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基因:“馒头”的光荣与梦想

2006-04-29 05:06
中国商界 2006年12期
关键词:金花馒头

蓝 剑

围绕着曾经的福布斯富豪榜人物吴一坚的发迹史,有过多种精彩的版本,最脍炙人口又鼓舞年轻人的应该是他的馒头故事。

据说,吴一坚1985年辞去西安一家工厂的工作,怀揣600元去海南发展。在海南,他决定建一座年产20万台电视机厂。而当时国家骨干企业年产也不过20万台。他以“预交3%质量保证金”的方式将厂房工程承包出去,以生产以后80%的电子元件由香港一家公司供给的许诺,令其先投资。春节前,工厂的170万元货发出后对方未按时结算,而工人们全都准备拿了钱回家过年,吴取出自己所有存款发给工人,自己身上只剩50元,他用这50元买了100个馒头,吃了15天,直到工人们放假回来。这段故事,后来被人称作“馒头哲学”,即背水一战的意思。

这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故事的前半段告诉人们,凭着非凡的商业头脑和眼光,一个两手空空的年轻人也能成功赚到第一桶金。故事的后半段告诉人们,一个人必须讲诚信,绝对不要亏待与你共事的人,哪怕你自己不能回家过年,啃半个月馒头。

究竟有多少媒体复述过这个故事,恐怕不会有准确的统计结果。因为它太精彩了,太机智了,太令人热血沸腾了。这个故事浓缩了吴一坚的创业精神,发展精神,后来演化为金花集团“恩泽惠于时代,挚诚馈效社会”的企业理念和“上善若水”的企业文化核心。

这个故事是有生命力的,它携带着金花的精神基因和思维方法。

金花股份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某种意义上只是这个故事的克隆和变形。

金花股份4.5亿元资金被挤占;

巨额存款抵押,获得巨额贷款;

“用银行的钱来买银行”;

是不是跟“20万台电视机厂”筹建的过程有点像?

无论挤占金花股份的资金,还是套取银行贷款,都是有借有还、师出有名,都能够保持“诚信企业”等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吴一坚本人更是差点“由商入仕”,是不是点“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味道?

唯一的差别是,当众多中小投资者被拖到“血海”而不是“蓝海”的深处,当中国债权人不得不诉诸法律渠道追回欠款的时候,曾经滋润金花灿烂开放的大道之水,已经不再有“上善”的味道,而是成为汪洋恣肆、吞吐万物的浮躁之水了。

“徐凯自杀比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更大、更深,不过,一切都已过去。”就去年初金花副总徐凯突然自杀引起的风波,吴一坚对媒体说,“金花企业运转正常,徐凯自杀与公司并无联系,公司和我本人也是其自杀的‘受害者,相信这也不是徐凯离去的本意。”

徐凯曾经是吴一坚的亲密战友,金花的“招财童子”,也是金花集团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的有功之臣。无论徐凯出于是什么原因厌倦了这个世界,对于他的离去,吴一坚的感受是局外人难以体会的。

徐凯的离去,等于吴一坚痛失右臂,此后金花更是陷入日甚一日的困境中,金花,曾经那么艳丽,那么鼓舞人心的一朵传奇之花,会突然凋谢吗?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结果。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以来,民营企业纷纷陷入危机,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无论是由于资金链断裂,公司的盲目扩张,还是类似于安徽欣弗集团被突发事件牵连进去,没有人愿意看到它们一个个淡出公众的视野。

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总是短命的?为什么多数都跟资金链断裂有关?

更多相关问题被相继提出,更多的反思也在走向深入,一些有利于上市公司进行合法资本运作的外部环境也在出现,比如最近国内股市的制度性变革如股改、清欠、整体上市、股权激励及新会计准则等等。

也许,金花并没有失去最后哪一个,走向求真向善的机会。

猜你喜欢
金花馒头
童年的馒头
故乡的金花茶
第七个馒头
“馒头办”没了吧?
金花
五朵金花
金花夺目 黄梅璀璨
买馒头
半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