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三题
谈青史
《红楼梦》描写林黛玉的潇湘馆,悬挂有一幅楹联,上写着——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楹联虽只十字,内涵却具丰富的人文哲理,也反映了林黛玉对人生、对历史的一种理解与感慨之情。可不是么?明月是在永恒运转,长可伴绿窗而皎洁映入,可是人世的悲欢离合却是不可避免的,也反证绿窗明月所照的对象不一定是眼前的人了。至于青史上的人物呢?却也如初唐诗人陈子昂所形容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林黛玉之感怀身世,怎能不对着绿窗映入的明月而唏嘘垂泪呢?
不过,话得说回来,自从古代以青青竹简纪事,形成史籍以来,历史就以青史之名定位,给历史献以桂冠,给人物戴上花环,青史一词也令人以追求“青史名标”或“名垂青史”为最高荣誉了。
从中国的史籍看,儒家是强调“大人”、“君子”的历史作用的,以英雄史观为他们定性为青史上的人物。而君子所具备的条件呢?《荀子》分析为“故君子耻不修,不耻于汗;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倒,是之谓诚君子。”以这样的修身率道以应世治国,是可垂名于青史的。但是法家的韩非却强调“势”的重要,他在《韩非·难势》中认为决定历史的进步,是政治、教化、经济……所形成的时势之功,是“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物质作用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凡能达成这样的境界,不论个人或国家,都有青史名标的美誉。因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管仲、魏征、范仲淹……均史绩流传。可见韩非的青史观与儒家所持者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因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提起青史留名,还是倾向于以人事为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就以“砥行立名,附青云之士以施于后世”。
正因为要“砥行立名,附青云之士以施于后世”,于是自古迄今,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莫不重视历史记载的功过是非。《左传》提到《春秋》之义:“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所谓君子贵之,就是历来知识分子非常敏感于历史的作用,出现了封建时代有人抛弃高官厚禄,甘愿终身从事修史事业,以著作附青云之士而垂名后世,例如唐代的刘知几、宋代的司马光以至乾嘉时代的王鸣盛、钱大昕、赵冀、章学诚……都是辞官不做而潜心于历史的,因之《史通》、《资治通鉴》、《十七史商榷》、《续文献通考》、《通志》、《廿二史札记》、《文史通义》等著述都传于后世,这些史学家也成为青史名标的人物。
提青史,也要警惕有弄虚作伪的人物篡改历史的勾当,需要辨其真伪。刘知几特别指出在“舞词弄札,饰非文过”,“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事每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之恶,用报己仇”……对这类丑恶行为,“应予唾弃”(引文见《史通》)。由于历史可以惩恶,可以扬善,具有借鉴垂训作用及意义,历代统治者都想取得史上美名。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记。是说西晋时代有一位军事家羊祜,才兼文武,有功于当代,一度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常于春秋佳日偕幕僚、文士游于风景佳绝的岘山,对着如画风光,忽然怆然流涕,向同游者慨叹名不能久享,身后一切会泯灭无闻。后来继他都督荆州的杜预,特为羊祜在岘山立碑以纪念他的功绩,名为“堕泪碑”。而杜预自己也预刻碑文,沉于岘山之下,以待后世发掘出来也名垂青史。由这故事,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写了一首律诗以记感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可见,青史是古往今来志士仁人向往以求的,文天祥更慷慨激昂唱出了他的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历史进程已到了当代,青史之词是仍萦绕于人心的,有心人正冀求名垂青史,怎样能求到呢?要拭目以观察其言行了。
