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梦
很多时候,我们都听到有人在抱怨,幸福为什么离自己那么遥远?一个异国女子,为关爱情远嫁中国的大西北,从她执著而简单的生活中,也许会给你一个有关幸福的提示。
2005年5月,由前南斯拉夫女画家祖孙三代人共同举办的画展在兰州开展,引得很多市民纷纷前来观看。这一家祖孙三人分别是奶奶威拉·多利斯卡、妈妈亚斯密·马和小孙女马彬伊。奶奶威拉·多利斯卡和妈妈亚斯密·马都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并且都毕业于美术学校;小孙女马彬伊则于出生于突尼斯。人们关注画展余,也关注因为爱情来到中国大西北的亚斯密。2005年11月,记者在兰州一幢普通的住宅楼里,采访了亚斯密和她的兰州爱人马聚的故事。
咖啡香烟中开始的讲诉
亚斯妮和她的妈妈非常好客,说到她家的朋友都得喝她亲手煮的咖啡才行,不容人推辞。亚斯密点了香烟,开始她甜蜜的诉说。
亚斯密出生在1975年,爸爸是伊拉克人,妈妈威拉是塞尔维亚人,结婚后两人定居在南斯拉夫,有了两个女儿,亚斯密是最小的一个。亚斯密十岁时,全家迁往马其顿,现在她们拿的是马国护照。在妈妈的熏陶下,亚斯密自幼习画,天赋很高,高中毕业后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突尼斯继续深造。妈妈威拉从小喜欢中国文化,在威拉10岁那年,她得到了塞尔维亚出版的第一本介绍中国的书,便爱不释手,并从此带在身边,现在又陪伴她来到兰州。说到这里,威拉兴奋地拿出那本书给记者看,已经泛黄的塞文版,里面配了很多照片,有天安门博物院等建国十大建筑,还有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天安门广场放鸽子,一看就是时代久远的东西。我翻看出版时间,竟是1956年。看到有人这样追崇自己国家的文化,心中非常温暖。
在威拉的影响下,亚斯密对中国文化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她的中国之恋也为她带来了美丽幸福的爱情……
突尼斯蓝色之恋
1994年,在家人的帮助下,马聚离开家乡到北非的突尼斯与哥哥汇合,到穆斯林大学学习。哥哥住在突尼斯北部西迪布撒以德的小镇,大家都喜欢叫它″蓝色小镇″。小镇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包上,白、蓝两色是小镇的代表色。放眼望去,镇上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所有的院门、窗户和楼梯扶手全都漆成天蓝色,与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一个周末,哥哥带马聚到邻居家做客,就是在这次聚会上,马聚遇到了大眼睛的金发女孩亚斯密,还有守在她身边慈祥的妈妈。亚斯密像洋娃娃一样楚楚动人,很吸引马聚的目光,而马聚俊朗的外表,丰富的学识也为亚斯密所欣赏。尤其是威拉,虽说从小喜欢中国文化,却没有机会结识中国人,马聚是第一个。很自然,她对马聚有一种亲切感。马聚和大家用阿拉伯语交流着,他不时地看亚斯密,希望她也能加入进来。可遗憾的是,亚斯密不懂阿语,她会说南斯拉夫语和英语,而马聚又不会。亚斯密便在旁边静静坐着,微笑倾听,妈妈给她翻译。
威拉还带来了自己和亚斯密的画,有些内容竟是也是有关中国的,包括临摹的唐代仕女图。与外国女孩交往,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上的冲突。看到她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让马聚觉得亚斯密更是自己心中理想的女孩。马聚当时就约亚斯密和妈妈到自己家来玩,她们愉快地接受了邀请。马聚喜不自胜,哥哥早就看出他的心思,也为之感到高兴。还说,外国女孩热烈坦诚,你要是喜欢人家就要动作迅速。
马聚想来想去,看到从中国带来的黑兰州烟,办法有了。马聚知道亚斯密有抽烟的习惯,就在烟盒上用英文写了″I LOVE YOU″,放到茶几上,然后忐忑不安地等着她们母女的到来。亚斯密和妈妈如约而至,马聚给她们泡了中国茶。马聚一边说话一边神不守舍,担心亚斯密看不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又担心看到会拒绝,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行为太冒险,他紧张得一趟趟在客厅和厨房之间走动,让亚斯密和威拉看得好奇怪。终于,亚斯密发现中国香烟了,好奇地拿起来看。马聚的心都提到嗓眼里了,赶紧钻到厨房,然后悄悄探出头观察亚斯密的反应。亚斯密真的看到了,她吓了一大跳,因为来时她刚听妈妈说,中国男人对待感情上的事很含蓄,所以对马聚坦诚直接的举动非常出乎意料,很惊慌地赶紧把烟放了回去。亚斯密下意识地一抬头,正好和偷窥的马聚对视上,两个人都非常不好意思,但也在瞬间,都明了了对方的心思。马聚知道他得采取行动了。
