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热血垂天志

2006-04-29 00:44
中国商界 2006年10期
关键词:王浆人参

因为多情,长白山脉延绵;

因为坚韧,长白山峰伟岸。

时间,对弱者来说是一种无情的摧残,让日月在时间中暗淡无光,最终消失;对于勇者,则是一种精心雕刻,让岁月不老,使生命永恒。

在荆棘与黑暗中跋涉,他像丹柯一样捧出自己的心,照亮前行的路。

面对严寒和黑暗,李一奎发出男儿诤诤誓言:创造一个梦想永驻的春天。

热血是他奉献给大地母亲的赞歌。

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只有远山的风凛冽着。

对于33岁的李一奎来说,这是他生命中一个漆黑的夜。他似乎看不到前方的路。

10年前,完成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业,李一奎毅然踏上了回乡的路。脚上穿的还是4年前母亲送的那双黄胶鞋。熟悉的路,依旧的鞋,但李一奎心中却是全新的理念和满腹豪情。

知识改变命运。此时的李一奎要改变的是家乡的命运!他来到了山区的一个药厂,一干就是10年。尤其当他受命担任VC工程的负责人时,他终于觉得所有的过程,不管是等待还是积累都充满了意义。作为北大生物系毕业生,他太清楚VC工程的意义。为此他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1984年春天,李一奎在成都抗菌素研究所所做的《超细纤维除菌板在空气净化中的作用》学术报告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这对于正在研究的VC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在他外出的几天,他和同伴们付出10年艰辛并将为此投入一生、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的VC工程下马了。课题组被解散,人员被分流、车间被封闭、设备被拆除。李一奎痛心疾首,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这个夜晚是这样的漆黑,李一奎坐在被封的车间门口,两行泪水无声地流下来。

走投无路的李一奎只好上山采药。站在旷野之中,李一奎极目远望。这绵延不断的长白山是我国天然的药物宝库,奔流不息的二密河滋养了祖祖辈辈,它们不就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根脉吗?!建一个生产具有长白山特色的滋补药品。李一奎做出了他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

那是1984年7月。当李一奎面对恒德知青大户那几栋房子的时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借款两万元,开设了账户。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创办起了通化白山滋补品厂。也恰恰就是这个小厂,成为了李一奎作为中国当代优秀企业家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起点;也恰恰就是这个小厂,成为了今天这个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东宝集团的难以删节的圆点。

巍巍长白山上的一点绿,大森林生成前的一棵苗。虽然,李一奎和他的白山滋补品厂当时最大的资金和资本,仅仅是那又挪又借的两万块钱。可李一奎却偏偏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上山收参!这个决定一出来,所有的职工都愣了。他们和李一奎一路拼打过来,不是吃不了苦,也不是不相信他,实在是收参这件事太悬了。一方面,人参很紧俏,各地都在搞地区封锁,严密设卡,防止人参外流。万一发生冲突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再者,从来收参都是现金交易。即使躲过关卡,赤手空拳怎么收得来参。李一奎说,没有钱,我们可以赊。正因为人参紧俏,才可能卖好价钱。

中秋节的晚上,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候,李一奎带领同伴们上山了。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李一奎硬是把自己逼上大山。创业者和平庸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且不能回头的路!面对农户,李一奎没有钱,但有的是诚意。他掏出工作证,出了比别人高的价,向他们保证还款时间。善良朴素的农户们被这个年轻人打动了。

有时为了躲开关卡,扛着袋子的李一奎要绕远多走上十几里山路。求爷爷告奶奶收来的100多吨鲜人参储存在地下室,可是加工的钱还没有着落。李一奎嘴上的泡又添了一圈。

几夜没合眼的李一奎正在发愁,一个职工跑进来:“厂长,不好了,那些农户跑来要钱了。”李一奎一想,已经过了给钱的日子。院子里站满了人,有讨钱的,还有看热闹的。“李一奎瞎折腾,看他这次怎么办?”