谈奸雄
中国历史上有“奸雄”之谓。何为奸雄?虽无确切定义,当是指奸人的魁首,权诈欺世的野心家。东汉的学者王符写了一部书:《潜夫论》,在书中提到奸雄。他说:“奸雄所以常飞扬”,“洁士所以独隐翳”。这是把洁身自爱的品行高洁之士与飞扬跋扈的奸雄作本质上的区分。从《汉书》的《王莽传赞》可以看到王莽特具奸雄邪恶的特点:曾有一班名士宁愿托病不出,归隐林泉,遁迹江湖而远避,不受王莽的聘用,就是与奸雄划分的表现。
说到奸雄,三国时代的曹操在史家的评述和民间的舆论中都认为是奸雄人物,特别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更是具体描写了曹操奸诈弄权的形象。罗贯中根据有史可查的史料,描写曹操在政治军事四十多年的活动中,表现出既胸怀雄才大略,又狡诈、残忍的面目。他的奸雄哲学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在曹操采取的暴力行为上,残杀吕伯奢一事反映了曹操心狠手辣的性情。《魏书》的记载是:“太祖(曹操)以卓(董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还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可是《世语》及其他史书所记却是说伯奢不在家,他的五个儿子拟宰牲畜以宾主之礼待曹操,但当他听到厨下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途遇伯奢,也不放过。
曾为曹操翻案的郭沫若写了《替曹操翻案》专文,发表于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三日的《人民日报》上,他认为《魏书》所记杀吕伯奢事“是曹操出于自卫才杀人,是可信的”,他是为曹操的凶残辩解。但是郭的翻案用心虽苦,却难掩盖曹操奸雄的真面目。不妨引证曹操杀追随他征战、充当主簿的杨修为例。杨修是名士,其父杨彪从杨震算起,杨家四代都任太尉,在当时士林中很有名望。杨彪对曹操的奸诈专权是不满的,因具名望未受曹杀害,可是他的儿子杨修只因聪明机智常识破、揭露曹操的权谋,令他非常忌恨,便找一个借口加罪将杨修杀了,他提的罪名是怎样的呢?从他写的《与太尉杨彪书》可看到——
“足下不遗,以贤子见辅。比中国虽靖,方外未夷。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按:指军令制度),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按:指军律纠正杨的错失),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尊门大累,便令刑之(按:下令处决)。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
曹操随书信还提到赠送杨彪一批礼物、侍女二人“长奉左右。所奉虽薄,以清吾意。”要求承纳。
杨彪接曹操这一纸书信,感受如何?在《答曹公书》中写道——
“小儿顽鲁,谬见采录,不能期效,以报所爱。当今军征未暇,其备位匡政,当与戮力一心,而宽玩自嵇,将违法制。相子之行,莫若其父,恒虑小儿必致倾败。足下恩怨,延罪至今,闻慰之日,心肠酷裂,凡人情谁能不尔?深惟其失,用以自释。所惠马及杂物,自非亲旧,孰能至斯?省览众赐,益以悲惧!”
杨彪的回信明确告诉曹操:知子莫若父,一直耽忧杨修会遭倾败。收到来信之日,真是肝肠碎裂!这是人情人性,谁能避免的呢?深思其过失,惟有自我宽解。但是收到所赠各物,却是更增既悲且惧的感受!杨彪毫不讳言伤子之痛,不讳言“舐犊情深”之情,对曹操说什么“同此悼楚”的虚伪作了不惧违逆的回应。
值得探究的是,曹操之杀杨修,是不是单以杨修“恃豪父之势”,不守军令制度“便令刑之”呢?据史家考证,还有更深刻的政治原因: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后,认为曹植与杨修的关系过于密切,杨又具才能与政治胆识,且凭“豪父之势”,耽心成为曹丕的祸根,曾严加防范。
