果看,在IS080到IS0200之间的感光度下,FZ30有着相当出色图像噪音控制能力,其图像颗粒细腻,边缘锐利而不失真,很有徕卡相机所摄图片的风格。但由于CCD尺寸过小的缘故,当笔者将其感光度调整到IS0400这个本来并不算很高的感光度上时,只要图片曝光时间略长,其图像噪音就开始变得明显起来了。

10.色温控制能力和色彩还原效果

白平衡设置方面,FZ30具有自动/白天/阴天/卤素灯/闪光灯等几种场景白平衡模式和一种手动白平衡设置模式。从笔者几天以来的试片情况来看,该机在大多数光线情况下,在其自动白平衡模式下的,色彩还原效果相当令人满意。而整体的色彩风格也很有徕卡相机明亮而不失温润的气质。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一些诸如光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拍摄室内人像,其自动白平衡下图像色彩则会有偏暖甚至偏黄的倾向。而其手动白平衡有时也很难达到令笔者理想的色彩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只好使用该机的RAW图像格式,通过软件来调整色温,而获得自己需要的效果。

11.反应速度与快门时滞

和原来的FZ20相比,FZ30的整体性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该机的开机速度可对焦与测光速度都能令人满意。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在以相机默认EVF取景、P档拍摄的情况下开机,该机在打开电源开关后0.97s内就可以进入拍摄状态。而其快门时滞在理想环境下则可以达到0.01s的高速水平。虽然这一速度并不是在所有的光线和拍摄对象下都可以获得。而在连拍能力方面,FZ30的表现也要略强于同级别的S9500,在最大JPG图像模式下,其两次连拍的间隔时间明显要短于S9500的14s。

12.电池续航能力和存储卡

电池方面,FZ30使用了一块型号为CGR-S006E的710mAh锂电池,实际使用中,在只使用EVF取景器拍摄,不使用防抖功能、不进行LCD浏览的情况下,该机一次可连续拍摄380多幅照片。但假如一直使用LCD取景器进行拍摄,其电池续航能力则会断一些,而变为240多幅。这样的电池续航能力,对于那些经常外出进行创作的摄影者而言,显然是不能满足长时间拍摄需要的。因此,在使用这款相机进行外拍的时候,应多准备1、2块备用电池。

存储卡方面,FZ30则依旧使用SD卡作为存储介质,而随着目前市场上SD卡的价格日益走低(有些甚至于要比一些CF高速卡的价格还有低),其综合性价比已经超过了原来的CF卡。

综合实拍感受

总体来说,从大量的实拍样片来看,FZ30有着相当出色的细节还原能力,而在画面色彩上,其整体风格则保持了色彩还原真实而不失鲜艳,通透而略显油润的徕卡色彩效果。同时,虽然该机的CCD尺寸较小,但依靠徕卡镜头的镀膜工艺,其画面的紫边控制能力也相当出色,但在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那样,由于CCD尺寸较小的缘故,该机在高感光度下的噪音仍比较明显,且超过了许多同类800万像素相机的水平,而如果仔细观察其整体画面,在图像画面边缘、画质的细腻度也会有一定的下降。同时,由于光圈最小只能有F11的水平,FZ30也很难像那些专业DSLR那样,具有更大的景深控制能力和减光能力,从而限制了该机在专业的风光摄影领域以及拍摄水流溪瀑等题材的影像时的能力。

总结

总体而言,虽然相对许多专业的DSLR产品,FZ30仍有着快门速度范围小、无B门,电池续航能力较差、高感光度下噪音较多、整体操作控制略显业余等缺陷。但其新颖的手动对焦环设计以及出色的反应速度和强大的长焦防抖拍摄能力,则足以满足那些准专业色友对于长焦类野生动物和鸟类摄影拍摄者的需要,而其齐全的操作功能和新颖的类专业相机设计,则为目前因低价DSLR产品而变得低迷的准专业DC领域,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猜你喜欢
测光拍摄者闪光灯
Consent,Camera,Action
汉语世界(2023年3期)2023-09-15 10:14:32
街头被偷拍传上网,未告知就是侵权
新传奇(2020年48期)2020-12-28 02:39:22
愉快地给娃照相吧 别怕闪光灯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34
基于无线通信的闪光灯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测试(2018年15期)2018-09-26 06:01:10
本月话题机内测光系统
影像视觉(2017年10期)2018-01-31 23:20:26
限压保护LED闪光灯电源设计
电子制作(2017年2期)2017-05-17 03:54:48
无巧不成图
不同种手机测光类软件在林业中的试用探析
请关闭闪光灯
学生天地(2016年35期)2016-04-16 05:16:44
相机探秘测光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