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纪,中国文坛上盛开着一朵奇葩——宋词,丰富的内容、迥异的风格使得她贯领中国文坛,千百年而不减色,其中引人注目的文人要数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
词人的命运和人格同词作紧密相联,所以为后人并称“苏辛”。词作内容表现为博大雄雅、豪壮不羁的特点。然而二人的创作因其命运和人格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质,给人不同的美感和震撼。
北宋王朝自中叶以后,政治日益腐败,国力也因此衰竭。本来就对北宋虎视眈眈的辽、西夏,包括后起的金,更加肆无忌惮、跃跃欲试。
空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也影响着一大批饱含忧患意识的文人,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相结合,希望能建功立业,甚至亲赴沙场,博得一个“生前身后名”。这种思想在文学领域中的体现,就是北宋词坛后期豪放派的兴起。苏轼、辛弃疾就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
苏轼密州一猎,酒酣兴至,一心希望能“西北望,射天狼”;赤壁怀古,更发出了希望能象周瑜一样“羽扇纶巾”,让强敌“谈笑问,樯橹灰飞烟灭”。真可谓指点江山,文字激扬。
辛弃疾,投笔从戎,身经百战,笔下的战争场面更是恢宏壮阔,把豪放抒发到空前高度。在他们俩奔放的笔下,已经横扫了花间派的花前月下、绮罗香泽,更容不下婉约派的个人悲欢离合,市井靡声。而他们词的格调,正如苏轼说的,容不得十七八岁女孩红牙檀板浅吟低唱,只能让关西大汉铜板铁棹放声高歌。
然而,两人毕竟是生活在两个不同年代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注定了在共同豪放的基调下,两个人还拥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苏轼作为一个从未跨出书斋之门的典型书生,虽也想要投笔从戎,但战场对于他来说,毕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对这个世界只能发挥他的想象及描绘。
在他笔下,战争场面只能凭现实的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去想象应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只能如意想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书生意气,引发人的更多是战场的朦胧、神秘之美,是对战场的向往之情。
辛弃疾则是一个战争的过来人,亲身金戈铁马,峥嵘岁月,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笔下的战争场面,是一个老兵的娓娓道来,是“夜下八百里麾下炙”的将士同甘共苦的粗犷,是“沙场秋点兵”的雄壮,是“燕兵夜捉银胡甘娖,汉箭朝飞金仆姑”的惨烈。这一切在人们眼中又是那样的亲切、真实、贴近。
生活中的坎坷,更让两人在同样宽广的胸膛里进发出异同的吼声。
苏轼一生几起几落,甚至一度入狱,饱经人生中的大喜大悲。作为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生活中的再大波折,对他而言也掀不起波澜,再大的挫折也休想让他弯腰。慷慨豪放已化为人生的潇洒旷达,逸兴遄发。
而辛弃疾,作为一个“壮岁旌旗拥万夫”的统帅,正当满心杀敌报国欲建不世功名之时却被迫南下,不被重用,其慷慨豪放已受到壮志难酬的孤愤的压抑,在他喉咙里梗噎的是伏枥老骥渴望重返战场的悲鸣,是金笼被铗的夜莺的啼血。
也正是如此,同样面对白发鬓鬓,功名无成,苏轼敢于举杯邀月,道出“人生如梦”;而辛弃疾则只能问,“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也正是如此,面对挫折,苏轼敢说“休将白发唱黄鸡”;辛弃疾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农家种树书”。
假如说苏轼的豪放如一串爆脆连响的快鞭,那辛弃疾的郁闷则如阵阵滚滚欲炸的闷雷。苏、辛二人用同样的热情诠释着各自积压的不同的情感,在词的国度里,挥舞着的笔枪锋芒四射,让人折服的同时,给人留下无尽感慨。
(薛运强,河北安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