总之,曹操的一生,经历了人生磨练,既跋扈也饱经世故,从崛起之前“世人未之奇”,到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奸雄之性乃时势使然。要想生当乱世而有一番作为,他是“鉴申商之法术”,蔑视儒学名教的,能充分运用权术以达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目的,正是奸雄典型的行径。
谈归隐
“一个时代即将结束,一代英雄即将归隐”。“为民族鞠躬尽瘁的政治家,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引自《南方周末》(2003年3月6日,995期)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知有多少曾于仕宦途中或主动、或被动宣告归隐的人物,真是史不绝书。
但是只有无愧为“英雄”的人而归隐,,才有记述的意义,因为他们的事迹必与时代、历史的变迁有关,也与其自身对荣辱得失的自我取向有关。
在这里,不妨从古代人物归隐表现上一谈其典型性问题。
提到归隐,古代的诸子早有评述。《论语》中说“隐居不仕”是为了“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是别有一种抱负的。而《庄子》则认为“归休乎君,余无用天下为!”是反映了无所作为的止息心态,把世事抛开了。前者多属于仁人志士的行事,后者多属于消极遁世的自嘲。
最为人称道的“功成身退”的人物,张良是一个。他是在楚汉争霸中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功臣,以智囊献策为帝王师。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时封他为留侯,可是鉴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教训,决定抛弃封侯而“从赤松子游”,其实就是归隐。为刘邦立下殊勋的韩信功高震主,却应了张良的警语,被斩于未央宫。
曾提出“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的另一个人物是范蠡,他助勾践灭吴报了越仇,但是他深谙勾践的残暴个性,与他只可患难相处,难以安乐与共,且范蠡能参透“物极必反”的哲理,于是放弃禄位,放舟五湖,隐遁去了。有传说说他从商致富,被后世商人尊为陶朱公。
提起归隐,历史上归隐林泉,闭门读书以求安逸明哲保身的代有名人。例如董仲舒的表现就颇具代表性。他为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受到汉武帝采纳,对强化封建统治起了重大的作用。他受禄封官,曾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但是他后来托病辞官,回到河北广川家乡,闭门专事著述,写出了《春秋繁露》及《治狱》等书传世。这真是闭门著书立说了。
羊祜和张翰这两人也以归隐闻名于后世。
羊祜是西晋时代的军事家,出生于山东泰安,因辅助司马炎称帝有功,封中军将军。由于他才兼文武,升任尚书左仆射、卫将军。到了晋泰始五年,都督荆州诸军事。他善于审时度势,出兵伐吴取得全胜。正在他功勋鼎盛之时,《晋书·羊祜传》记载他对从弟羊琇所言:当大局已定,我就以角巾束装回到故里,不恋于权位了。否则以“白士而居重位”,难以避免“盛满受责”。终于,羊祜以归隐赢得了“成功弗居,幅巾穷巷,落落风飙”的美誉。
至于张翰,据《晋书·张翰传》记载,他是官居大司马、东曹掾一类职务的人物。他早就有退志,曾对同事顾荣发过议论,认为“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顾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两人原是志同道合的。
张翰在下了决心引退之后,因见秋风起处,就想到江南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的美味,深感“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弃官归里了,除了享受家乡的美味鲈鱼脍外,他还写了一篇《首邱赋》的赋体文章,阐述了他对人生放志肆意以自娱的观点。评论家认为他是懂得以机智处世的人,他是提倡“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的享受者。
