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公司狂骗5000多痴情男女

2005-04-29 00:44
检察风云 2005年10期
关键词:应征者婚介诈骗

培 岳 燕 玲

山西下岗女工的控诉信

王昔(化名)是山西的一名下岗女工,那一次的偶然让她抱恨终身。

2004年7月30日,有过一段不幸婚姻的王昔偶然在朋友处看到一本《民间××》杂志,从未有看书习惯的她,那天认真地看完了这本书。书中刊登了一则军人征婚的启事让王昔动心了,“军人不可能骗人吧”。部队有严格的纪律,启事上又有工商登记号码。王昔选中了一名武警副师级军官,有房有车,还有个女儿在海口上大学。

王昔按杂志上的电话拨了过去,一个叫“小红”的工作人员接了电话。让王昔自我介绍完后,工作人员让她10分钟后再打。10分钟后,“军官”和王昔通上了电话。“军官”说一心想找一位内地女人,因为本地女人太开放。正当“军官”要告诉自己的电话号码时,小红打断了双方的通话。她说,公司有规定,凡是应征者,在联系之前要交纳399元的信息费。回到家后,她和母亲商量这件事。善良的老人觉得既然人家介绍成了,收费也是应该的。当天下午,王昔按照启事上的账号,汇去了399元,然后传真了身份证复印件。

按照对方的说法,应该把男方材料照片传真过来。但王昔等了一个多小时,对方不是说传真机不好,就是说不清楚,“实际那天我就该明白。”王昔事后说。

按照婚介所给的电话号码,王昔当天拨通了“军官”欧阳军的手机。谈话中欧阳军表示对王昔印象不好,开放呀等等。随后,她再次拨打欧阳军的电话,无人接听。

她多次追问婚介所,要求退款,对方都是以“拖”的方式来应付。尽管非常气愤,王昔还不相信这是个骗局,她又打了杂志上第二个婚介电话,选择的对象还是军人。一个叫“钟振”的男人自称是边防军人。钟振的电话倒是常打得通,他也常打电话过来,三天后,婚介所催她交款。2004年8月16日下午,王昔又汇了399元。但钟振随即消失。这时,王昔终于明白,她确确实实上当了。

“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女人上当受骗?有多少人怕丢人而使骗子一再得逞?亲人都劝我算了。我一个月才挣300元。就这样被骗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怎么能甘心。”王昔写下控诉信,希望公安部门能调查并破获这起诈骗案。

婚骗“大鱼”海口落网

2004年底,海口警方开展打击婚介诈骗专项行动。王昔带病写下的控告信,帮助警方核实了手头上掌握的线索。许多迹象表明,很多诈骗行为出自同一家婚介公司。

经过三个月的缜密侦查,一名姓苟的男子落入警方的视线。数十名民警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跟踪、蹲点、守候,掌握了苟某的办公地点及诈骗窝点。苟某在海口市华海路及义龙路租了3处场所开展诈骗活动。

2005年3月4日,海口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在一小区楼下,将正要驾车外出的苟某抓获。

在随后的搜查中,民警发现了90余本“会员名录”,用来记载被害人名字。警方还发现,房间内的媒体广告投放分析材料多达数十本。在一间办公室里,将查获的苟某投放广告的杂志铺在地上,竟然占满了整个房间。

在以往揭露的许多婚介诈骗中,大部分是女婚托。而苟某诈骗集团则“人才俱全”,他们还拥有男婚托。

汪某,苟某妻子的弟弟。据他交代,在与应征者的简单通话中,主要是按广告的内容进行自我介绍,骗取应征者的信任。通话后,由联系人问应征者是否愿意与征婚人交往,如果愿意就交纳介绍费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一般是三四百元。应征者将钱打进账户收到后,联系人就将征婚人的电话留给应征者,让其直接与“征婚人”联系。

“刚开始,我们故意显得很热心。但过不多久,我们就以开会或出差等各种理由推脱,或者以感觉不好为由拒绝,故意显得很冷淡,让应征者感到希望不大,自动放弃。”

汪某说,一般应征者觉得没希望就再也不打电话过来了,有的打电话过来后联系人欺骗说再为其介绍一个。如果应征者同意,就继续欺骗,使用同样的方法敷衍,使其放弃希望。

据汪某交代,工作至今,他每个月骗100多人。

“空军大校”曾是养兔万元户

据苟某交代,他于1979年在家乡四川养长毛兔,后成了万元户,1994年到海南当时的通什搞养殖业,后因生意不景气就转了其他行。2003年7月,苟某注册了海南八面鸿丰信息有限公司。

苟某交代,他从事婚介诈骗行当是因一起征婚广告引起的。苟某称一天他看到一则征婚广告,广告上写的男征婚者的条件特别好,他感觉该广告不可信,听说很多征婚广告都是假的,就以应征者身份试着打电话,目的是想知道婚介所骗钱是怎样的操作方式。他打了几个电话,对方都是要求他先寄钱后再与征婚者联系。