从此马聚频频约会亚斯密,由于语言不通,最初的一段时间,他们每次都带上威拉,让哥哥和朋友们好笑不已,约会还要带着丈母娘。马聚加紧学习英文,而亚斯密则恶补阿文,有时他们就带上字典约会,爱情的动力无穷,很快,他们就过了语言关。
马聚带着亚斯密到海边看日落,看沙漠的驼队叮咚地走过,给她讲自己的家乡,还亲自下厨给她做家乡饭,揪面片子、拉拉面……让亚斯密感觉到马聚真的是与众不同。
交往时间不长,马聚因为家中有事,很突然地回国。等他再回到突尼斯,才得知亚斯密已经回马其顿了。当初因为走的匆忙,没有留下各自的国内地址,而现在人海茫茫,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马聚在街上很失落地走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曾经的美好眼看就成春梦了无痕。
突然一天,马聚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一回头,竟是威拉!威拉告诉马聚,亚斯密很快又要来突尼斯了。马上就要搁浅的故事又得以重新开始,所以,马聚对威拉总怀有一种感恩,他说,如果不是因为碰上岳母,他就准备回国了,与亚斯密也就成了南北半球的孤单。经过这段小波折,亚斯密与马聚的关系进展迅速。
发丝婚戒 有情人成眷属
有一段时间,马聚在傍晚时分偷偷地来到亚斯密家的楼下,望着她的窗子久久不肯离去。后来亚斯密才知道他是在考虑求婚的事情,因为他还是读书的穷学生,所以迟迟没敢下定决心。终于,在一天马聚送给亚斯密一大束红玫瑰后,郑重向她求婚。马聚买不起婚戒,好在他当时留着长发,就揪下自己的头发在亚斯密手指上绕啊绕,纠缠的发丝,温柔的烙印就是他们爱的见证。那一刻,亚斯密相信,这个男人会她一生一世的幸福。
很快,他们结婚了。一年后马伊彬出生了。为了给她们母女提供稳定的生活,马聚决定回国发展,把一切安顿妥当再来接她们。
马聚回国的创业很艰难,与亚斯密开始了漫长的分离。亚斯密带着女儿回到马其顿,好在有妈妈相帮,让离开爸爸的马伊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亚斯密坚信马聚对自己的爱情,想马聚了,就把马聚送自己的玉石小象放在手中把玩。亚斯密特别喜欢变色龙,马聚就陪她到超市去买,后来两个人又把那个小生命放到树上让它回归了大自然;还记得新年在城心广场,新年钟声敲响时两个人一起许愿,然后将两个人的愿望写出来,竟然是同一个:相携到老……一个个甜蜜的爱情片断,让亚斯密孤独的日子里获得了温暖和坚强的力量。
追随爱情向西向西
2003年,分离的苦难终于结束。马聚终于在中国打拼出一番天地,将亚斯密和女儿接回兰州。兰州在中国的大西北,亚斯密从网上查到,这里自然环境不好,全然的陌生,陌生的人际关系陌生的文化背景……但为了爱情,为了与爱人相聚,亚斯密还是决定带着女儿来兰州定居。
由于新房还没有交付使用,马聚便租了两居室作为临时的小家。布置小家就像在白纸上做画,亚斯密与马聚兴致勃勃,一点一滴,小家在他们手中终于完善温馨起来。亚斯密知道马聚的家是个大家族,很担心和马聚家人的相处。第一次见公婆,亚斯密非常紧张,很快,她发现婆婆是善良的老人,不仅帮她安置小家,还送给她很多生活用品,教她做中国菜,带她去菜市场,学用中国话与菜贩子讨价还价。有了婆婆帮忙,亚斯密很快适应了兰州的生活。
在马其顿生活的几年,亚斯密都不忘教女儿学说中国话,所以马伊彬除了中文说得好,还会讲南斯拉夫语阿拉语和英语,现在马伊彬在畅家巷小学读书,根本就没有语言障碍。
马聚的业务拓展很快,常常要在外地跑来跑去。为了不让亚斯密寂寞,他常出其不意制造一些小浪漫让妻子高兴。他鼓励亚斯密做画,知道她喜欢音乐就买了钢琴……
亚斯密是个独立的女性,勤于创作,在照顾女儿同时,还在兰州一所私立学校教授英语。虽然有丈夫及其家人的关心,亚斯密还是日夜想念国外的家人。马聚多次打电话请威拉过来同他们一起生活。在国外老人和子女之间都很独立,至于岳母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的就更少见。看到马聚真诚相邀,威拉经过慎重考虑,终于下定决心,于2004年初飞来兰州。妈妈过来后,亚斯密的心才算真正安定下来。
祖孙三代在中国一起生活了,并且开始了绘画之旅。三个人的画各有特色,马伊彬小小年纪就已经展露了日后成为一名画家的潜能。4岁时,小女孩就已举办了她的第一次画展。威拉则擅长通过独特的技巧,在不同的材料上创作,她最喜欢以玛雅文化、巴比伦文化等为创作题材,而亚斯密则擅长使用丙烯颜料在木质材料上创作肖像画。
一年过去了。威拉亚斯密马伊彬的画新增了很多,房间都快放不下了,非常向往能在兰州开画展。马聚非常开心,为画展的事忙前跑后,终于在电视台朋友的帮助下,2005年5月画展得以成功举行,深受观众和专家好评,这给亚斯密以极大的鼓舞和动力。采访结束时,亚斯密告诉我,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会有一些冲突和问题,但只要真爱,这些都会迎刃而解,而她的第二次画展很快在新年时又要举办了。看着这个异国女子脸上浓浓的幸福,我们要做是就是祝福。
(责编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