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的几个问题

2006-04-06 12:54吴继章巫建英
现代语文 2006年11期
关键词:出版物词典方言

吴继章 巫建英

1.1 从2001年开始,笔者在对当前出版物的阅读中从各种不同的文体里随机记录了一些含有方言词语的语句或语段;另外,我们还以这些记录为基础,从一些网络和语料库中搜索了相关的方言词语的使用情况。在记录和搜索的过程中,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一些有关方言词语使用的报道评论和某些方言词汇的研究成果等,对其中的一部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由于当前的出版物浩如烟海,出版物中方言词语的搜寻又主要是依靠个人的阅读,因此,我们的记录和分析肯定是不够全面的。但是,通过这“不够全面”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却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窥见当前出版物中方言词语使用方面的某些特点,看到其中的一些内容与方言研究本身、与辞书编纂、与语言文字尤其是词汇规范化等等的关系。所以我们拟在这篇短文里把记录分析过程中形成的几点想法写出来就教于方家并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对方言研究、辞书编纂和词汇规范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2 本文中涉及的方言词语主要来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报刊杂志(有少量的来自网上和电影、电视节目等),故称“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其中有的“方言词语”初次面世的时间可能早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但后来包含这些词语的文章又在某些选本或报纸杂志中重现,我们仍视其为当前出版物的方言词语。

1.3 出版物方言词语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港台和东南沿海词语的“北上”在出版物中具体反映的问题;出版物中方言词语的出现所涉及的字形规范的问题;使用方言词语时,什么情况下必须加注释,什么情况下不必加注释的问题等等。要全面讨论出版物方言词语的问题是我们力所难及的,受掌握的材料和其他方面的限制,我们这里要讨论的主要是当前出版物中方言词语使用特点方面的三个具体问题:一是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的使用范围的问题;二是当前出版物中方言词语以在整句、整段甚至整篇的普通话词语中夹用某个方言词语为主要出现形式的问题;三是表义相同的普通话词语和方言词语无规律同现的问题。

2.1 当前出版物中方言词语使用的范围在扩大,人们在阅读中接触其他方言词语的机会在增多。以下几个方面不是出版物方言词语使用范围扩大、使用频率增高的全部表现,但能帮助我们比较直接地观察到方言词语使用范围扩大的趋势。

一是出现了一批发行量较大、流行地域较广、阅读面较宽的文摘类报刊,如《读者》《书摘》《新华文摘》《青年文摘》《文摘报》等。这类报刊中的文章,有的原是出自不同方言区作者之手,因被转载而走向了全国,所以我们经常可以从中看到方言词语。如:

(1)我忽然想:这个时候,母亲在做什么呢?她的手到了冬天总是开裂子,那些裂子又因为白天的不停劳作而张开血口子,痛得钻心彻骨。(《读者》2006、16、9②)

(2)“搞笑”和“无里头”(原文用的就是“里”字)文化是清华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华毕业生身上永远都不会缺少幽默的细胞。(《青年文摘》2003、4、22)

(3)周围安静极了,老蒋的哈喇子都淌下来了,亮晶晶的,在他的胸口一带飘荡。(《新华文摘》2003、8、81)

(4)在那里,有他当年亲手盖的四间草房,如今,草房已变成了屋闶阆子,风雪漫卷而下。(《新华文摘》2000、3、100)

(5)什么人最怕下岗,我想,那是机关人,道理很简单,机关人一旦下岗,大多啥也不会做。(牟丕志《机关哲学》载《书摘》2006、6、114)

另外,一些非文摘类的报刊也都开设了自己的文摘版或文摘专栏。各类网络文章的大量出现,使得更多的方言词语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传布。下面几个含方言词语的句子就都来自网上:

(6)《歹徒盗窃枪支后潜逃 在商场遭围捕时开枪反抗》:“那男的还跟警察扑棱了好一阵才给制服。” 新浪网2005年11月16日(摘自《华商晨报》)

(7)在吃饭的过程中,戴易的兄弟伙见戴的女朋友小红年轻貌美,便起了色心。

新浪网2005年2月16日(摘自《重庆时报》)

(8)另外我们东北人天生就有幽默的才能,唠嗑时,能把一件普通事唠得跌宕起伏,我的高中同学聚会,有人比我还幽默。

人民网2005年2月23日《孔庆东:从北大讲台到央视讲台》,(原载《北京青年报》)

