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 无底深潭

2006-03-03 07:55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2期
关键词:断章卞之琳情诗

赵 越 卢 伟

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开掘,是后期新月派诗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卞之琳的《断章》就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寥寥四行诗句,语言也不华丽,初读一遍给人一种很茫然的感觉,没头没尾,不知所云。几十年来,很多人不断研究,引出了无尽的索解,越是细读细想,便越觉得内涵深广,这是其妙处所在,体现了诗的隐幽感。

我们可以把《断章》看作一首情诗,写的是“你正被人悄悄看着”。诗的最末一行作了直露的暗示:“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那“明月”“桥”“楼”组合起来给人以缥缈清幽之感,潜在的感情在意境中奥妙地体现。“装饰”一词用得绝妙,把本来几个极不相干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别人的梦也因了你的莅临而成了美梦。如此想,这首诗就是一首情诗。虽然作者在情感表现上引而不发,点到即止。

我们还可以把它看作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有关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表面上,这首诗前二行在写景,后二行由实入虚,写景兼抒情。仅仅从这一层面上看,这首诗已经够妙,够美,简洁而生动。作者耽于美感之余,越过了表相,探讨事物的本质与真理。其精妙就不仅在于写景与抒情了。诗中写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另有一人却在高处观赏,连你也一起看了进去,你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有如山水画中的一个小人。同样地,明月出现在你的窗口,你呢,却出现在别人的梦中。你的窗口因为有月而美,别人的梦呢,因为你的出现才有意义。又让人不禁联想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

《断章》的妙处尚不止此,因为它更阐明了世间的关系:有主有客,但主客之势变易不居,是相对而非绝对。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是主,风景是客,但别人在楼上看风景,连你也一并视为风景,于是轮到别人为主,你为客了。这样分析,诗的涵义更加深刻了。

刘西渭曾经说,他觉得这首诗是在“装饰”二字上做诗,暗示了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其中蕴含着无可奈何的悲哀情怀。这是从反映人生的角度来看的。当时卞之琳本人也曾做过自白:他强调全诗的意思是在“相对”上,——桥上的人把周围一切活动当风景来看,而楼上的人也把桥上的人当作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这是相对的;明月的银光装饰你的窗户,而你的形象又进入他人的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这也是相对的。明白了这种关系,人就不应该再有怨尤。这种情怀和刘西渭的解说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究竟谁说的对呢?照理是作者的自白对,但又正如刘西渭所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绝不会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是冲突,不如说有相成之美。”实际上,作品一发表,让人来欣赏,它的内涵已不再受原作所囿;必须知道,作品的客观意义往往远远大于作者所赋予的主观意旨。

《断章》一诗,新的时空观念与诗人的情感体验结合得相当完美,因而它很耐读。象征主义的纯诗理论,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它的内涵正是后期新月派诗的体现。

曾有人用了近八万字来给《断章》中的一句注释,其实纵然再加上千言万语也无法将一句名诗的内涵说个一清二楚。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诗无达访”吧——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像这首诗,初看,只是一泓清水;细品,才知道那是深不可测的潭府。附: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十月

(卞之琳《鱼目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初版)

(赵越卢伟,南通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断章卞之琳情诗
“断章”背后的故事
迎额头崩出的字
卞之琳的苦恋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情人情诗
情人情诗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永远的断章(节选)
关于“人”的断章
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