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帝王陵寝的命名一般根据陵墓所在地的地名而定。如汉文帝的霸陵园靠近灞水而得名,汉景帝的阳陵因位于弋阳县而得名,汉武帝的茂陵因在茂乡而得名,汉昭帝的平陵园地处平原乡而得名,等等。而唐代的帝王陵寝则由当时朝廷礼部的大臣根据皇帝的尊号、谥号,选择一些与之相应的,吉利、美好的字眼为陵名。如唐太宗昭陵的“昭”字就是一个褒义词,也与唐太宗的尊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相吻合。“乾”为八卦之首,代表着天,“乾坤”即为“天地”。唐高宗皇帝的尊号是“天皇大圣皇帝”,谥号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乾”正好应了唐高宗“天皇大帝”的名号,拿来作陵名再合适不过。乾县也因为有了乾陵而得名。正因为“乾”是个来头很大又好听的褒义词,唐以后的朝代还有好几位皇帝用它来作陵名。
还有人认为,在八卦中,乾代表着西北方,乾陵正好位于唐代都城长安的西北,故以因方位得名。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却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唐代以前的历代帝王陵墓没有一座是以八卦卦相代表方位命名的;其次,关中唐十八陵以及位于长安城其他方位的帝王陵墓中,也没有以卦相来命名的。所以,乾陵命名符合卦相方位只是一个巧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