事实上,历史记载还有不少旷达之士以过归隐生涯为归宿的,著名的如陶渊明、王羲之……他们不仅旷达为怀,还见之于名篇佳作,如《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以所抒写的情境胸襟而传诵千载。
至于历史上从事改革的志士仁人如王安石、范仲淹,他们的引退却是被迫的。王安石以变法失败,归隐金陵之钟山,题了这样一首诗:“乞得胶胶扰扰身,钟山松竹替埃尘。只将凫雁同为客,不与龟鱼作主人。”王安石最后是如他说的“安得此身如草树,根株相守尽年华”了。
范仲淹则以推行“庆历新政”遭受挫折,退离京都,不幸于中途病殁于徐州,归葬洛阳。但他生平实践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他是以“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抱疮痍十万民。宴坐黄堂愧无限,陇头原是带经人”作为做人行事准则的。
但是,归隐也难避免“人走茶凉”、“世态炎凉”的侵扰。例如《旧唐书》记载左相李适之被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谗,遭排挤罢相之后,于家居时就感受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的冷落滋味,这时候,就要有知命知足的修养才可平衡心态了。
至于那些借归隐以鸣高,实则名利之心未泯的伪君子,史上不乏其人。
鲁迅曾写过一篇杂文《归隐》,指出明代一位文学家陈继儒就是以归隐为名,表现的却是“俨如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的丑态。
在鲁迅看来,真正的隐士,是声闻不彰而息影山林的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
·摄影杨际岚·
“钱”与是非
“钱可使鬼”。
“钱可通神”。
这是从古谚流传下来的钱经。前者出自晋代鲁褒写的《钱神论》,他鉴于世道太坏,贪鄙成风,特为文讽刺:“钱无耳,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后者先见于唐代张固写的《幽闲鼓吹》一书,记载一个掌管钱粮的度支官被投监狱,但案有冤情,有相国想为他弄清此案,令狱吏迅速办理,却有帖子向相国示意,从“一万贯”直列到“十万贯”,帖上说凭此可以了结。相国曰:“钱至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为之事”,于是“钱可通神”就传开了。除《幽闲鼓吹》的野史录了这一条,再见于小说家施耐庵写的《水浒》,描述林冲受冤被害逼上梁山,令他慨叹:“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苦况!”
钱,从古至今,不分中外,代表一种力量,能助人行善,也能助人作恶,能“一钱逼死英雄汉”,也能让伟大诗人杜甫以“留得一钱看”的诗句反映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自嘲与愤懑。钱,更能收买人心,清代的孙源澜以诗揭示:“千金买颜色,万金买肺腑。见人口朴讷,黄金自能语。”可谓传神之笔。
穷愁潦倒,穷为主因,哪怕是才高八斗的扬雄,因感受过穷的苦味,于捉笔为文,洋洋洒洒发挥赋体文章之时,竟然写下《逐贫赋》,虽无手段以驱贫,却借笔墨下逐贫令,发泄了牢骚。另一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早年功名之志未遂之时,也写了《送穷文》,当腊月俗例需要拜祭灶君的礼品时,他却别开生面以文章焚送,既是诉苦,也是送穷,反映了处于寒士身份的无奈。
钱,是货币,是财富的价值,追逐财富是不论任何时代社会人性的一种本能表现。取之无道,是不义之财,与邪恶、贪婪分不开,于是贪污成了敛财的手段。南粤的广州,古称富庶之区,凡求得外任到广州做官的大小官吏,视广州为肥缺,于是贪赃盛行。在广州的近郊石门,有一口泉水,名贪泉,讽刺凡饮过这泉水的官吏,几至无官不贪。晋代的吴隐之奉派为广州刺史,他到任时特别到贪泉一看,对泉吟诗明志云:“古人云此水,一勺值千金。试与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典故策励自己,表达清廉自守,绝不贪赃枉法的志行。吴隐之是言行一致的,终其为官历程,称得上是廉吏、清官。
也许是贪泉的故事引起南宋名将岳飞的感慨。他对着权臣当道,国事蜩螗,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的现状,曾发出“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治矣”的警语,可是这掷地有声的话有谁听得进去呢?偏安之局,终于完蛋了。