面对100多个老乡,李一奎诚恳地说:老乡们,对不起了,过了付款的日子。我们厂遇到了特殊困难,请大家再给我几天。我是农民的儿子,咱们是一家人,我以人格保障,绝对不赖账。淳朴的老乡们再一次相信了他,李一奎再一次陷入困顿之中。怎么办,没有钱,收来的参不能加工,一切都无法兑现。厂里的职工他无法面对,就连那些善良的农户他也不能交代。李一奎做出一个决定,以人参做抵押,向银行贷款。此后,连续三天跑市工商银行。

行长被李一奎的真诚所打动。当这位行长看到厂里的100多吨鲜参,他很清楚这些人参的“分量”。显然,没有特殊的精神,没有特殊的办法,这参是收不上来的。他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所感染,更看到企业在这个年轻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发展起来。他马上答应:“市里的贷款指标没有了,我到省里专门为你请批。”

李一奎的眼睛再一次湿润。这次是激动的泪。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了这个企业,李一奎多次落泪。200万付清了农民的款,又买来设备将人参加工后出售。3个月,工厂还清贷款后,赢利34万!这便是李一奎创业后的“第一桶金”。后来,企业赢利的数字不断上升,而李一奎心中永远难忘那个第一笔的34万。

秋天本来是美丽的。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但1985年的秋天对于辛勤了一年的李一奎和职工来说,却是一个必须要穿越的坎坷。

命运总是在你走投无路时打开一扇窗,又在你一路前行接近曙光时伸出那双荆棘之手。正当李一奎和他的同伴们为昼思夜想、日夜加班生产出来的滋补药品充满信心的时候,一场考验悄悄地降临了。1985年的一个秋天,李一奎和厂销售经理宋瑞正和福建一家公司谈产品的代理。桌上放着两瓶样品。正谈得兴头上的时候,送报纸的进来递上一封信。看过信后,代理公司的人站起来:还谈什么谈,你们的产品是假的!宋瑞头都蒙了。虽然厂里穷,没有设备,土法上马,但是质量却是严格把关的。

北京大学四年的熏陶和多年的技术工作训练,那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已经深入到李一奎的骨髓里去了。李一奎心里对自己的产品有底。每一次进原料他都亲自验货,严格得无以复加。进蜂蜜,他要测酶值,供货的人都受不了:“我们卖蜂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还要测酶值,这项标准连药典里都没有。”李一奎毫不放松:“我就这么仿伪,你要是真蜂蜜,不用害怕!”买进的鹿茸,凡是骨质高的坚决不收。李一奎说:“骨质高的鹿茸价格便宜,但营养差。虽然消费者感觉不出来,但我们不能这样做!”

一个如此看重质量的人怎么可能生产假品呢?等李一奎和宋瑞日夜兼程赶回厂,迎接他们的是满城风雨和人心惶惶。后来了解到是手续不健全。

也许是自己的人生遭遇,也许是因了那次“假药风波”,李一奎从创业初始,就将自己和企业置放在一个长久发展的基台上。一切都要科学行事,一切都要依法经营。当时吉林省一共有238家制药厂,而白山制药五厂恰恰排在第238家,是最小的一家,也是最弱的一家。

一个新的旅程从这个冬季启航,走向一个崭新的春天。而在李一奎的心里,他知道,这个春天不是等来的,要靠他们创造。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使命。

经过深思熟虑,李一奎又做出一个决定。并购通化白山制药五厂,使“人参王浆”与众不同,要在“鲜”字上做文章。

“鲜人参王浆”的问世,不仅改变了多少年来生产王浆的传统工艺,更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好酒不怕巷子深”的80年代,李一奎已经开始“好酒也要吆喝卖”了。而且,他一下就“吆喝”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上。

一则消息使正在为“鲜人参王浆”的销售方式苦思苦想的李一奎眼睛一亮。由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组成的登山队将攀登珠穆朗玛峰。一般的液体到了珠峰上都会冷冻,但是李一奎知道自己生产的“鲜人参王浆”不会。他连夜赶到北京,找到了中国登山协会的领导,讲述了“鲜人参王浆”的药理、工艺和作用,特别强调它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和它的耐低温。

天阙之诗,悍然之翼。那是一个庄严的时刻,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将“鲜人参王浆”带上了珠峰。这是李一奎的骄傲,是五厂人的骄傲,还是中国人的骄傲。那时候,李一奎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事业如果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将是怎样的光荣。

猜你喜欢
王浆人参
“冬吃萝卜赛人参”有新解
水中人参话鳅鱼
我国主要蜂产品2020 年1~11 月进出口情况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清代的人参故事
胡萝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黑龙江地区提高王浆产量的几项措施
鲜王浆生产、储存、交运和过滤、灌装过程中的质量标准
鲜王浆生产、储存、交运和过滤、灌装过程中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