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写文章,国人心中便不由得涌起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老祖宗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人们往往把作文与学生的做人、学生的人格联系在一起,在审题与评分标准中对其思想提出种种或显或隐的要求。确实,中学生的写作与其他人的写作一样,也应当表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摒弃;对正义的推崇,对邪恶的鞭挞。写作也绝不仅是情欲的宣泄,它更是情理的交融;写作的过程,也应是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是人品文品共同提高的过程。但是,这一切都应以“真”为前提。“真”包括真实和真诚两重含义,而真诚又是真实的前提。“要对生活真诚——不玩世不恭;对自身真诚——不炫耀卖弄;对写作事业真诚——不为一己私利所囿。”可是,实际的写作教育中往往以成人的尺度要求学生,以唯一的标准来规范“积极”“健康”,学生的作文已经明显的偏离学生的真实思想,作文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假大空的人格“宣言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落实民主的思想,以民主的眼光平视学生,给作文松绑降压,让作文成为人生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需要,就成为培育健全和谐人格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
作文与做人是一致的,什么样的人就作什么样的文;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又复杂些,这里强调做人,即作文有引导怎样做人的涵义。指导怎样做人,往往会通过命题、指导、评价等方面体现。在命题上,应增加命题中的思维弹性,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探索、思考与选择,而不宜在命题中抛出唯一的主题。吴非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中如果不倡导一种自由精神,不能肯定这种自由精神在受教育者一生中的重要作用,不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而不重视独立人格的建立……那么无论改革忙了多少年……也只不过停留在废科举之后,辛亥革命之前那样一个阶段,连五四的水平也达不到。按教育学原理,靠灌输的办法强迫学习接受某种理论是行不通的,因为灌输的理论往往因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脱节,而难以被内化。“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而是一个受教育者在教育的指引下不断建构自身心智结构的过程。” 另外,这样做容易让学生习惯于接受结论,放弃对生活的认识与思考,从而可能导致学生因不信学校的一套而轻易地接受社会上一些庸俗的观点。或者,学生会养成虚伪的性格:说的是一回事(学校说的那一套);想的做的是另一回事(自己真心相信的一套)。只有让学生面对真实的情境,经过自己的思考,经过价值澄清而作出选择的思想观点,才会让学生信服。可是,我们往往在命题中暗示学生一种不容置疑的正确的观点,以图对学生起教育作用。学生要做的只是演绎之,证明之,不管信服还是不信服。以2001年高考作文题为例。(题见2001.7.10《中国青年报》)这则作文题抓住了社会的热点,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不少媒体盛赞它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其实这只是某些人的一相情愿。一位考生道出了不少考生的心态:“事实上,如果我真的遇到试题中所指述的情形,我想我也会放弃诚信而留下其他的实惠。这种口是心非的答题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不诚实吧。”(2001年7月10日《中国青年报》)另一位考生在文中表现了对诚信的否定,引起阅卷老师的争议。 我们知道,“诚信”是一道道德底线,谁也不可以抛弃诚信。本来话题作文的好处就在于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具有开阔的自主体验的空间和进行个性化发挥的潜力,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尽可以见仁见智,只要持之以故、言之成理就好。心理学家林崇德在谈到“高考的正确导向”问题时,也指出“命题要相对减少议论性的存在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的写作内容,这样可以防止考生思维定势的影响,更利于展开考生的写作能力。”这种牵制性很强的作文题,学生要做的只是演绎、解释,跟在别人的结论后面跑。写作本应有的那种思维的撞击,激情的飞扬,个性化的体验、情趣,都被理性的演绎消解。如果我们在命题中多一份民主,多一份选择的权利,学生就可以面对真实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如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不是让年轻人抛弃诚信,而是让考生作出自己的选择,那样,考生的思维空间要广阔得多,考生也才会在思考中明辨是非,从而使人格得到提升)。只有这种意义上的写作(即自由的写作),才是自我教育的利器。真正的“健康”与“正确”总是在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较量中才得以凸现的。命题中另一注意点是命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顾振彪说:“为了达到‘求诚的目标,作文命题必须切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要求写的内容是学生‘知道清楚的和‘易于着笔的,不仅不阻遏,而且能诱导学生把平时的积蓄发表出来。”要做到“切近学生的生活”,必须摒弃一元化的非此即被的思维模式,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但许多作文命题并没做到这一点,甚至不少高考作文题也易导致学生“高空作业”。且以1998年大作文题为例。虽然两个题目《战胜脆弱》、《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可自由选择,但观点却是高度统一的,似乎每个人只能具有“坚韧”或“脆弱”的一面,似乎生活中不能宽忍眼泪和忧伤。