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是个“软肋”。
公开课上,教师常常竭力回避或“浮光掠影”地处理这个环节,原因是很难出“彩”。即便在家常课中,词语教学也几乎“千课一律”——认读、理解、巩固,老三样。教学目的仅仅为了“扫清阅读障碍”,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认为,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维果斯基说过:“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因此,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心中是了无生命的,是生机勃勃的心灵之树旁一片枯萎的叶子。为此,笔者就如何开创词语教学的新境界,撷取几个教学片断,与大家一起来感受、体悟、品味。
一、语境诵读,体会情感
在词语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脱离语境,就词解词的场景。这种单纯为解词而解词的做法,只能将词语教得“冰冰凉”。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诵读,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词语的情感,是词语教学的策略之一。请看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教学片断:
师:这篇课文的词语比较丰富。
屏幕出示:
月光如银双目失明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卖艺度日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经历坎坷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热爱音乐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向往光明恬静激荡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随机正音)
……
师:第二竖行,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了一遍,语气平淡)
师:读这一竖行,有什么新发现?
生:都是写阿炳一生的。
师:那么该怎么读这些词语?(师深情地范读一遍)谁来读,读出词语的情感——
(又一生读了一遍,比刚才有进步)
师:你读“双目失明、卖艺度日”内心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很悲伤。
师:你一定是从阿炳的生平中了解了他的坎坷经历,你是在同情阿炳。读出你的感觉——
生:双目失明卖艺度日(读得低沉,很有凄凉的感觉)师:你读“热爱音乐、向往光明”内心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阿炳喜欢音乐,想看到光明。
师:是的,阿炳是一个有追求的阿炳,是不屈的阿炳!通过读就可以把词语内在的情感读出来——
(生齐读这一组词语,读得悲凉而激昂)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词语不是单个出现的,而是整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些词语,都和主人公阿炳的坎坷经历有关。因此,在教学这组词语的时候,孙双金老师通过范读及两次语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反复诵读体会。这样一来,整组词语就以它们独特的意象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读着这些词语,孩子们脑海里浮现出来苦难的阿炳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当词语被延展成一幅幅鲜活画面的同时,也被赋予赤热的情感。
二、情境表演,开掘深度
情境表演是词语教学的又一策略。语文教学当与人的动作特征相统一,语文教学的目标当与人的表演规律相契合,借助表演促进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当是词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旨归。尤其是低年级,更适宜采用此策略。这是前不久我本人阅读课上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大家一起把这两个词语读一遍。
生:(齐)飘荡漂浮
师:请大家看黑板。(师边叙述边作简笔画)这是流淌在大地妈妈怀抱里的一条小河,河水中有一条小船。天空中,一只蝴蝶风筝在自由地飞翔。多美的一幅画面呀!可是,“飘荡、漂浮”这两个词语也想来凑个热闹,你能为它们找个合适的家吗?
(学生略一思考后纷纷举手,气氛热烈)
师:给它们找到合适的家后,还要讲清楚你的理由哟!
(一生拿着卡片把“飘荡”贴在风筝的旁边,但把“漂浮”贴在离小河较远的地方。大家大喊不行,他又赶快把“漂浮”贴在小船附近)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做吗?
生:风筝是在空中随风飞起来的,所以我把“飘荡”贴在它的旁边,而小船是在小河中漂动的,所以我把“漂浮”贴在它附近。
师:说得太棒了!有风才能飘荡,有水才能漂浮。大家再把这两个词语读一遍。
生:(齐)飘荡 漂浮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老师巧设情境让学生来表演,给“飘荡、漂浮”找家,实则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程度。在学生激情高涨的表演中,只可意会不能言转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这样的词语教学,因为有了学生动作表演参与,而使词语的深度得到开掘。
三、言语表达,提升功效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达”。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于“言语表达”。缺乏表达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最大限度地增值。这样,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这样的词语,才是有功效的词语。请看我校一位老师执教的《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断:
师:面对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的艄公,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说。来,孩子们,拿起笔,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中学过的词语,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但是,一定要表达你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屏幕出示:
浊浪排空万马奔腾胆战心惊操纵自如
如履平地 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学生在《沉思曲》音乐声中写话)
师:好,孩子们,放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面对艄公的画像,表达内心的一份真情。你读。(和着音乐)
生1:艄公爷爷,我很敬佩您!您面对浊浪排空的黄河毫无惧色,沉着地撑着羊皮筏子破浪前行,我敬佩您的勇敢和智慧,敬佩您的镇静与机敏,敬佩您的细心与果断……
生2:滚滚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而您却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镇静与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您是黄河的主人!您是征服自然的主人!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老师让学生在语境中借助词语进行写话说话的训练,这是一种指向于“表达”的训练。这种“表达”,不是教师外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有着内在的需要的,有明确的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的,有特定的话语情境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要运用学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表达中,词语的功效得到了提升。
总之,词语作为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去体会词语的情感,品味词语的内涵,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功效,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达的鲜活元素。通过词语教学,可以为孩子们展现一个广袤丰美的语文世界,可以把学生带进一个神奇绚烂的语文天堂。阅读课上的词语教学也出“彩”!
(管叶青江苏省沭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