对于钱,可以说“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是不足为奇的了。即使拥有铜山可铸钱的邓通,富甲王侯的石崇……他们也依然欲壑难填,两人直到为之送命,也不会有悔意的。明代的杂剧作家徐复祚写的杂剧《一文钱》,对为富不仁、视钱如命的卢员外的描写,就是讽刺“惟钱而已”的古今豪富的。那个卢员外,就如巴尔扎克笔下高老头的形象。
但在历史上,蔑视钱之为物,不受钱累的,也大有人在。例如《循吏传》写的杨震,于汉代曾任荆州刺史,以廉洁著称,他曾推荐友人取得官职,那位朋友感恩图报,夜怀重金,赠给杨震,说是黑夜送来,绝无人知。杨震却斥他:“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我以知交荐你,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将友人斥责得羞惭而去。因杨震任官,有人劝他置产以贻儿孙,铺后路,杨震严词表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对杨震的言行,史家评为“举世混浊,清士今见。”
《世说新语》更记载一个关于钱的趣事,说是王衍其人“雅淡玄远”,精于玄学,口不谈钱字。其妻考验他,令婢女以铜钱串起来,围绕他的卧床,堵塞他的去路。可是王衍我行我素,喝令婢女:“撒去阿堵物”!阿堵物成了钱的代称就是出自王衍之口的。他崇奉老庄,也擅于做官,官至宰辅,更长于随意改口自辩,于是“信口雌黄”这个贬词也是因他而流传的。当代诗人、作家聂绀弩有诗云:“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就是典出王衍的。
在诗词上,关于钱的吟咏,有两位诗人别有寄意。宋代欧阳修是提倡俸以养廉的,他写道:“仕宦希寸禄,应无饥寒迫”。认为薪俸能使生活宽裕、安定,就可遏止贪污。清代袁枚的《咏钱诗》更显示另一种见解——
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是清流
袁枚认为饮食家务之事,是人生日常所难免的,如事事谈钱,就感烦愁了。但是如能对钱有正确认识,处理得当,钱是有意义的,是美事,避口不谈,未必就能显示清白与清高。
因袁枚以正面的观点抒写了对钱的见解,因而联想到斯迈尔斯写的《金钱与人生》,他在书中写道:“成功的愿望,即使是积累财富的愿望,并不是没有用处的……积累财富的愿望构成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重要的动力之一。”“它为个人的精力与活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鞭策人们努力工作从事发明并去超越别人。”
斯迈尔斯更特别强调“自立”,认为穷绝不是光荣,富也不是罪恶。
环顾香港,许多富豪的创业经历,充分证明财富构成他们进步发展重要的动力,为他们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就是一般市民,也以“辛苦赚来自在使”的俗话,反映了对财富的愿望,他们不想做守财奴,而是讲享受,寻快乐。
说到快乐,似乎认为有了钱就必能得到快乐。可是最近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一篇文章:《金钱买不到快乐》,引述“几个国家的研究上都发现,人们对快乐的感觉不大受金钱的影响——只有极度贫困的人例外”。引述威斯康辛大学的里夫教授说:“生命不是追寻快乐那么简单,一觉醒来发现生命没有意义,比起感到不快乐更差”。得出的结论是“人人都有先天情绪的定点”。
看来,唐代大诗人李白似有先天情绪定点,他懂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钱,不着意追求,对酒,却“但愿长醉不复醒”,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见《将进酒》诗)。所以他享名酒仙。最后在采石矶浪漫地醉扑明月而去。
巴金的奉献
巴金实践了一生的誓言:“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不在于享受。”
这种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巴老是怎样形成的呢?