(9)村长刘中智说,年前,刘家塬添置了一些设备,组建了秧歌队和锣鼓队。……而我们华县皮影,签手和前声都只有一个。“我本想只要把这个学好,一辈子生活,养活婆娘娃就不用愁了。”(新华网2005年3月3日)

(10)清徐县警察咋这大的权(文题) (新华网2005年3月17日)

二是我们不仅可以在文学艺术类作品、新闻报道和其他纪实类的作品当中看到方言词语,还可以经常在评论性的文章中见到方言词语。如:

(11)理由之四是萨达姆目前是个“烫手山芋”,接纳萨达姆避难无疑是引火上身。(《河北日报》2003、1、27、5)

(12)好好的“经”,咋给念歪了?(《中国教育报》2003、1、21、2)

(13)既然是来受教育,当然就是来提高素质的,如果本来素质就很高,那还进校园做甚?(《三联生活周刊》2003、28、7)

上面这几例就都出自评论性文章。

三是在面向中小学的语文报刊甚至语文课本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方言词语。如:

(14)真是庆幸,刚才的那背影果真不是母亲。儿子高声叫着婆婆,我和妻高兴地叫着妈妈。(《语文周报》高二2005、6、7、1)

(15)小翠哭着说:“俺娘死的早,俺爹把俺拉扯大。爹就我一个闺女。你就饶了俺爹吧!”( 《读与写》2005、2、28)

(16)酒醒时别人问他咋成这个样子了,他抹抹嘴唇打个哈欠漫不经心地回答说:“真该感谢那片小洋楼。”……“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活那么累又是为个啥?现在我知足了。”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5、1、28)

上面三例出自面向中学的语文报刊,下面的几个例子则都出自中小学语文教材:

(17)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安塞腰鼓》(中学语文课本))

(18)一出北京站,东西南北都不分。咱娘儿俩在崇文门一家小旅社住下了,这么大的北京城我举目无亲。(《灯下拾豆》(人教版语文读本))

(19)“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过他这么慌过!”(中学语文课本,选自《荷花淀》)

(20)秀子兴奋地说:“是啊。现在没到结梅子的时候,还只开着花哩。”……秀子更加放开了嗓门说:“左边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地,一只只白蝴蝶,在捉迷藏哩!”(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册)

2.2 出版物方言词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频率的增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上面我们已经涉及的文摘类报刊和网络文章的大量出现以外,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会层面上的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搞活的深入,人们的交际范围在不断扩大,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之间接触的机会在迅速增多;

二是文化层面上的原因。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文化流向上的重心下移,使得含有更多俗成分的方言文化受到青睐,火起来的方言文化带动了方言词语的传播;

三是心理层面上的原因。人们在语言使用方面的求新、求异和猎奇心理也是出版物方言词语增多的原因之一,因为词语方面求新的重要手段是使用新词语,而使用新词语主要的又是使用外来词和方言词;

四可以称为是技术层面的原因,比如网络技术和电视技术。网络技术我们在前边已经说到,电视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原来只在一个小的区域内才能看到的节目一下子被推到了全国人民面前。

2.3 伴随方言词语数量增多和范围扩大而来的与规范有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下边我们谈与此相关的三个问题:

一是容易因误解而引起词语使用的混乱或不规范。

宋玉柱(2004)谈到: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曾在一台歌舞中,播放了著名演员李琦和一位女演员合唱的一首东北民歌。其中有这样的歌词:“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宋先生查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宋先生说:从词典的引例和释义看,“‘浪在普通话中确有‘淫荡之意”。“但是,咨询东北人,他们说‘浪没有淫荡的意思,而是活泼、风流的意思。”“于是理解上就出现了矛盾。把东北民歌拿到中央电视台来演播,面对的是全国的电视观众,人们很难理解这里的‘浪的方言语义,只能按普通话来理解,结果就出现了‘碰撞,误解了歌词的原意。由此可见,推广普通话不仅仅是个语音问题,还有个词汇问题。就说这个‘浪字,应该按哪个标准去理解?当然是按普通话。所以,方言只适合在本地区使用,若搬到全国性的电视屏幕上来,则会冲击普通话,造成语言的混乱。”

