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21位评委经过3次讨论评议,最终无记名投票选出5部获奖作品,他们分别是熊召政的《张居正》、张洁的《无字》、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柳建伟的《英雄时代》和宗璞的《东藏记》。此次入围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一共有23部,其中包括莫言的《檀香刑》、贾平凹的《怀念狼》、铁凝的《大浴女》和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等,尽管名家云集,但最终获大奖的却是几位并非大腕的作家。
在5部获奖作品中,四川作家柳建伟继当年阿来之后再度上榜扬名,而他的《英雄时代》也是5部作品里惟一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柳建伟在接受记者的采访的时候,眼含热泪,说:“我很珍惜这个荣誉,因为它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创作实力和艺术水准的一个检验,还凝聚着我母亲给予我的爱、支持和信任。如果说它是一部作品,不如说它是一个艺术的精灵!我感谢在我创作的道路上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我感谢我那九泉之下仍在默默注视我在天地间行走的母亲!”
“做人要做像落花生那样,不在意外表是否好看,要做对他人有益,对他人有所用的人。”
少年柳建伟就生活在这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卧龙”南阳。在这片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原沃土上,曾诞生过几多昭昭有名的文魁相儒,且不说先前的张衡、张仲景、姜子牙、庚信、范晔、刘秀、韩愈、岑参,就说眼前中国文坛红如中天的作家就有一大群,姚雪垠、二月河、冯沅君、周大新、张一弓、张长弓、李季、周同宾、田中禾……
柳妈妈曾是南阳地区镇平县城关镇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她和当时许多的农村小学教师一个样,个人没有太多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能够每月准时领回三十多元工资,安安心心把自己的学生教好,不让学生父母找出什么不满意就基本满足了,至于个人理想,也就全寄托在儿子的身上。事情也真算巧,少年柳建伟在上三、四年级(当时小学没有六年级)的时候,就是在自己妈妈的班上,妈妈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建伟很聪明,一般是课上叫老师,放学喊妈妈,课堂内从不捣乱。他并不害怕挨妈妈的打,他知道自己要为妈妈长脸面。妈妈的语文课讲得非常生动、有趣,能把同学们带入一个惟妙惟肖的故事中,妈妈还能把枯躁的英文字母,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把翻成白话的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成画面。全校的学生们都喜欢听妈妈上课。建伟也以妈妈为荣,妈妈故事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那样孤独、无助,需要帮助,丑小鸭经历过多少艰苦的磨难,终成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不管是安徒生爷爷的,还是乡野泥土上的故事,一经妈妈讲述,总那么生动活泼具有诗情画意,让孩子们插上翱翔的翅膀。一节课上,柳妈妈给学生们上《落花生》。妈妈给大家评析姐弟三个各自对落花生的看法,深出浅入地阐明了“父亲”对落花生的“人生”评价。她说:“同学们,做人要做像花生那样不在意外表是否好看,要做对他人有益,对他人有所用的人。”柳妈妈的话如盘石般烙印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那天下午,少年柳建伟整个脑子里都回荡着这句话,“做人要做像落花生那样,不在意外表是否好看,要做对他人有益,对他人有所用的人。”夜晚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小建伟吃过饭搬出一张小方凳,就和柳妈妈一起坐到自家的小院里,仰头看夜空满天的星辉。他扑闪着晶亮的大眼睛,充满憧憬地问:“妈妈,您能回答我吗?我能不能也做一位像许地山那样写书的作家?也写出一本像《落花生》那样文章,你说我能做到吗?”“能,儿子,你一定能,妈妈相信你!”柳妈妈从这句似乎还带着奶腥味的且又非常坚定的童言中,感觉到柳建伟的人生将要和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就给予了儿子及时的鼓励和希冀。柳建伟在给记者介绍时说,“当时妈妈那坚定的回答,那眼睛里明亮的希冀,就是我这一生无怨无悔漫步文学圣殿的精神动力,是我人生道路的加油站!当时我记得妈妈是那样紧紧搂住我,搂在她的胸口上,嘴里喃喃地说:‘妈妈相信你!你不仅能做一位像许地山那样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像落花生那样的对人有益,对人有所用的人!”