远在童年时代,还在四川成都家乡过着世家子弟生活的日子,巴金便在生活中找到了“老师”,老师是公馆马房中的马夫和抬轿的轿夫。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有一次他们煮饭做菜,我帮忙烧火,火不旺”,轿夫老周,他教我“人要忠心,火要空心。”①
就是“人要忠心,火要空心”的警语,令巴金化为无私奉献的誓言,成为对人生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作为作家,巴老一贯的思想发于写作,要让生命不断燃烧,要给人间带来温暖,正是以忠心于真情感动,在作品中打动了千万人的心。由于他写真情、说真话,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终于成了一个最真淳的人物。
说到奉献,举世皆知,巴老超越六十年的作家活动、生活,他最重要的是将“自己要说话”摆在第一位,从来不把稿费放在心上,“你付稿费也好,不付也好,总之,我不为钱写作,不用看行情下笔,不必看脸色挥毫。”②
事实正是这样,巴老远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至四十年代,他的著作不少由开明书店出版,所获版税、稿费,曾分赠有困难的朋友,索非夫妇就是受到巴老照顾的。当开明书店创建十六周年的时候,巴老应约以《我与阅读》为题写了长文,对“开明”,巴老视为忠实的朋友,数十年如一日。他说他欣赏开明,因开明“老老实实,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作者”,“不向钱看,办书店是为了繁荣祖国的文化事业,只想勤勤恳恳认真出几本好书”,“给读者送一点温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巴老所秉持的。他还追忆到一九三八年“逃难”到桂林。“连过冬的衣服也没有。在狼狈不堪的日子里我常常得到开明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开明,就不会有我这六十几年的文学生活。”
抗战八年中,巴老主要在出版社当编辑,出版了许多好书,就是与他开明的奉献精神一脉相承的。
提到出版好书,巴老的著作大多属于畅销书,可是他强调“版权”不是想到稿费,他心痛的是作品被删改、拼凑、盗版,作品的面目给歪曲了。他决定将所有的旧作一概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赠书,还为建馆捐献了多年积累的稿费十五万元人民币,并把以后出版书籍的稿费陆续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数十年来巴老是以个人创作换取生活之资的,他从来不向公家求助,这是中国作家中绝无仅有的一人。他不止一次提过:“人应该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
比捐稿费更难能可贵的,是巴金捐赠了几万册藏书。巴老一生最大的爱好是买书藏书,“从法国读书时开始几十年如一日,每到一个地方,总走遍书店、书铺、书摊,千方百计购买自己心爱的书。”③他收藏的书不限于文学、艺术门类。他把大部分稿费都用在购买图书上面,藏书凝聚了他的心血。所收藏的书,仅外文书就包括英、法、俄、日、德版本。分门别类,按内容性质,分批陆续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福建黎明大学和成都慈园。巴老不把藏书留给家属亲人,是有感于所捐赠的单位更为需要图书。在捐赠过程中,巴老曾以八十多岁高龄的衰病之身,拄着手杖,弯着腰躯,亲自动手把藏书整理出来,可说是他爱书达到极点的表现,也正是他奉献精神的集中表现。
说来我是幸运的,因为巴老赠书不忘记赠我。这些年我每到上海,必去武康路他的家,后到华东医院探望他。他以颤抖的手题签给我的著作,我珍藏列于书橱的就有《随想录》合订本、《巴金六十年文选》、《讲真话的书》、《探索集》、《病中集》,此外还有两套《巴金全集》、《随想录》及单行本的小说、散文集等。
我不断勤读巴老的著作,获得难以形容于笔墨间的教益。有生之年,谨记巴老说真话,求奉献的箴言,不负他的教诲。
巴老走了,平生辉煌的志业,我献诗以颂:
坦荡无私谁与俦,史家孤笔铸“春”“秋”。更参“随想”衡当世,不废江河万古流。④
注
①②《讲真话的书》
③徐开垒《巴金传》续卷
④引自杜甫诗
敬悼巴金
一
六十年间师友情 忍看星陨浦江滨
人生若重真和美 巴老辉煌享至名
二
漓水巴山挹后尘 无私无畏为苍生
等身著作回天地 “随想”光芒警世人
三
一支大纛傲中华 文采千秋诉世家
不尽国仇惊志士 百年雪耻浪淘沙
四
平生咄咄自书空 不傍权门不耀功
识得真诠甘淡泊 早将爱憎谱天东
五
文坛义利两朦胧 一卷名刊扫邪风(注)
