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庚秋
再平凡的爱情和生活也会有一个个感人的场景和闪光的瞬间,从电视台夜班时的电话传情到携手做翻译后的订婚,从两度留洋海外到圆满的多次“蜜月”,从结婚10周年原创的纵横字谜到妻子对40岁创业的鼎力支持,伴随这些略显零散的回忆和看似平淡的讲述,都是陈海平发自内心的快乐和从容。不过,这种未必张扬的“非典型”生活,其实就是大多数商界人士的常态。也许他和妻子武艳的那些闪光回忆,更能够触发我们对自身情感与生活经历的咀嚼和共鸣。
用电话听歌
虽然已过不惑之年,陈海平的脸上并没有露出些许沧桑,倒是保持着半怀稚气的模样。“他看起来就像是个孩子,和几岁的孩子们一起在草地上打滚,翻跟斗,在海边和儿子慢跑后跳进水里抓海螺。”陈海平的妻子武艳笑着介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北大物理系毕业的陈海平被分配到高等教育出版社工作。认识武艳倒也并非偶然,因为两人当时都在教育部直属的单位,某些场合偶尔能打个照面。后来他身边的朋友提起有一位文静端庄的姑娘,在某大学里教英语,而此人正是武艳。
陈海平和武艳第一次的单独相会是在一个国庆节,武艳刚刚过了24岁生日。陈海平回忆说,那天阳光灿烂,他们从西单漫步到复兴门,又从复兴门漫步到西单。一路走来,陈海平也觉得自己有些话多。武艳清秀而白晳的脸庞显得十分可爱,娇小玲珑的她在一举手一抬足间,让陈海平深深地感觉她就像个小天使。陈海平还记得那天武艳带了一本张爱玲的文集,书皮上漂亮的毛笔字让他很欣赏。“一切看起来既有些异样又稀松平常,现在说不清楚两人是怎样开始谈恋爱了,那段时间也不敢过多地想她真能看上我。”陈海平半开玩笑地说,“我觉得自己的条件,能混一个老婆就不错了,武艳能看上我,算是我人生的一笔意外财富。”
陈海平知道当时武艳身边还有很多追随者,所以认定目标后,自然要多做出一份努力,引起武艳的注意和好感。武艳那段时间受聘在央视新闻部的国际新闻组做翻译、编辑和导播,每周有两次在电视台轮值夜班,以便及时选取和编录外台提供的国际要闻。“她一人在台里值班,夜里或许会感到有些寂寞和无聊,于是我就从家里给她打电话聊天,一聊就是两个小时,把所有该聊的话都聊完了,我突然想到了调节气氛、增加情调的方法,就是把我床头的录音机打开,让磁带里的歌声随着电话放过去,给她听,甚至让她点歌。每当她值勤的夜晚,总会有这样的一段插曲。”
武艳说她还依稀记得此事,她笑了笑说:“那段时间的每一天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说都是新鲜而快乐的。”武艳回忆说,陈海平那时到她的宿舍,总爱打开电视对她做的节目假充内行地评头品足一番,甚是还发现过一个翻译上的小失误。“他觉得我的毛笔字写的还不错,就在我宿舍也对着帖子练起了字。有次我们闹别扭,互相不说话,他就坐下来写李商隐的诗,写完第一行‘锦瑟无端五十弦,让我接写第二行‘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们都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地用心写。诗句写完后我们就好了。”
“翻译”爱情
英语专业毕业的武艳是众人眼中的佼佼者,身边的朋友们都说她不但对工作十分认真,而且十分乐于帮助朋友。
1994年,陈海平曾短期在刚成立的西岸公关公司帮忙。公司接到一个任务,是设计制作联想公司10周年的纪念册。纪念册的文字是中英文对照的,需要两天内把中文稿翻译成英文。陈海平在接受公司分配的这个任务时,虽然声称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他早就想好了,这正好给了他一个请求武艳帮忙的机会。接到任务后的陈海平乐呵呵地提起电话就向武艳求助。武艳的工作很忙,但还是答应了晚上加班帮助陈海平翻译资料。
“也许这是我找到与武艳待在一块最好的时机,坐在一起翻译的时候,虽然两个人的话不多,但是明显可以让她更多地了解我,我也越来越喜欢这位做事情认真、一丝不苟的姑娘。这看起来是翻译,其实在我的眼里那就是我们的爱情。”陈海平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
联想10周年的这个纪念册也成为他们两人爱情的纪念册,他们一直还保留着它——因为就是在那次“合作”之后,他下定决心迎娶美丽而能干的武艳。虽然武艳比陈海平小了8岁,但是他们相互之间的欣赏和爱,使他们一起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通宵“传情”
结婚后,本想正式离职去做电视新闻的武艳接受了丈夫的劝告,中止了在央视新闻部的工作,专心在学校做英语教师。她在学校的工作日益得到领导的肯定。结婚一年后,这所大学给武艳提供了一次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的机会。
“这一去不是几天,而是一年,当过了一个月的时候,就特别想回来,觉得特别想家,想念家人。”武艳对那段出国进修的时间记忆犹新。“我一去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回来,信刚发出一天,就收到了陈海平的信——不是收到后的回信,那是他提前写好的。”
他们坚持每周写一封书信,武艳介绍说陈海平写的书信通常长达七八页,信里什么都写,什么都说,平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嘻笑怒骂,皆入信中。收读陈海平的来信几乎让武艳着了迷,因为他写的信很有趣味性,信里面常常会在末尾说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或者画上丰子恺的生活漫画,如“花生米不满足”、“注意力集中”等,或者画上可爱的各种鬼脸等符号。“我很喜欢读他写的信,信中到处都是他的才气和趣味。”
