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旅游资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06-04-06 12:53曾蓉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0期
关键词:楠溪江永嘉语文

每个人的家乡虽然不一样,但对家乡的热爱却几乎是一致的:每个人都会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总是对家乡的名胜古迹、轶闻趣事、名土特产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乡土信息,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将原来枯燥的语文知识在生活中重现,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才欲,这也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开放式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乡土旅游资源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语文信息,并且是学生身边实在的生活,为学生所思所听所见,由此作为切入点走入语文,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课文作为典范性的例子,训练阅读量太单薄,深度和力度都还不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入一些相关的课外训练语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从而提高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旅游资源来拓展学生阅读的内容、提高审美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等等。

一、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好的读物,教给他们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使他们摄取有益的信息,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1.链接课文式拓展

据教材内容来挖掘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这不仅是对文本的再度挖掘,而且还是拓展阅读的好资料。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中入选的文章的作者有很多都游历过永嘉,如陶弘景、谢灵运、孟浩然、陆游等名家都写过有关永嘉的诗文。我们可以以课文为依托,适当地选择名家关于永嘉的作品来拓展阅读。在教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时,该文所写崔嵬峥嵘之景,永嘉民间有这样的传说:酷似谢公屐履过的楠溪江大若岩,同谢灵运写楠溪江大若岩的《石室山》“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虚泛经千载,峥嵘非一朝”之描写如出一辙。这一解说马上提高了学生研究陶弘景的兴趣,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去读他的另一首描写楠溪江大若岩的《题“白云岭”》

山中无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堪自怡悦,不可持赠君。

陶弘景,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曾两度来永嘉大若岩修《真诰》,留传陶弘景曾隐居在永嘉风景名胜地大若岩陶公洞。在学生学诗的同时结合阅读永嘉民间故事《山中宰相与陶公洞》,让学生对诗的诠释融入一些地方文化色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会,更甚的是有几个同学趁到大若岩春游时对陶弘景的诗进行了考证。有了这些乡土旅游背景的融入,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就会自发的形成一股学习古诗文的风气。

2.比较阅读式拓展

语文课本中的范文,有它的阅读借鉴价值,但因时代的差异,或因空间的隔阻,或因风土人情的不同,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学习观察,表达的方法上多少存在抽象、陌生之感,容易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态,往往影晌学生反复阅读的兴趣。而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恰好能够弥补课文的上述不足之处,题材内容、思想感情均为学生所了解、熟悉。教古代诗歌单元,就不能不联系永嘉的山水诗歌加以比较阅读。山水诗的鼻祖与永嘉有很大的渊源,甚至可以说谢灵运的山水诗灵感来源于永嘉,这足以激起同学们学习山水诗歌的兴趣,并且带有很强烈的家乡自豪感。继谢灵运之后,历代很多文人都留下了赞美永嘉的诗文,如陶弘景、孟浩然、陆游、叶适等等。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拓展阅读效果不会亚于经典的古诗词内容,而且可以巩固同学们的古诗词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至于现当代的作家,那就离我们更近了,有的作者就是学生认识的人,因此能够强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雨中登泰山》和永嘉山水游记的比较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石在(中国时报驻杭州记者站)的《玉泻楠溪江》以及李盛仙的《美哉,悠悠楠江水》的比较阅读等。这些作品写的都是永嘉的山水游记,文中景物对同学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作家笔下的乡土景色有时候比经典作品中的美景更能撞击出学生心灵深处的灵感火花。

二、作为审美阅读的内容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语文教学中,二者却有着难解难分、血肉相承的特别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抓住精彩传神的关键性字词语句,把学生引入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使他们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抓住使人心灵颤动,令人迷醉的意象、情景和形象,引导学生反过来去深入体味、领悟文章中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1.比较审美阅读法

教学《荷塘月色》时,朱先生的文笔是动人的,景物是美丽的,但总感觉离我们有些遥远。由此我向学生推荐阅读朱自清描写永嘉山水的《白水漈》。

《白水漈》描写的景观大家都很熟悉。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此外可让学生选读几组有关写瀑布的古今名家的诗词散文作为补充阅读,让学生去品赏体味、辨析比较。之后还结合语文课外活动,坐车到不远处的白水漈来一次现场游历,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笔下的美景,进行再一次审美阅读,从中领略作者的写作技巧和笔法。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身心结合的审美体验。比较阅读还使学生明白,不仅仅大名鼎鼎的清华园才是朱自清笔下的宠物,我们永嘉的白水漈也是别有韵味。