为有伯乐夸独步 欣欣才俊荟浦东
六
花溪澄澈水盈盈 曾证浮生有至情
我读萧珊挥涕泪 难忘巴老痛穿心
七
白驹过隙易蹉跎今见文豪奏凯歌
举世长钦青史卷滔滔不废似江河
二○○五年十月十七之夜闻巴老辞世志哀
注:巴老主编之纯文学刊物《收获》为中国文坛权威,培养无数
有才华的作家,为世称道。
(选自《香港原创文学丛书——曾敏之》、《人·文纪事》、香港《明报月刊》、《香港文汇报》等)
作家曾敏之捐赠重要书函
据《文艺报》报道:刚刚度过米寿华诞暨文学生涯七十年纪念的香港作家联会创会会长、著名报人、散文家、诗人曾敏之先生日前在广州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数十年来珍藏的作家书信二百余封,其中包括巴金、沙汀、师陀、骆宾基、端木蕻良等多位著名作家寄与捐赠人的信函,系研究我国现当代作家的重要资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专程前往广州,接受曾敏之先生的捐赠并转达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同志对曾敏之先生的崇高敬意与亲切问候。
(馆文)
文学界聚会庆贺
曾敏之文学生涯七十年
由京、沪、浙、闽、粤、港等地文学界联合召开的“曾敏之文学生涯七十年笔会”,于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出席笔会的有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邓友梅、副主席陈建功、张炯,香港作联创会会长曾敏之、执行会长潘耀明、副会长陶然、张诗剑,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饶芃子、副会长杨匡汉、刘登翰、王列耀、监事长陆士清,以及作家、评论家徐开垒、黄维樑、秦岭雪、黄坤尧、汉闻、孙立川、曹惠民、季仲、杨际岚、吴锡河、许翼心、白舒荣、钟晓毅、钱虹、甘以雯等近五十人。
曾敏之是香港著名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和资深报人。早在四十年代,他就是名记者。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七十年来笔耕不辍,老而弥健,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上硕果累累。他胸怀祖国山川人文,笔涉今古历史风云。他写的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游记、文史小品以及古典诗词,一直受到海内外的赞誉,并多次获得全国性的文学大奖;同时他在推动香港文学发展、促进海内外华文文学的交流、内地的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等方面,功绩卓著。二○○三年七月,香港特区政府为他颁发荣誉勋章,表彰他在写作上成就卓越及对推广中国现代文学所作的贡献;近来有关部门又为他出版了增订本的文集《文传碧海——曾敏之文学生涯与成就》。
今秋正值曾敏之八十八岁米寿之喜和从事文学创作七十周年,出席笔会的作家与学者一致盛赞曾敏之数十年文学生涯取得的显著成就,并纷纷以诗文祝贺,场面十分热烈。曾敏之在致答谢辞时激动地说,他的人生道路经历许多曲折,今次笔会是他最难忘和最感动的一次;今后他仍会一如既往,坚持拿笔为国为民服务,保持晚节以明志,并即席赋诗道:“驰驱纵笔历风尘,家国萦怀愧远征。何幸湖山文义重,三秋载得古今情。”
(吴文)
曾敏之先生米寿贺辞
曾公米寿矣。先生桂中罗城人,依甲天下之山水,处风雨飘摇之乱世。自幼苦读向学,弱冠即弄柔翰,壮而投身救亡,时局得失,生民忧喜,皆成笔底波澜。耳顺之年,执掌文汇,创香港作家联会,辟华文文学新境,播扬香烈,风裹旃檀。先生根基厚植,咀英嚼华,涵古励今,垦发耕耘,以《观海录》《听涛集》《文苑春秋》《温故知新》《诗词艺术》等多种著述鸣世,集报人学者诗家于一身,出世之文章皆具入世之精神。先生性平易敦正,明达炎凉,凡晚生后学望之温,相之亲,朋侪如云,皆视洁茗聆教为幸。先生沛沛然心系家国,神驰四海,晚年思益新,笔益健,为汉语诗文跻于世界之林奔走呼号,鞠躬尽瘁,厥功至厚。先生弘宣吾华夏文化不遗毫发之余力,立足神州,笑对当代,松鹤遐龄,无愧华文文学界之南极一仙翁。临风布意,驾潮传情,为仁者八秩颂八,祈先生康泰铎安。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乙酉秋日于暨南园
在“曾敏之文学生涯七十年笔会”上的致辞
陈建功