在人生的启蒙阶段,父母的一句或肯定或激励的语言,能让做儿子的终生受用无穷。柳建伟说,“我们那个孩童时代,大多数农村父母能给予儿女几年上学的时光就很不错了,而我的母亲不仅教人知识、教人做人,还点燃了儿子追求理想的梦,并终生不渝地支持我,鼓励我,帮助我,期待我!”少年柳建伟是幸福的,他在母亲的呵护与关注下,不仅扎实学好各门功课,而且博览群书,深刻了解这个风云际会的世界,培养良好的写作兴趣,为踏上文坛准备了最初的坚实的文学功底。
“我就是一只飘飞的风筝,妈妈就是那根长长的线。”
十八、九岁的柳建伟,身体就像一根豆芽菜。自16岁考入军校计算机工程软件系,他就仿佛有了一种青春的萌动,渴望身体长高大些,壮实些。妈妈每个月都从她那微薄的工资中节省一百元钱,寄给他,并再三叮嘱他多补养补养身体,可是他每次收到钱后都没有大吃大喝,更没有去买什么营养品。柳建伟每次走在熙来攘往的郑州街头,他最关注的是书店。母亲寄来的钱都让他买来了一捆捆巴尔扎克、莎士比亚、高尔基等文学大师的作品,“母亲让我补养身体,我认为这是最好的补品。”柳建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一个充分准备的文学人生奠基阶段。
今天的人们也都可能会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可是一个思想蓦然解放,个性倏然张扬的时代,当时的知识青年血管里汩汩地流淌着沸旺的热血,每个人都那般地好高骛远,极其渴望成功成名。在此社会背景下,大学毕业的柳建伟却很冷静,他谨遵母亲的话,他投身到最边远的军营去锤炼自己,去冷静观察生活。当轰鸣的列车途经南阳站时,柳妈妈特地从镇上赶到南阳火车站,又一遍地给儿子正好军帽,肩章,在军列起动的站台上,她用慈母的全部的爱,目送着爱子踏上迢迢征途。几年的军旅生活,柳建伟一直驻守在四川省大邑县,其间他还远涉西藏的边防哨所,到过边塞的工厂,牧区和学校,柳建伟用自己的脚步来践行他的作家梦想。柳妈妈每一周都写来一封信,和他交流学习,生活,军营,家乡。
“我就是一只飘飞的风筝,妈妈就是那根长长的线。妈妈望着我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妈妈用线寄托在对我的思念和期盼。不管我飞得多高多远,那根线永远是指引我飞行的方向。”
当年四川大邑那个地方,属于交通闭塞之地,加之军营生活比较很单调,战友们就利用训练闲暇之时,相约去县城购物游逛,柳建伟呢?就正好利用这天然的绿色环境,埋头写作。经过几个月的辛勤耕耘,先后三易其稿的中篇处女作小说《煞庄亡灵》终于尘埃落定。
“我写信第一个告诉了妈妈,母亲知道后,就打来电话问候。她声音里充满惊喜。惊的是儿子的身体是不是比以前更虚弱了,喜的是儿子终于有了自己最初的一部中篇作品,尽管它当时还不甚丰满和圆润。”
不久,柳妈妈就一路风尘仆仆,专程从河南老家赶来,千里迢迢地带来了故乡黄土泥里结出的饱实的花生果。那粒粒金黄透着光泽的果子,让儿子热泪盈眶。母亲说,这花生好吃,补血,有丰富的营养,儿子要好好地用果子补一补。那一刻,战友们都真切地看到了,柳建伟的眼窝里涌动着泪花。母爱,就是这故土里生长出来的果实,朴素,营养,深邃,慈祥。是啊,如果说世上所有的妈妈都是那样的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但刘妈妈更关注的是小建伟的精神价值趋向和文学追求。当年,他上大学时,就写出短篇小说《尊严》,就是在妈妈的鼓励和期盼下,在1985年经马本德老师之手发表在南阳市文联的《躬耕》杂志上,如今,儿子又呕心沥血写出了这样一部大作品,更是让母亲潸然泪下。然而,柳妈妈还是在军营没呆上几天,就想着回家了,因为她还牵挂着那拨学生。她说再送走这一拨学生就该退休了,就可以好好地休息了。柳妈妈临回去的那天,再三要求柳建伟把《煞庄之灵》好好地琢一琢,磨一磨。她说,璞玉是在砾石中打磨出来的,珍宝也是不会长久地掩藏在泥沙之下,只有你用汗水和心血去打磨、濯洗,才定会发出光亮来。要珍惜和把握人生每一个机遇。