上面的例(19)出自《荷花淀》,我们是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2版)转引的,《语文》对句中“慌”的释义是:“[慌]这里是高兴的意思。”验之以河北方言,可知这里的释义是错的,起码可以说是不准确的。河北方言中“慌”的意思是“急于要做”或“急于要得到”(什么)。语文教科书中的释义,肯定是经过认真斟酌了的,尚且出这样的错误,由此可见方言词语的使用引起误解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是字形的问题。方言词语的使用是造成异形词的原因之一。如:

(21)前边例(3)中的方言词写作“哈喇子”,而在徐世荣(1990)中写作“哈拉子”。

(22)母亲用袖子抹抹眼泪说:“娃走呀,屋里凄惶(贫穷),看娃瘦的,也没办法给娃好好烙些馍。”(《读者》2006、18、8页)

她轻轻地拍打着:“看把娃哭得恓惶的,我开了个玩笑,把你就哭成这个样子。”(《美文》2003、8、48)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454页:[恓惶]②<方>穷苦。

(23)拉德克利菲接受访问时说:“我抵埗时告诉所有政治领袖,我手上的时间很少。”(《读书》1999、3、3)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420页:[埗]同“埠”。多用于地名:深水埗(在香港)。

(24)翻过一个山岙,我们突然被一排火光围困。

在这漆黑的深夜,在这阒无人迹的山坳间,看着火把的翻滚……(余秋雨《文化苦旅》)

杨家坳乡(吴按:在湖南益阳)司机李某证实:他交的规费很少,每月也就100元……(《南方周末》2002、3、28、6)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4页:[岙]: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多用于地名):珠岙/薛岙。

(25)整整两天,我坐在尖沙咀中旅社台胞接待室……(《语文读本》(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

1941年2月中,因萧红住的尖沙嘴今巴利道纳士佛台三号要调房子……(《美文》2002、6、4)

三是大量的方言词语进入中小学生学习的范围和阅读的视野,如果处理不好,会给推普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会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

3.1 除了地方戏曲和曲艺等少数文学艺术作品外,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的出现多取如下的形式,即在整句整段的普通话词语里夹带一两个方言词语。如:

(26)而贾某却说:“不就是点了个柴火垛吗,就是点了你家房子,又咋地?”(《燕赵晚报》2005、2、4、A7)

(27)在转过又一个垭口时,孙悦停下了脚步,说,小师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来,我们在这垭口的岩壁上各题两个字做纪念吧。(《十月》2005、3、35)

(28)母亲流着泪说:你可不敢瞎说阿妈,不吉利啊。(《当代》2004、5、191)

(29)在那里,有他当年亲手盖的四间草房,如今,草房已变成了屋闶阆子,风雪漫卷而下。(《新华文摘》2000、3、100)

(30)张春和眼含热泪下达命令,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分乘40辆车奔赴全县四面八方的村村疃疃,把回家的学生动员回来……(《人民文学》2001、4、140)

(31)连着三年,赵本山在春节晚会上给观众上演了他那著名的“忽悠”系列。……这回,就连本该有一双慧眼的律师也被骗子“忽悠”上了轮椅,还真有点匪夷所思。(《北京青年报》2005、2、18、A10)

(32)“咋会这样呢?挨了打,受了伤,赢了官司却输了钱。”日前,拿到井陉矿区法院判决书的原告赵某仍然有些迷惑不解。(《河北日报》2006、8、18、6)

(33)这朋友后来写小说,有篇小说里他夫子自道,说一个男人的幸福,莫过于找一个贤慧堂客,堂客不但贤慧,尤其又会搞饭菜,日子方才有滋味。(《南方周末》2006、6、1、D31)

(34)孟宪朝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工头,顶多只是一个临时的,但老乡是自己带去的,回来没有挣到钱,心里觉得很对不住大家。“跟我一起去的一个农民叫朱栓,他大女儿大学刚毕业,二女儿还在上初中,孩子上学借债借了好几万元,过年回家还指望这千把块钱的工资哩。我没法给人家交代呀!”(《郑州晚报》2006、06、23、A7)

限于篇幅,我们没有举成段的例子。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加以说明,就是例句所出自的方言是不是除了标出的方言词语外,其他词语与普通话正好相同。答案是否定的。如,例(26)出自一篇报道石家庄市所属某县情况的文章,而石家庄方言中是不存在语气词“吗”的。例(32)中的“赵某”说的是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方言,该方言不用语气词“呢”,与之相当的方言语气词是“哩”。