尊敬的曾公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我很高兴和邓友梅先生一道前来,出席曾公“文学生涯七十年笔会”。在这里,不仅拜见了曾公,也见到了许多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曾公祖籍梅县,却出生在广西罗城,因此我称之为乡党。我有幸和曾公多次同游,比如我们曾经两次到我的家乡广西北海访问,也曾一起和金庸先生、潘耀明先生到九寨沟一游。每次到香港,曾公和香港作联的朋友们,更是盛情款待,交往不可谓不多。但晚生之辈,对曾公的人格学问,只能是高山仰止,是不敢也不该妄谈什么的。组织者陆先生邀我讲话,实在是惶恐和冒昧。当然我也确实有一件公务在身,因此借此先履行一下公务也好。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先生对曾公文学生涯七十年的纪念活动十分关注,因为公务繁忙,无法分身,在我临行前特意嘱咐我,要我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和他本人,对曾敏之先生米寿之喜致以热烈的祝贺,对曾公七十年来呕心沥血,辛勤笔耕,为民族解放事业,为祖国统一大业,为传承文化、匡世济民、陶冶人心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愿曾公“重碧飞觞心未老”①,“射虎南山气尚遒”②,身笔两健,继续谱写锦绣华章!
大家都知道,曾公是一个杰出的报人、记者,也是一个杰出的散文家、杂文家,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学者、教授,一个为台港澳以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交流,为香港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文学活动家。
曾公为文七十年来,以“书生报国,秃笔一支”进入文场,其实这“秃笔一支”一旦进入,便横扫千军,声名远播。七十年来,曾公勤奋笔耕,著作等身。他自称是“两栖”文人。正是他采用“两栖”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方式,在新闻界和文学界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比如我们读过曾公采写的《闻一多的道路》,是通讯,又是洋溢着激情与愤懑的文学;我们读过他一九四六年写的长篇专访《十年谈判老了周恩来》,是报道,却从题目开始,便注入了文学的叹惋。此间曾公也不乏文学创作,杂文散文小说,均有涉猎。新中国成立后,他不仅继续显示“两栖”才华,既写新闻,又写散文,出版有《岭南随笔》,而且又把目光投向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比如他撰写的《鲁迅在广州的日子》和《谈〈红楼梦〉》,就表现了他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功底。曾公报国之志既立,艰难坎坷,矢志不移。在“左”的路线肆虐的年代,他遭受了长年的误解与压制。然曾公“九死其犹未悔”。不能在新闻界和创作界干下去,他就去教书。他桃李满天下,又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学问家。到了晚年,河清海晏,曾公越发焕发出写作的激情。他几乎一年一书,同时又创建和组织了香港作联,主编《文汇报/文艺》周刊,他成为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积极介绍者和文学交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直到耄耋之年,曾公仍不坠报国之志,笔耕不辍,为读者奉献着佳作,比如这几年出版的《文史丛谈》等等,就是曾公晚年的重要收获。
朋友们,我们济济一堂,祝贺曾公米寿和创作七十年,除了对这位为我国的新闻事业文学事业以及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前辈表示敬意之外,大家无不带着后学的虔诚,希望能学习曾公人品文品之万一,使我们自己更加完善,以对我们的文学事业有所贡献。在座的,多是曾公的老友故旧,我相信,每一个朋友,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曾公的人生对我们的鼓舞和启迪。由此我相信,我们的纪念座谈会,将是一次感人的会议,也必将是一次成功的会议。
让我们再次祝贺曾公敏之,宝刀不老,青春常在,为祖国的文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各位!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