待摸清婚介所行骗的伎俩后,他就开始操作。2004年5月,苟某从杂志上抄下一则征婚广告,稍加改动后花了200元钱在一本杂志上做了广告。又找人做了假身份证,用假身份证去银行开户。为了麻痹应征者,他买了3部小灵通,给人造成假相是海口的座机。

假广告登出后,就有人打电话进来。苟某的妻子汪某某冒充工作人员接电话,苟某摇身一变成了“空军大校”。当对方与“空军大校”谈得正投入时,“空军大校”会突然说;“我有紧急任务,你把你的电话告诉我,事后,我与你联系。”对方刚要说号码,其妻汪某某从电话另一端提醒必须要先交介绍费。

一般情况下,对方会迫不及待地将钱寄过来。对于每个应征者的要求都是先要交介绍费,然后才能给广告中征婚者的电话。第一次他们骗了260元。苟某夫妻尝到甜头,他们渐渐将假广告越做越多,应征者也随之多了起来。夫妻俩忙不过来,就请其妻的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及弟媳加盟。随后他们在义龙路、华海路租了两套房子,招聘了十几个人接电话、做婚托。

家族化管理的假婚介集团

该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完整,初具规模。老板苟某对集团实行家族化管理,分工有序。由其亲戚充任该集团的骨干分子(苟妻汪某某及两个兄弟分别担任各窝点的负责人)。集团内部业务部门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外就是一个婚介所,由积极分子担任小组主管,如鹊桥组、金桥组、特区组、天涯组、情缘驿站等。集团内设财务、广告编辑员、虚假征婚人、接线员、收发员、打字员等多个工种,分工明确。

苟某制订了一套详细的分赃制度,员工领取的工资因工种而异。为了疯狂敛财,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老板对每组每月定有不同任务,超过任务的部分提成翻倍;另外,公司还设有“年度优秀员工奖”,年终有红包。记者在一份工资表中看到,苟某对员工每个月的业绩加以评定,像老师批学生作业似的,“这个月成绩一般,还要努力……”。员工的工资不等,男婚托没有基本工资,每单提成15至25元,女的基本工资为500元,提成为每笔3至5元。各小组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提成,为此,公司的每位员工拼命行骗。

苟某严格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犯罪活动,十分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并定期召开公司大会,强调纪律。

为逃避执法部门打击,苟某及员工长期使用假名、化名。该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在省工商局合法注册,领取了营业执照,为其非法活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其老板苟某一直化名“王刚”。对外联系,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就连公司的员工也不知老板真实姓名。

为掩人耳目,苟某精心设计了一个对外投诉电话,由一位叫“叶子”的女员工负责。若有投诉,叶子会将情况反馈各小组负责人。如果应征者态度强硬,就把情况汇报给苟某由其酌情退款。

虚假广告助力骗术奏效

据目前掌握的犯罪资料分析,从去年起到案发被抓,苟某组织专人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在全国近百家期刊上发布了大量虚假征婚广告,有时甚至于把某个刊物的整个版面买断做独家广告。

苟某正是通过这些虚假广告作为诱饵,实施诈骗行为。虚假广告对被害人欺骗性之强,发行总量之多、辐射地域之广,都是极其罕见的!正是这些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才给苟某带来巨大的业务量。高峰时,苟某的公司一天就能接到近千个电话,每天电话不断,职员忙得不停,“生意”异常火暴,骗得的财源是滚滚而来,在近半年的时间内,苟某就聚敛了诈骗赃款200多万元。

苟某的犯罪集团在利用虚假广告进行诈骗活动时,虚假广告的设计发布上也颇费心机。可以说是针对性强,智能化高。苟某请广告专业人才周某为其制造假广告。周某不负老板重金,针对社会上的各个群体的生存需要、各个社会心理需要、各种情感需要,进行虚假广告编写工作。记者在该公司登在各种杂志上的假广告的开篇词中可以领略其非凡的“才华”:“几多幸运者在这里找到终身知音,几多失偶者在这里找回到人生希望,几多悲哀者在这里找到家庭的温馨……请拨打电话……”他们编造的“富婆、女华侨、董事长千金、港商,富侨”一串串沉甸甸的金色馅饼将众多应征者砸倒。

同时,苟某对已经编写好的虚假广告,如何在各种期刊上的投放与发布也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研究,并仔细分析读者群体,结合读者群体投其所好地发布虚假广告,大大地提高了其诈骗活动的成功率,致使本案的受害人涉及全国各个省市,人数多达五千余人,涉案金额达200万元以上。

猜你喜欢
应征者婚介诈骗
妈妈代女儿签订婚介服务合同是否有效
女子相亲多次未果,能否要回婚介服务费
探索婚介运作模式 拓展区域用户市场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介绍对象不如意,可否要求退还中介费?
如何提升简历筛选的效率
诈骗
印度征兵现场 发生大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