“1995年国内的互联网还远未普及,我用家里的PC配上一个MODEM,借物理学会一位师长的高能所账号,电话拨号上网。由于房子较小,电脑只能放在阳台上。那时候还没有QQ、MSN这些聊天工具,也没有图形界面的浏览器,但好在可以通过Email地址进行发送邮件了。还记得那个冬天的晚上,两个人开始坐在电脑前发邮件交流,我花半小时写了一封英文邮件发送过去,半小时后,对方又写一封信发送回来。经常是拨号接通,断线,再拨号接通,再断线,就这样我们写了一个通宵。”陈海平回忆说,“那时候很冷,阳台又没有暖气,我只能裹着棉大衣坐在椅子上写邮件、收邮件。身外寒冷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因为心里感到温暖,所以往往这样坚持到天快亮,直到第二天早上去上班。”
思念的彼岸
几个月过后,陈海平请了一次长假去新加坡探望妻子。飞机在那个炎热而美丽的城市刚降落,陈海平不等取到托运的行李,就跑出大厅和武艳相聚。很巧合的是,那天是陈海平的生日,这让陈海平和妻子武艳都无比开心。
在新加坡,武艳陪着陈海平走了很多地方,去逛了很多漂亮的公园。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愉悦的“完美假日”。一个月的假期很快就到了,陈海平和妻子不得不又要离别。临别时,武艳觉得很舍不得,于是当着送行朋友们的面,伤心地哭了……
也许是生活真的需要考验。几年后,武艳他们学校再一次派她去英国进修。她不得不再一次踏上异国他乡,而且时间同样是一年之久。那年,他们的孩子小虎已经四岁了,全托在幼儿园。武艳和陈海平又重操了邮件传情的旧业。“每次思念对方的时候,只能通过打电话或者写信来化解,但是我和武艳一样,都强烈地期望能早日见到对方,我于是又请了两个月的假,去英国探望妻子。”在英国东海岸游玩的一天,正好遇上孩子四岁生日,可作为父母的他们都不在孩子身边。陈海平说:“我们在海滩上用沙子雕画出几个大字,祝‘小虎生日快乐,我感觉那也许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真的爱。”
私房钱助夫
1997年,陈海平离开出版社进入传媒业,担任《信息产业报》的副总编辑。三年后,他又正式转入公关行业,并在国内知名的西岸奥美公关公司做了三年半的时间。2003年底,陈海平终于决定离开西岸,与拥有共同理念和目标的朋友一起,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关公司——道成嘉会。
“公司业绩能快速增长,除了团队的努力,也是因为得到了很多朋友们的帮助。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妻子的倾囊相助。公司的注册资金实际上有一半就是妻子辛苦积攒的稿费。因为公司在经营的紧急当口,需要现金应付业务开支,可公司确实抽不出那么多资金来,妻子知道后二话没说,就从她的个人存款里取了十多万元给我们。”似乎直到今天他还满怀感激的样子。
对于掏私房钱资助丈夫一事,武艳说:“他是一个很有智慧和才华的男人,要干自己的一番事业,其中自然需要一些投入,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甚至要付出若干代价,作为妻子,我完全理解他、支持他。我知道他拿钱也不是乱花,所以我会尽自己的能力帮他,哪怕是动用自己留做它用的存款。”
武艳不光有着漂亮的外表,还是个精明能干、做事严谨又勤劳持家的女人。平时,因为丈夫在外忙生意,她不但要做自己的工作,家里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事全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孩子很听话,现在上小学三年级,上学和放学的活也基本上由武艳来管。
“可能是平时家务事比较多,也常常期望丈夫能早些回家,有时候急了还常发小脾气。不过海平常常保持沉默,从来不跟我吵,等我心情平静下来后,再跟我讲道理,弄得我感觉每次都是我在无理取闹似的。”武艳脸上露出淡淡的羞涩。
独特“蜜”月
一直以来,陈海平和妻子常常去旅行,只要有时间,两个人就会背上包出门。他们无数次一起携手出游,后来有了孩子,便开始了一家三口同时出游的幸福场景。
从爱情到婚姻,他们不但要学习等待和宽容,他们还要把步伐调整得完全一致。
踏上旅程,他们要找一个最神圣的地方见证爱情和婚姻,这样的蜜月旅游将是一次浪漫而又特别的旅程;这样的蜜月旅游将是终身难忘的旅程……
武艳讲起他们结婚10周年的“蜜月”。那是在北京,白天在北京市大兴区的森林公园,他们一家三人在林间徒步旅行。一切都是这样的简单和自然,似乎这样的旅行就是人生的一个缩影或象征。“那天晚上回到家,陈海平打开音响,传来的是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那是一种无比优美和温馨、能够彻底沁人心脾的天籁乐曲,他说,以前他是独听,这十年他是与我共享。然后他说送给我一个礼物,他从抽屉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递给我,说这是你我的身世和咱们结婚10年的风雨历程。我接过来,原来上面是他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大型纵横字谜,横竖一共有60个要填写的字谜,谜面和谜底全部跟我们两人的共同经历有关,整个串下来,呈现的就是我们10年生活中一个个美妙场景和难忘片断。这又是他给我的惊喜。”
“我感觉,爱情和婚姻生活中总有一种惊喜在等待着我,等待着我们。我们的生活是平凡的,但我们也只想要一瓢一饮的平凡快乐。”武艳说起这些感觉十分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