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舒
我有很多毛病,但所有我的朋友亲人都知道我是善良的,我的情感是高贵的,这是我的终生财富。我的高贵情感来源于我多灾多难的童年生活。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我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被双双打成右派,我因此被看成“黑五类”,我是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批斗长大的,所以说我饱受权力的凌辱。好在我的父母是那种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能看到希望的人,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对我的文化教育和理想教育,这 保证了我能够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并继承了知识分子家庭特有的高贵情感。
我的苦难的过去曾经使我心中充满仇恨,但是我后来意识到,人的一生,只有靠“爱”去支撑,必须去爱别人,必须去付出,必须有理想,否则只能更加痛苦。
我从小饱受歧视,文化大革命前,因为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是右派,各个方面都处于极端压抑和困苦的状态。我清楚地记得,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自己几乎完全处于逃学状态,因为饥寒,所以很小就得随大人一起劳动。
但与别人家的穷孩子不同,我的父亲有很多旧书,这使我很早就读到了很多书。虽然那个时候家里很穷,但经常有父亲的朋友到家里来讲《岳飞传》、讲《三侠五义》等,这些故事培养了我的英雄情结。
小学的五、六年级是我这一生最值得回忆的阶段。我父亲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是地主家的孩子,大学毕业,人非常聪明,这个有知识的人对我的父母说:“孩子都这么大了,别总是逃学、旷课了,还是回学校吧。”我到学校以后,老师给我封了一个“劳动委员”,接着又当上了“学习委员”,年幼的我找到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这种感觉至今不能忘怀。我想只有一个受过穷受过屈辱的人才能体会到我当时的那种感觉,那是一种“感恩”的感觉,在我的情感世界中,我一直认为人要学会感恩,感激生活中所有好的东西。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的家庭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只好放弃学业,出去当苦力,当时,我刚刚15岁,身体瘦弱,为了能让招工的人把我领走,母亲把家里除了棉衣以外的所有秋衣都裹在了我的身上,这样让别人看起来觉得我的身材魁梧一些。第一次当苦力,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几百人的大通铺,晚上蚊子一咬咬一夜,吃的是高粱米。那种生活真的是一言难尽。正是经历了那样的艰难,所以我知道人应该善良,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多么重要。直到现在,每到天寒了,我都要动员自己的员工捐一些鞋帽给那些挨冻的人们,以便度过冬天。
现在回忆起来,少年时的磨难让我意识到理想主义的可贵。什么是理想主义呢?我认为“理想主义就是在什么都不缺少的情况下想到天下所缺,在太平时代想到危机,在美满的生活中发现丑恶,在废墟中看到希望,在一无所有时看到未来的辉煌。”
实际上,我认为我之所以能够从那么艰苦的底层生活中走到今天,是因为有高贵的情感和理想主义一直引导着我的生活。“我们卑微,但我们景仰崇高;我们渺小,但我们敬慕英雄。”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确实真切地感受过,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在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中,如果没有理想主义,我无法想象我会怎样。
我认为一个民族的贫穷首先是精神贫穷造成的,很多人总是羡慕别人的财富,这是舍本逐末,财富来源于高贵的情感。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第一条要做到的是品格好。要善良,正直,有责任心,悲天悯人,终生不变的是高贵情感。真正高贵的是什么?当你面对死亡,两个人在一起必须死一个时,你能够毫不犹豫地把活的希望让给对方,又不求任何报答,良心告诉你必须选择死,有这种情感就是高贵,如果没有这种情感,有多少钱也称不上是高贵。有钱不等于下贱,做高官绝对不等于高贵。
在中国,有钱下贱的人也很多,做高官卑下的也大有人在,很穷困的人照样可以很高贵,这不是以自己的情感来决定的,而是由你给予别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来决定。
至今想起来,童年里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和母亲饥寒交迫的时候,别人曾给过我一盘肉。当时我们在一个小饭铺里,一个小伙子要了一盘肉,我母亲担心我馋就拼命用身子挡住那盘肉,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去看。那个小伙子二话没说,就把那盘肉给了我。他和我素昧平生,茫茫人海我也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我永远记得这件事情。在河北,很多人都知道我捐了不少钱,扶助了不少失学的孩子。这些年,大概捐了近6000万元,前不久,我还给河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基金捐赠了50万元。
其实,我认为一个人活着必须要有激情,做事业,追求理想,无怨无悔地付出,都是因为心中燃烧着激情,激情就是热爱。现在回过头去想,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能够在成功以后还能继续努力?就是因为激情,因为热爱。我觉得曾经艰难的岁月,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一种高贵的情感,这种情感使我一直能够很投入地去做事做人,永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