3.2 出版物方言词语的这种出现形式或特点,带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方言词语为什么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哪些是有理据的,哪些是没有理据或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其中的理据的?等等。下面,我们拟试着对其中的某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方言词语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寻的,是有理据的,换言之,就是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方言词语被使用的原因。

一是只在文章的标题中使用某个方言词语,而正文中使用与该方言词语同义的普通话词语。如:

(35)[啥叫“教养”?](文中小标题,标题后的是正文。以下几例与此例格式相同)叶盛长说:有些东西什么时候也不能动,比如咱老父亲传下来的宝剑。”“你说晚了,宝剑已经出手了。”“什么?你把它卖了?”“不卖,我拿什么给你买东西?”

(章诒和《梨园一叶——叶盛长往事》载《随笔》2006、5、140)

(36)修公路为啥对农民下黑手,谁为弱者撑腰?(文章标题)

如果交通、公安、地方政府中有一个部门对老百姓负责的话,完全可以杜绝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或者可以减少老百姓的损失。为什么就连修路的民工都敢对村民想打就打,他们为何敢这样做?(此例来源于《市场报》)

(37)版本过多,孔子到底啥样(文章标题)

国内许多喜爱孔子的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孔子的形象总在变化,他到底长得什么样? (《北大中文论坛》转贴自国学网,2006年2月16日)

(38)向医院“暴力索赔”咋成了行业(文章标题)

不管怎么说,以非正常形式出现的、超乎社会常理的、超越一般人思维的暴力索赔行业,来解决一些看似难以解决的医疗纠纷,应该给我们更多的警思。(《河北青年报》2006、6、18、A02版)

(39)扁:我没参加,我咋知道(文章标题)

陈水扁反问,“我怎么知道,我又没参加。”(新华网,2006年9月6日)

(40)高层住宅电梯费咋收(文章标题)

你认为电梯收费该依据什么?按楼层分段收。按建筑面积收。物业要怎么收就怎么交。(搜狐网,2006年9月25日源于《燕赵都市报》)

在我们这些年搜集到的材料中,还没有见到正文中用方言词语,标题用普通话词语的情况。

之所以会是这样,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文章的标题要求简洁,尽可能少占篇幅;而方言词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一要求。其次是从传统的新闻特点看,新闻标题从语体范畴方面划分大都属于书面语,大都追求一种朴素、典雅、庄重的书卷气;但随着网络媒介的普及和传媒形式的多样化,新闻标题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有的标题甚至刻意追求口语化效果,而方言词语的使用是达到上述目的的重要手段。

二是由于某些影响较大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影响较大的“事件”的作用,使得某个方言词语在一定的时段内高频出现并逐渐流行开来。前面例子里涉及的“忽悠”“无厘头”等就属于这一类,前者的流行与赵本山等人的小品关系密切,后者则是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一批搞笑的香港电影传播开的。

三是出现在句段中的是某个方言的最典型的特征词。由于这些词语与它们所属的地域之间的密切关系,使用这类词语往往可以收到凸显地方色彩或人物特点的效果。如:

(41)不错,中,河南人就是中!希望广大的河南人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河南新形象,不仅要让我们自己说“中”,更要让广大的外地人、外国朋友也对河南人说“中”……(《大河报》2004、9、30、B17)

(42)总书记和俺一起过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张家口考察慰问追记(《燕赵都市报》2004、2、1、23)

(43)观众分不清这是节目,还是讲话,反正够哏的。 (人民网2001年12月10日)

另外,有的方言词语之所以被使用,是由于普通话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词语。如:

(44)瞬时,那嘹亮的带有塞外山药蛋味的男高音越过了边墙内外和黄土高坡上的沟沟坎坎、峁峁垴垴。(《读者》2001、22、18)

有的则是由于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一起构成了某种固定结构(包括村名等)。如前面例(11)中的“山芋”就是由于已经构成了“烫手山芋”,就不再能用普通话词“甘薯”替换了。

(45)离开遂宁市南垭村时,一位10岁的小女孩拉住温家宝的手说:“温爷爷,我和我妈妈都生病了,我穿的衣服都是救济的,我们家里生活很困难。”(《温家宝到川渝看望群众共度国庆》载《人民日报》2006、10、4、1版)

而有些出现在当前出版物中的方言词语,我们既看不出其使用的必要性和规律,也看不出那样使用的表达或修辞作用。如:

(46)宋筱暖慵懒而满足地靠在椅背上,望着去前台结账的麦冬,看着他一摇一晃走路很跩的样子,心生幸福之感。(《青年文摘》2006、7、33)

(47)初二我在“知味欢”给儿子买了一客小笼包子。(人教版《语文读本·灯下拾豆》160页)

(48)父亲去世后,母亲几乎疯掉,她不仅夜夜流泪,白天还总是坐在厨房里盯着地板发呆。(《读者》2004、11、21)

(49)母亲流着泪说:你可不敢瞎说阿妈,不吉利啊。(《当代》2004、5、191)

(50)沈翠珍直起腰来,对自己说,个小婊子,下手倒快,三下五除二就得手了。(《收获》2004、4、171)

这类方言词语之所以会出现在出版物中,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作者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方言词语;二是作者是自觉地在使用方言词语,以为他所使用的方言词语会收到某种积极的效果而没有达到目的。从语言规范的角度看,这类方言词语应该尽可能少用甚至不用。

4.1 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使用中表义相同相近的普通话词语和方言词语无规律地同现的现象集中表现在“什么——啥(子)/甚”“咋(地)——怎么”“呢——哩”这几组词语上面。所谓无规律同现,指上述的这些词语同时出现,而我们无论是从句法位置、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还是从使用者的身份特点等方面都无法找到他们“对立”的依据。如:

(51)王德显终于开口了,昨天他说:“我们的领导都掌握了情况,她这是无政府主义。她爱说啥就说啥,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吧。”(http://sport.sina.com.cn 源自《济南时报》)

(52)单田芳:“还有‘工宣队和‘军宣队呢?”革委会:“也解散了。”单田芳:“那些负责人哩?”(《书摘》2006、7、39)

(53)米香说,你咋不结婚,你比我还大一岁,你说结婚那么好,你怎么不结婚?(《当代》2004、5、26)

(54)她在端详了我一会儿之后,撩起衣襟,用唾沫湿润了,在我眉毛上轻轻擦着。我分明觉出她纤弱的手抖个不停。“你爹亲你不?”“亲。”“你娘哩?”“也亲。”“姐妹们呢?”“都亲。”(《读者》2006、11、18)

(55)挑挑拣拣打汤这种行径,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没什么大不了,何况人家是个女生,捞点好的把自己养得滋润点儿也没啥错呀。于是大家耐心排在后面,也没说什么。(《读者》2006、15、35)

(56)“再说了,三嫂不知好歹,帮三哥干活,让三哥来家吃饭,她不但不感激,还破口大骂呢。”

“夏天不到中午一二点不回来,因为三哥的活儿总是干不完,一只手做事可慢哩。”

“三哥,你千万不要想不开,你可知道天底下还有比咱命苦的呢!”(《书摘》2006、5、118)

(57)二蛋问他什么叫“悟性”。马欢想想,一时不知该怎么解释。岂不知,越是平常的词,越是不好解释。比如“天地”这个词,咋解释?连词典都不会。二蛋问他啥叫牛B?(《十月》2005、3、157)

(58)胖老板苦着脸说,这怎么整? ……那你说咋办?(《十月》2005、3、165)

(59)周小慧:纪周啊,你找我啥事呀? 纪周:我妈就要从美国回来了。周小慧:什么时候?(电影《恩情》)

(60)李云龙:这小子说什么呢?扯什么淡呢。为啥呀?吃啥,有啥吃的?(电影《亮剑》)

(61)芳林嫂的妈:有啥法子啊!娘这么大岁数了,说不定到什么时候,一蹬腿就走了。(新版《铁道游击队》)

4.2 面对上面方言词语这样的用法,我们不能不问的一个问题是:方言词语的这种用法或者至少其中有的例子所代表的用法,反映的是否某种方言的实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进行河北方言调查时,认真地注意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现象。直到现在,我们只在新乐(属石家庄市)方言中见到过下面这类现象:

