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瑞亭 李跃忠 王 凤 池杏珍 杜予州
蔗扁蛾[Opogonasacchari(Bojer)]属鳞翅目,辉蛾科(Hieroxestidae),扁蛾属(ogona)。原产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后分布区逐渐扩大,已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约29个国家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我国,已成为我国首批公布的16种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之一,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蔗扁蛾寄主大约涉及29科、100多种或变种的植物,在南美的巴巴多斯,该虫是甘蔗的重要害虫,在美国夏威夷和巴西,蔗扁蛾严重危害香蕉等经济作物。在我国广州地区曾经发现其零星危害甘蔗、香蕉等农作物。在其他地区,仅见少量其扩散到大田危害农作物的报道。2003年.作者通过室内胁迫寄生试验,发现该虫可取食番薯、甘蔗、玉米、棉花、高梁等农作物。
2005年,作者对蔗扁蛾能否从园林植物上扩散到大田危害农作物进行厂试验,试验虫源来自上海植物同温室,供试农作物为非抗虫品种的玉米、甘蔗及棉花。试验在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内试验地进行,试验地远离其他巴西木、发财树摆设点200m,尽可能保证试验虫源仅来自田间摆设的供试寄主。2005年6月,在种植有玉米、甘蔗及棉花3种农作物的试验地内放置带有虫源的发财树、巴西木。平时每15天随机调查一次,观察扩散情况,于9月上句将玉米全部收割,11月上旬将棉花和甘蔗全部收割,对秸秆、果穗进行集体解剖检查,进一步调查是否有蔗扁蛾寄生。
调查结果发现,蔗扁蛾在上海地区可以在自然界由园林植物扩散到大田危害甘蔗,但未见其扩散到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取食。在甘蔗上,其扩散尚属早期零星发生阶段,共调查60株甘蔗中,发生虫害的5株,危害率为8.33%,调查时虫口密度一般均为l~2头/株,危害尚不严重。在取食甘蔗时,植株表面有蛀孔,并有排泄物泻出,折断植株,可看到明显钻蛀凹巢,蔗扁蛾在甘蔗茎内可横向钻蛀取食、亦可纵向钻蛀取食,被取食部分周围组织呈红色。
蔗扁蛾入侵我国以来,已经成为遍受关注的园林入侵害虫。有研究表明,该虫在我国对玉米、甘蔗等农作物存在潜在的风险,要警惕蔗扁蛾扩散到大田危害农作物,但目前在我国还未见该虫向农作物扩散的趋势。本文试验表明,在上海地区,该虫存在从园林植物向农作物寄主甘蔗上扩散的可行性,甘蔗在上海、浙江等地区均有种植,因此,在甘蔗种植区,防治玉米螟等甘蔗主要害虫时,应及时关注蔗扁蛾的发生动态。由于蔗扁蛾自身飞行能力十分有限,成虫只能飞行10m左右,为非迁飞性害虫。因此,蔗扁蛾寄生严重的巴西木、发财树等寄主在种植和摆设温室,应尽可能远离甘蔗种植区,可适当避免蔗扁蛾飞行到大田产卵危害。
入侵害虫传人新区,扩散到新寄主以后,往往存在一定的适应期,在这段时间,生物的种群是微小的,如果此时忽视了预警防范工作,种群一旦在新寄主上适应下来,可能存在迅速扩张的势头。因此,虽然试验中表明,蔗扁蛾仅能零星扩散到甘蔗上危害,但该虫在南美曾经是甘蔗上的主要害虫,因此,其种群扩大危害的可能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