许多学生本不具备坚韧的品格,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大唱“坚韧”的高调,甚至不惜以父母的性命为代价,来增强文章的“力度”。1998年8月6日的《文汇报》便报道了发生在安徽省的作文“虚假”现象。“在一本30份的试卷中,竟有五分之一的考生说高考前夕父母双亡……”。在指导评价上,我们更应谨慎从事,切忌拔苗助长。不少人喜欢在作前指导中,喋喋不休地教导学生:你只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学生精神的发展,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教师画个圆圈,学生就站在里头,他虽然听从命令,却缺乏动机,他的注意力不大集中,感知不大敏锐,思维不够灵活,情绪不热烈,想象不丰富。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唯命是从,亦步亦趋,缺乏独立写作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与喜怒哀乐。不少地方搞了“作文——做人”实验,取得不少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牵”的痕迹。
在评价中,我们往往简单地把作文与做人挂钩。一发现作文里出现了灰色调,流露了消极的情绪,或者提出了一些浅陋、幼稚的观点,便会上升到为人的高度,对学生加以鞭挞。几次白眼之后,学生便只能把作文当作包裹自己的茧。我们应把作文与对学生为人的评价分开,把作文评价当作又一种指导。这样做可以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不硬性规定学生什么可写,什么不可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自我选择与思考;有利于学生在作文里展开斗争,真诚地解剖自我,以自我教育的方式取得“牵”达不到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流露真情,养成真诚作文的好习惯。写后指导应注重疏导,多作交流与对话,注意教育的过程性(即把学生看作是不断“生长”的生命体,宽容偏激与稚嫩)。教师当有“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的胸怀,鼓励学生批判、反驳,在自主性的思考中提升个性。
南师大附中语文组近年开展的“反作文”教学,即着力于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反对“假作文”“伪作文”,倡导作文“反朴归真”,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开拓题材,在形式上不拘一格,自由地写,取得显著成效。王栋生老师说:“每当看到学生的作文腔调像官僚,我就特别的痛心。我们总说教育是培养人的,可是一个人只能‘趴着写、‘跪着写,一个人只能戴着面具写,一个人成了精神侏儒,我们还能说他们文章合格吗?”
民主的氛围,不仅有利于良好人格意识的养成,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从“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参考架构”来看这个问题。陈龙安提出了下列“参考架构”:(1)提供有利于创造的环境;(2)发挥创造潜能;(3)激发创造的动机;(4)培养创造的人格;(5)发展创造性思维技能;(6)鼓励创造行为;(7)珍视创造成果。 这里,“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是影响学生创造力发挥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所谓“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是指能接纳及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接纳是一种支持、鼓励,容忍则是不批判、不压制。创造性思维的激发,首要在于提供学生一种自由、安全、和谐的环境与气氛。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能敢于发表,勇于表现。教师应打破“教师万能”“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运用思维,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老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和睦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纳他们的意见,师生打成一片,在自由无拘束的气氛下才可以使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要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及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务必使老师彻底了解创造性思维只是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教材、对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较开放的态度,而学生的胡思乱想是他们迈向创造性思维的必要过程,要加以引导而不要因害怕而加以压抑。”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应注意作业的多样性(不限于认知、记忆,而更强调发散性思维及理解、分析、综合、评鉴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大胆而新奇的想像力、综合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挑战性(对学生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作用,可使学生乐于习作,使学习的活动变得生动而有趣)。 评价中教师“不太早下判断”,“教师能接受学生不同的正确或有道理的答案,并提出不平凡的意见。”
由此可见,以民主的思想构建作文教学中的“民主的氛围”(指表现在命题、指导、评价等方面),不仅可以促进健全和谐人格意识的养成,而且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吉春明江苏省海安县李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