她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柳建伟谨遵母亲的叮嘱,把作文与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煞庄亡灵》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的《西南军事文学》杂志上,赢得了文学界诸多名流的关注。随即,他被调到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迨逢纪念抗日战争40周年,柳建伟积极捕捉当代社会深切关注的问题,根据自己青少年在故乡生活的经历和见闻,潜心创作出这部中篇小说《煞庄亡灵》(当时叫《大炼狱》),在《西南军事文学》一经发表,就立即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此后,《西南军事文学》的发行量和知名度不断攀升,成为军区级文学期刊的一面旗帜,由此相关的抗战题材作品不断走红,风靡出版市场。
“我一直认为,成名不要趁早,不要江郎才尽。一位作家,要耐得住寂寞,寂寞并非坏事。作家在风头上时千万要保持清醒。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要保持思想和艺术上准备得充分一些!”《煞庄亡灵》出版后,柳建伟的艺术风格日渐成熟,作品大气有力度。在读者的一片褒扬声中,柳妈妈却接二连三地给儿子写了几封信,还着重提到要多学习和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柳建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早在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寄钱给他,让他在郑州二七乐器店买上一把小提琴。母亲的意思无非是要他保持住冷静的头脑,去再学习再思考再开拓。“妈妈寄给我的小提琴,是要我学习和借鉴多种艺术形式,加强文学功底,做到触类旁通,汲取更丰富的艺术营养,写出更完美的作品来回报读者!我理解母亲!我感受到了博大的母爱!”
此后两年,正日益走红的青年作家柳建伟,毫不犹豫地辍笔停止创作,先后走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与首师大联办的作家研修班,潜心攻读,沉默着,积淀着,等待着……
“你要写出好作品,不要让读者失望。”柳妈妈含笑而去,走得很安祥。
正当柳建伟的文学才华日益彰显,其一系列战争纪实文学题材的作品倍受读者喜爱,日渐受得出版界推崇的时候,柳妈妈病倒了。感受母爱最深而又一直无以回报的柳建伟,不得不放慢了《北方城郭》的写作。1994年7月,柳妈妈患病,经专家诊断为恶性肿瘤,后经手术治疗,柳妈妈以顽强的意志恢复了以往爽朗的笑容。1995年5月份,柳妈妈来京复诊期间,为了多陪陪母亲,柳建伟专门抽出下午的时间,陪着母亲去看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香山。母亲一生没来过北京,更没有机会看到这些景观,作为儿子,他尽可能让母亲减少一些遗憾。“母亲是慈善的,冷静的,平和的。她没有低沉,没有颓废,积极配合大夫的治疗,安慰我和父亲。她多次要求我不要停下笔,她说,一停下来写作思路就不连贯了,就可能影响到作品的质量。不要延误出版社的计划!”柳建伟眼窝一片血红。当时他仍坚持按写作计划每日三千字的速度完成着《北方城郭》的初稿。母亲在游故宫时,兴致很高。她对儿子说,这是历代帝王的深宫内宅,如今能保存的如此完好,多么不容易呀!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的生命力,你写作品,要挖掘出内涵的东西,深层次的东西,不要立在热闹处,浮在事物的表面,要写出反映时代的东西,给予读者点什么!像这故宫一样。柳建伟喉头哽咽,声音发颤:“这就是我的母亲,是母亲给予的爱;是我写作的原动力,是我一辈子谨遵的具有灵魂似的名言!”