(62)那啥,你什么时候见过她呀?③

在其他方言点上,我们没有见到过类似的情况,更没有见到过同一个人在同一个语境下一会儿用方言词语,一会儿用普通话词语的情况。

二是翻检了一部分由李荣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地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如梁德曼、黄尚军《成都方言词典》,王军虎《西安方言词典》,沈明《太原方言词典》,贺巍《洛阳方言词典》,钱曾怡《济南方言词典》,尹世超《哈尔滨方言词典》,吴建生《万荣方言词典》等。就我们翻检过的十几部《词典》看,除《哈尔滨方言词典》外,都是在“啥——什么”“哩——呢”“咋——怎么”当中,收录前者则不收录后者,反之亦然。《哈尔滨方言词典》收录了“啥”(104页),没收“什么”,但收录了“什么地方儿”(322页)这样一个“什么”作为构成成分的词语。

从上述大部分《词典》收词的情况中,我们也可以推断,上面所说的那种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同现的情况反映的不是某个方言的实际。而如果《哈尔滨方言词典》中的那种情况反映的是哈尔滨方言实际的话,那么,我们在出版物中见到的这类方言词语的使用情况与方言实际的距离可能就更大了。

4.3 上述的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同现的情况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词语使用方面的不规范和对推普的消极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此处不赘述。

二是可能引起某种误解,换言之就是有可能使人把这种“虚构”出来的现象当成实际存在的方言现象,甚至用来作为证明某种观点的例证。比如河北师大语言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习作中就有用下面的例子证明今天陕西的一些方言中“呢”和“哩”还是有明确的分工的,即“呢”用于疑问句,“哩”用于非疑问句:

(63)就你一个,媳妇呢?

(64)你咋不戴帽子呢?

(65)你哭啥呢?

(66)娃叫你姑父哩!

(67)鬼吵架哩!

(68)我才不去哩!

这里的六个例子都出自贾平凹的《秦腔》,单就这六个例子看,确实是“呢”用于问句,“哩”用于非问句。但是,我们在贾平凹别的作品里却可以看到“呢”“哩”的用法不符合上述“规律”的例子:

(69)我甚至觉得,我的生命,我的笔命,就是那小溪呢。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块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山石之下去了呢。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或许,它竟能掀翻一抔泥,拔脱一丝腐竹呢。(贾平凹《溪流》载《读者》2006、15、53)

就是在《秦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

(70)娘咋的一个人哭哩?

(71)好啥哩?急得头发都白了。

孙锡信(1999:74)曾经用引自《文汇报》(1992年4月24日7版)一篇文章中如下的两个例子来证明在现今的南方官话中,“呢”和“哩”是有明确分工的:

(71)可是,荆有麟来文工团找谁呢?

(72)他还打着繁荣文艺创作恢复传统戏的名义,让我们赶排《乾坤福寿境》,并亲自印制了请柬,分送各界名流哩!

我们不敢说孙先生例子中涉及的方言“呢”和“哩”是没有分工的,只是说,就出版物中“呢”“哩”等使用的情况看,这种证明方法是不太可靠的。

附注:

①本文中的一些内容曾在南开语言沙龙上报告过,承蒙马庆株、袁明军等先生以及参加沙龙的其他先生和同学指教多处。本文中的方言词语既指只存在于某个方言中的词语,也指普通话中也存在,但具有方言义项的词语。

②本文中的例句凡出自刊物的,刊物名称后的数字依次是:年、月(或刊期)和例子所在的页码;凡出自报纸的,报纸名称后的数字依次是:年、月、日和版别。

③此例引自李巧兰《河北新乐方言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现代汉语与方言方向硕士学位论文。我们就这个问题专门调查过李巧兰本人。

参考文献:

[1]胡沙等.文艺作品方言运用问题座谈会发言摘要[J].中国语文天地,1986,(3).

[2]李如龙.论汉语方言特征词[J].中国语言学报,商务印书馆,2001.

[3]刘路.新闻标题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刘云汉、王俊霞.语文规范化简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5]宋玉柱.从“大姑娘浪”说起[J].咬文嚼字,2004,(9).

[6]苏培成.关注社会语文生活[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7]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语文出版社,1999.

[8]吴继章.当前出版物中的繁体字和异体字[A].张书岩主编.异体字研究[C].商务印书馆,2004.

[9]徐世荣编.北京口语词典[M].北京出版社,1990.

[10]于根元、苏培成、徐枢、饶长溶.实用语法修辞[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11]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2006年(第五版).

(吴继章,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巫建英,山西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猜你喜欢
出版物词典方言
“大力士”纸片人
词典使用与英语学习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英语教育类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研究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函数及图象”错解词典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