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课堂民主 激发探索精神

2006-01-30 07:02孙冬萍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理想民主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中,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可说是探究学习的出发点。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语文阅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这恰恰是一个不易突破的难点。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也怕老师让自己提问;老师怕学生乱提问敷衍老师的要求,也不敢要求学生提问。于是乎不愿意提问、提不出问题成了探究学习中永远的“痛”。笔者经过一段时间对阅读提问教学实践探究,试在此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精神和提问能力做简要阐述,以求与同行研讨改进,共同提高。

一、创建民主课堂,打开提问的闸门

心理学家勒温·李皮特曾经做过关于心理气氛对儿童行为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以专制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十分讨厌集体活动,对学习无大热情;只有在领导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水涨船高。因此,以民主开发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最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提问等一系列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怎样创造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呢?有几点值得参考:

1.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现象已基本杜绝,取而代之的有讨论式、问题式、活动式等等。但是,在这看似各异的教学形式背后,教师的角色定位这一根本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在不少语文课堂上,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对同一个问题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见解,此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两种处理的方法,一种是急于求成,搬出教参的答案,统一学生的“思想”。还有一种是和稀泥,对学生的不同意见,都表示认可。或不加引导地统一思想,或稀里糊涂地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体现呢?此时老师的评价和导向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机智,也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为此,必须实现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扮演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探索者的角色。教师不再是命题者,指定者,不能总满足于提交给学生共同的问题,追寻着同一的答案,做着统一的训练。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而不去“发现”和“创造”。必须承认: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未必能解决,此时没有答案的并不等于永远没有答案,重要的不是自己的面子,也不是问题的结论,而是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过程。

2.灵活变换教学内容,使民主教学落到实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其教学目的、内容、进程和方法,均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一切活动都由学生自己发起,自行组织。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较难实现,但其民主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课堂教学的成效是由有效信息量决定的。学生完全懂的东西并不是有效信息,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的地方,经教师点拨能懂,才是有效信息。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读、思考的时间,取消这些时间,课堂教学民主化就成了空话,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敷衍提问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却又不是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老师具有迅捷、敏锐的感知洞察力,及时评判该问题是否具有研讨价值,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试想,如果每次给学生提问后,老师都要拉入“正轨”,提问成了形式,变成摆设,长此以往还有学生愿意“挖空心思”提问吗?所以,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在学什么,该如何学,学得怎样,有时要按学生的具体情况变换教学内容,这样他们才能有疑而问。

3.抓住兴趣点,鼓励学生质疑

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走进学生的内心,体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也应该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让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到与老师的共同学习探究中,启发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4.注重细节,促进民主氛围的形成

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还要注意如下几个细节:多微笑,让笑容感染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少指责,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在同学们面前的形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平等的表达机会。

二、授之以渔,培养会“撒网”的探究者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今时代,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如何开启学生创造思维之门,引导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把握好学生质疑的时机,成了探究阅读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以下几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颇有成效。

1.紧扣文体提问

初中阶段着重训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可依据这三种文体的特点来发问。如,阅读记叙文可围绕如下方面进行自我提问:为什么只选择这些事件?为什么这样来写?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语言表达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阅读说明文可从说明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等方面提问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只会问“是什么”更能训练人的思维,而且通过这样的思考而形成的文体把握能力,既能使自己在同类文阅读中胸有成竹,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写作。

2.借“导语”提问

新编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的选文与结构,为中学“探究”阅读提供了诸多契机。其中,每个单元和每篇课文前的“导语”就是一把开启自主感悟文本大门的钥匙。如《理想》一文导语:“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理想是什么?读了这首诗,你对理想的内涵也许有新的理解。”针对这番话,学生很容易提出“说说你对理想的理解”、“理想到底有何作用”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文章的结构也就基本理清了。

3.根据疑点、兴趣点提问

初读某些课文时,我们会有感兴趣的地方,也会有很多疑点,不妨以此作为自我发问的切入点。如学习《三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想知道究竟的地方提问。有学生提问“为什么‘沿溯阻绝,还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还有学生质疑教参对四季景物的划分,认为“素湍绿潭”绝不能笼统概括为春冬之景,而“林寒涧肃”才应是秋景。学习《观潮》时,学生对“手持十幅大彩旗”的理解有了分歧,倒底是每人持十面还是共十面旗还是十幅宽的旗子?而教参上也只译为“手拿十幅大彩旗”。教师借助学生有疑的好时机,组织争论,指导大家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得出结论。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疑点,永远擦不亮他们智慧的火花,更谈不上探究的欲望了。

4.抓住关键词、句、段提问

教学生预习课文时,可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或核心段落来提问,以此来提问,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学习《阿长与〈山海〉》时,不妨抓住作者两次写“我对她产生了敬意”的不同原因发问,学习《背影》时,可抓住作者是如何写好父亲的背影而发问。抓住关键句段发问,对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不能扼杀这种需求,而应把本应属于学生的创造空间全方位地还给学生吧!从根本做起,致力于创建民主课堂、授学生提问之“渔”,培养出一代新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孙冬萍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理想民主探究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你是我的理想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