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群
学者何炳松曾经有过一句话:“吾国研究历史意在垂训,故崇古主见极深。”崇古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质之一。越是古老的越是有着终极的依据和不喻自明的权威。所以我们翻开先秦时期的文献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孔子、孟子抑或荀子,动辄就拿上古时代说事儿,仿佛五帝三王时代是最为富庶安定和美的时代,当然,这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想。
由于中国这样的崇古思想,所以中国的历史文献保存得比较完整,包括上古时代。《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先秦时代它只以《书》名世,到了汉代,它成为了儒家的重要经典,所以又称为《书经》。当然我们常常叫它为《尚书》,尚者,上也。《尚书》的意思是“上古之书”。《尚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它的形成应该是经历了一个颇为漫长的历史时期,经过多人的修缮,逐渐完备起来的。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个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到了清代,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尤其是阎若璩的辨析、考证(阎花了三十年时间进行考证,终于写成了著名的《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对东晋梅颐所献的《古文尚书》辨出伪迹一百二十八处,得出《古文尚书》二十五篇都是魏晋间伪作的结论,黄宗羲、梁启超等学者都对这一结论大加赞赏,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似乎已成为定论,但近年来李学勤、李零、杨善群等学者又进行了重新论证,尤其是张岩的《阎若璩<疏证>伪证考》和离扬的《<尚书>辑佚辨证》,两书对匐若璩的结论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讲演和军臣谈话记录,所以史官可能是最初的记录者和整理者。《尚书》作为一部历史资料的汇编,它所涉及的方面包括了先秦时代的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等,在研究上古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尚书》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按文体分有诰、训、谟、誓、命、典六种。“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和“诰”主要记录的是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以及祭神的祷告辞;“誓”记录的是君王和诸侯对群众的讲演誓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与赏赐的册命。
《尚书》用散文体写就,文辞古雅,语句铿锵,语气斩钉截铁。里面的人物说话时很喜欢感叹,而且话语短促坚决,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整部《尚书》字里行间渗透有一种浑厚磅礴的美感。刘勰《文心雕龙·宗经》里说:“《书》实记言,而训诂茫昧;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故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尚书》主要是记言的,只是文字不易理解;但如懂得古代语言,它的意义也就很明白了。所以子夏赞叹《尚书》说:“它像日月那样明亮,像星辰那样清晰。”这无非是说,《尚书》记得很清楚明白。)
《尚书》的文章大都比较古老,里面有几篇还保留着商代古朴的原貌,所以唐朝散文家韩愈曾经评论《尚书》说:“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如《盘庚》三篇,实在是古奥难读,其实古奥也是一种特殊的美,古奥会带给阅读者一种疏离感,造成理解上触动与震撼。例如盘庚迁都时发表的誓词: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安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并不是我自己放弃了任用世家旧臣的美德,只是你们辜负了我的好意,不能处处为我着想。我对这一切像看火一样地一清二楚,如果我又不善于谋划,则是过错。就像只有把网结在纲上,才会有条有理不紊乱;就像农民只有努力耕种,才会有秋天的好收成。你们能够去掉私心,给予臣民实实在在的好处,以至于你们的亲戚朋友,那么你们才敢说你们积有恩德。如果你们不怕自己的言论会大大毒害远近的臣民,就像懒惰的农民一样自求安逸,不努力操劳,不从事田间劳动,那就不会有黍稷收获。)
这一段文辞虽然古奥,但演讲者气势沛然,连用比喻,非常精彩。
又如商汤的演讲,也是非常精彩的: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民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子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曷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易丧?子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子其大赉汝I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王说:“来吧,你们各位I都听我说。不是我小子敢于贸然发难[实在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讨伐他。现在你们大家会问:‘我们的国君不体贴我们,放弃我们种庄稼的事,却去征讨夏王?这样的言论我早已听说过,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讨。现在你们要问:‘夏桀的罪行到底怎么样呢?夏桀耗尽了民力,剥削夏国人民。民众大多怠慢不恭,不予合作,并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们宁可和你一起灭亡。夏桀的德行败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你们只要辅佐我,行使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会不守信用。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让你们去当奴隶,以示惩罚,没有谁会得到赦免。”
商汤非常注意演讲的技巧,先是用谦卑的语气来诉说讨伐夏桀的理由,接着许诺战后的封赏,最后是以罚做奴隶相威胁,软硬兼施,恩威并重,显示出强大的震慑力。
《尚书》里还最早阐述了中国的文艺特征: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帝说:“夔啊!我任命你掌管乐宫,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厚恭谨,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是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呼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八种乐器的音调能够调和,不失去相互间的次序,让神和人听了都感到和谐。”夔说:“好吧!我轻重有致地击打石磬,使各种兽类都能随着音乐舞蹈起来。
这一段论述直接影响了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为我们文艺理论的正统观奠定了基础。这—段文辞优美,应该是后世儒者做了润色与修正。
经过后世儒者的润色与修正,《尚书》越来越符合儒家的理念与规范了。如《皋陶谟》里所提出的九德,就是对政治家们最高的要求,也就相当于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祇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义在宫。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皋陶说:“啊!检验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依据九种品德。检验言论也一样,如果说一个人有德行,那就要指出许多事实作为依据。”禹说:“什么叫做九德,”皋陶说:“宽宏大量而又严肃恭谨,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态度谦虚而又庄重严肃,具有才干而又办事认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又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又态度温和,直率旷达而又注重小节,刚正不阿而又脚踏实地,坚强勇敢而又合符道义。能在行为中表现出这九种品德就会吉祥顺利啊!每天都能在行为中表现出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地去实行,就可以做卿大夫。每天都能庄重恭敬地实行九德中的六德,就可以协助天子处理政务而成为诸侯。如果能把九种品德集中起来全面地实行,使有这些品德的人都担任一定职务,那么在职官员都是才德出众的人了。大夫们互相学习仿效,官员们都想尽职尽责,严格按照五层运行和四时变化行事,众多的功业就可以建成了。”)
《尚书》是虞夏商周文化总汇,是古圣先王治理天下的大经大法,也是上古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它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对中华又化历史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