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化建设解决上市公司债务危机

2006-03-24 10:15宁宏茹孙红梅
财经界·上旬刊 2006年4期
关键词:公司债务证券市场税务

宁宏茹 孙红梅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频频爆发的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其引起的严重后果,提出了通过加强银行等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来解决上市公司债务危机。

2004年至今,我国上市公司频频出现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使银行背负大量的不良贷款,广大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解决上市公司的债务问题已经非常紧迫。

一.上市公司负债理论

1.财务杠杆理论

财务杠杆一般是反映企业的负债比重,它的运用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效应。财务杠杆效应是指息税前利润增长能够引起每股盈余成倍的增长。财务杠杆效益是指企业利用负债经营所产生的税收挡板作用给所有权人带来的额外利益。财务杠杆效应按其作用不同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企业需对财务杠杆负效应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和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企业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财务杠杆发生了负作用。

2.企业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指各部分资本之间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以及各部分资本占资本总额的比例关系,主要指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组合以及各自内部的比例关系。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在美国学者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的MM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主要观点有:公司所得税观点、个人所得税观点、财务危机和破产成本观点、代理成本观点、不对称信息的影响研究、控制权理论、资本结构的资本市场缺陷观点。

二、上市公司债务危机频发,造成严重后果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频频出现债务危机,从早期的郑百文到后来的ST猴王、ST银广夏、ST九州、ST幸福、新疆啤酒花等,引起股价下跌,中小投资者财富大幅缩减,甚至血本无归,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银行的不良债务增加,银行诉讼上市公司的案件接二连三;处于担保圈及造系运动的上市公司债务问题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接二连三爆发。

尤其是2004年全年至今,国家紧缩银根和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建以后,上市公司担保问题不断显现,债务危机爆发更加频繁,引起股价剧烈波动,证券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解决上市公司的债务及担保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上市公司债务危机形成原因

1.上市公司债务成因

债务的形成在企业经营中本来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企业在任何经营阶段都有可能由于“信用”--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使用造成负债。根据财务杠杆理论及资本结构理论,企业适当负债是有利的。按债务形成的初始原因看,最主要有以下几类:

(1)银行经营性贷款。这是最常见的债务形式,是企业满足经营性资金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债务就是银行贷款。

(2)承担担保连带责任。也是上市公司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成因是被担保方无力履行偿债义务,导致担保方被迫履行还款责任。自2000年以来,由于担保问题引发债务危机的上市公司非常多,如ST猴王、ST屯河等,担保“地雷”不断,尽管国家已经在2000年和2003年两次出台法规对担保进行规范,违规担保还是不断出现。担保圈及造系运动使得担保变为“多米诺骨牌”,引发局部金融债务链危机。

(3)应付款。主要包括采购款和项目(以房地产项目为主)建设工程款,通常是企业为应付暂时的资金不足或由于行业内一般约定造成的延期支付。

(4)资产置换差价款。一般发生于资产置换时,换出资产价格低于换入资产价格并且暂时无力补偿。

(5)发行债券。我国证券市场太小,而且不完善,上市公司发行债券非常少。

2.上市公司债务危机的主要形成原因

债务有财务杠杆的作用,有避税效应,也有形成财务危机的风险。“信用”的不正常使用或过度滥用为债务最终成为“问题”埋下伏笔,而后投资的低效、经营状况的恶化成为导火索,最终引致“债务危机”的爆发。我国上市公司债务危机的形成有其表面原因(直接原因),也有其深层次原因(间接原因)。债务负担和信用滥用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限度,是引发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而上市公司为什么会出现债务负担和信用滥用,则是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国有股一股独大。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股比例为30%以上,由于所有者缺位,形成内部人控制。上市公司经营者和大股东利用银行贷款、担保等为自己谋利。

(2)政府的作用。各地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在当地上市公司出现危机时(甚至在某些上市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时,不进行退市),帮助其贷款,使得债务越积越多,风险越来越大,损失也越来越多。

(3)银行内控不完善。银行在贷款时,只是在表面上看到上市公司的名气,使得上市公司贷款相对容易。在贷款后,银行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缺乏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监督。各银行之间信息不共享,使得企业在各个银行各自贷款,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

(4)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我国绩效好的上市公司一般利用股票融资方式获得“低成本”资金,绩效差的上司公司无法进行股票融资,只有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上市公司资金取得比较容易,由于在外部缺乏监督、内部出现内部人控制,使得资金随意投资或者被转移,投资效率非常低下。因此难以归还银行的大笔债务,同时也引发担保公司的债务危机。

(5)利用担保套取银行贷款。银行为降低风险要求企业贷款时必须进行担保,法律规定上市公司进行担保时还必须进行反担保,因此出现了互保及担保圈,担保便失去了意义,而且还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些公司甚至进行违规担保,或者对担保不进行披露。由于一般是绩差上市公司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就会引发金融债务链危机。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解决债务危机

本文认为:要解决上市公司贷款容易、互相进行担保和担保圈的形成、对担保不进行披露、或者进行违规担保等问题引发的债务危机,银行、证券市场、税务部门之间必须进行信息共享,有效制约企业的债务行为。

(1)各银行之间信息共享。各银行信息共享是银行对各个企业的债务及担保信息设立数据库,各个银行都可以查看,对各个企业的债务及担保信息就了如指掌,企业难以过度负债或者进行违规担保。

(2)银行与证券市场之间信息共享。企业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与证券市场要求的会计报表是否一致,企业的债务及担保行为是否进行了如实披露,可以通过银行与证券市场之间的信息对比反映出来。银行与证券市场的数据信息共享之后,可以使上市公司如实进行债务及担保信息披露,广大投资者可以更清楚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3)银行与税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必须按期向税务部门提交财务报表,依法纳税。各企业都有少交税的心理。而企业要贷款必须提供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的证明,提交的会计报表必然会反映企业各项财务指标良好。因此,可以利用银行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来解决虚假财务报告,使银行在贷款时进行正确分析。

(4)银行、证券市场及税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许多上市公司是通过虚假财务报告包装才上市的,而税务部门及银行有上市公司上市以前的会计报告,通过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发现企业的真实情况,对其上市行为进行限制,银行也可以正确进行决策是否对该企业进行贷款。

信息共享以后,企业必须统一会计报表,但是企业在银行、税务部门及证券市场的利益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必须做出选择,从而规范了企业的行为。

银行、证券市场及税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系统来实现,主要是对各个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数据库管理,使用者可以通过检索查询各个企业的债务及担保信息。该系统的完成不仅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的债务危机,而且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促进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解决银行的不良债务问题。

猜你喜欢
公司债务证券市场税务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据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据
城投公司债务风险现状、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