在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学,能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肯定性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热爱语文、探索语文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和热情,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德育渗透阅读法

审美教育体验的不仅仅是景物或语言的美。有些作品本身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主义方面的内容。在“美”的发现、“美”在此处中,不仅存在人文性的部分,甚至可能最具吸引力的就是人文主义的闪光点。

在教学《过零丁洋》时,我引入《〈指南录〉后序》一文,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其中写到“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逃亡的路线经过永嘉,而且“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文天祥有些卷宗是途经永嘉而作的。同学们读了之后更会增强一种对英雄人物的亲切感,更深刻地认识到作者的爱国情感。这是一次崇高的审美体验。教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我给同学们介绍:作者陆游,自来福州,诗酒殆废。北归始稍稍复饮。至永嘉无日不醉,诗亦屡作,此事不可不记。于是写了《至永嘉》一诗:

樽酒如江绿,春愁抵草长。

但令闲一日,便拟醉千觞。

柳弱风禁絮,花残雨渍香。

客游还役役,心赏竟茫茫。

陆游,本来是离我们年代久远的爱国诗人,学生对他的了解仅仅源于课本,但读了这首诗后,同学们感受诗人是借自己家乡之景来抒发心情,一下子拉近了与古人的距离,更能激起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语文教师不仅要把丰富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主,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用自己拳拳的爱国之心,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英雄事迹,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的振兴发奋学习。爱国主义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心灵,乃至影响人的一生。要使语文审美教学达到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师应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如诗歌、散文等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语文审美教学,总是和特定审美对象相联系,它是借助审美对象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激发受教者的。永嘉的山水文化以散文、诗歌的形式存在,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我们永嘉学子最好的审美教育教材。

三、作为增强阅读兴趣的材料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故事、诗文等作为导入点,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教材中隐含的一些资源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即使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文章也会找到理想的突破口。

1.导语激趣法

教学《胡同文化》时,大家对汪曾祺了解不多,对其文其人都比较陌生,所以我的导语设计是:请同学猜猜“我可以负责的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最美的”这句话的作者是谁?然后顺藤摸瓜把汪老的两首赞美楠溪江的诗引出:

楠溪之水清

楠溪之水清,欲濯我无缨。

虽则我无缨,亦不负尔清。

手持碧玉杓,分江入夜瓶。

三年开瓶看,化作清水晶。

苍坡村赞

村古民朴,天然不欲。

秀外慧中,渔樵耕读。

楠溪江是美的,楠溪江文化也别具一格,那么,北京的胡同文化又是怎样的呢?这样,就一下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学生急于了解这位赞美永嘉的诗人是怎样去写北京的。而且作为导语诗歌的影响力很大,有些学生读了之后就模仿汪老的诗来歌咏自己的家乡。

2.故事激趣法

文言文阅读对学生来讲,是个难点。文言教学一般很重视字词句的落实,所以有时难免枯燥、乏味,课堂效率低下。为了避免学生对它失去兴趣,让课堂更加的有趣,你可以在重视文言知识的同时加入些文化小故事,或者是逸闻趣事,这样课堂气氛好了,学习的效率也会事半功倍。永嘉历史上名人故事和诗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多,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秦论》时文中提到“陶朱之富”,就可以联系永嘉的民间传说《范蠡与陶朱坑》的故事,传说当越王勾践带兵击败吴王夫差之后,范蠡辞官改行,曾来永嘉白泉前山著书练武,饲养耕作,救济贫民。为了纪念范蠡,把这个地方命名为陶朱坑,是楠溪江的一个旅游景点。教学中可以穿插介绍范蠡其人其事,本来是枯涩难懂且年代久远的古文,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在教《勾践灭吴》时可以穿插介绍范蠡的故事,引进《史记》中有关范蠡与《勾践灭吴》语段让同学们练习,不仅增加了兴趣,而且巩固了文言知识。

尽管这些故事的插入可能对《勾践灭吴》的理解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楠溪江的空间概念,并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是可以拓展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量,从而培养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曾蓉蓉浙江省永嘉中学)

猜你喜欢
楠溪江永嘉语文
父辈们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们一定会胜利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深入浅出”,以题载法
楠溪江畔多名胜,山居最好是林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