月底的一天,人民文学出版社何启治老师去医院看望柳妈妈,何启治是一位很关注青年作家成长的老编辑家。他忠肯地介绍了柳建伟的为人与为文。说柳建伟是一位很具潜力的青年作家,作品一贯气势恢弘,场景开阔有力,文笔驾驭能力很到位,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全景式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如果思想和艺术上都再提高一些,是能够写出与路遥、陈忠实相媲美的作品来的,而且还深刻指出其近期的写作,有些拖延。柳妈妈全然忘记自己的病疾,深沉地向何启治谈起了少年柳建伟的文学梦想,青年柳建伟的人生历程。病床上的柳妈妈,从不考虑自己,俨然像一口古井,用无私的爱滋润着后辈的人生,激励儿女不断进步,从而希望儿子把优秀的人品、卓越的才华不断完美地倾情奉献给读者,启迪世人。并说这就是一位妈妈的最大心愿。
何启治回到社里,语重心长地对柳建伟说:“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不需要回报的。作为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不要拘限在小孝上。妈妈已经病入膏肓,你不要过于沉痛,要振作,要讲大孝,要写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好作品,来回报你的母亲,你的读者,你的人民,这才是母亲的本意,这方为大孝,才叫感恩。”柳建伟此时听着何启治老师的话语,百感交集,泪如雨下。他反思自己,拷问自己。他要破茧化蛾,振翅飞出。要把对母爱的感恩融入笔端,用真情挚爱写出读者喜欢的作品。柳建伟立刻振作起来,很快就把《北方城郭》定稿下来,并付梓出版。以让母亲在有生之年,能够捧读儿子散发油墨芳香的作品,含笑满意,不再有一丝儿的遗憾。
农历1997年正月间,一直微笑着面对生活,对儿子的文学人生倍加关注的柳妈妈,因病情日益反复发作,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可她没有一丝儿的痛苦和不安,始终地微笑着,注视着儿子的眼睛。在柳妈妈生命将要走完的那一瞬间,她俯在柳建伟的耳畔,用尽最后一丝气力,说出这么一句话:“你要写出好作品,不要让读者失望。”柳妈妈含笑而去,走得很安祥。
1995年10月份,《北方城郭》由人民文学出版,读者好评如潮,作品在各大报刊连载,并在中央及各省市广播电台连播,赢得文学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9月上旬,柳建伟捧着这本新作,一路风尘地赶回故乡母亲的坟前。1998年8月《突出重围》,2001年3月《英雄时代》先后出版,柳建伟先生都曾专程赶回故乡母亲的坟头,亲手把著作烧给母亲,让母亲阅读。芳草凄凄,松柏簇拥的柳妈妈的坟头。柳建伟声音哽咽,目光阑珊。他扑倒在母亲的坟头,亲手将这两部代表自己创作实力和凝结母亲叮咛和希冀的作品,点燃着,点燃了。红红的火苗很快燃成一团熊熊的烈焰,摇曳成一片辉煌的风景,让它去温暖、安慰母亲那颗永远慈爱、永远微笑的心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饱满的果实,养育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母爱是家乡的那口老井,无私地润泽着我们做儿女的希望和理想。但愿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都能永远铭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母爱,使我们的世界永远美丽!
柳建伟,河南镇平人。1963年10月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员。主要作品有:长篇报告文学“时代三部曲”(《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苍茫冬日》、电影剧本《惊涛骇浪》、长篇报告文学《红太阳白太阳》、《日出东方》、中篇小说集《苍茫冬日》。电影剧本《惊涛骇浪》、《骚动的原野》、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等。
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七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飞天奖、金鹰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