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先生文学创作70周年作品研讨会综述

2005-04-29 00:44钟红英
福建文学 2005年2期
关键词:散文教授创作

钟红英

何为是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但对他的作品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04年11月14日,由福建省文联、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福建文学杂志社、福建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何为先生文学创作七十周年作品研讨会”,在福州拉开帷幕。来自北京、上海、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参加了大会。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杨少衡主持大会,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中共福建省委肯传部副部长朱清、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陈济谋先后在会上致辞。郭风、蔡其矫、许怀中、孙绍振、南帆、章武、林德冠、蒋夷牧、张贤华、季仲、魏世英、陈元麟、俞兆平、朱水涌、林丹娅、席扬、戴冠青、曾焕鹏、黄文山、朱谷忠、林蔚文、施晓宇、林如求以及《文艺报》记者纳杨等人对何为散文创作的意义、作品的美学品格、作家的文学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何为散文创作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意义

何为自1937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辛勤耕耘散文将近七十载,至今仍时有作品问世。1956年他的散文《第二次考试》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被收入全国语文教材逾四十年。20世纪70年代中叶,《人民日报》发表了何为的《临江楼记》,这篇二千多字的散文对当时模式化概念化的文风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成为中国新时期的第一篇抒情散文而载入史册。研讨会上,专家们结合何为先生的散文创作,回顾了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历史,总结了何为散文的意义和价值,充分肯定其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孙绍振教授认为,现代散文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第一个十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诗歌和小说。到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散文蔚为大观,有各个流派,达到高峰。40年代解放初遇到特殊情况,解放区为了战争的需要、革命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政治的需要,主张散文要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提倡写通讯、报告文学,使这时期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散文。这时以何为《第二次考试》为代表的散文,在不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开始用散文的语言,探索自己的方向,在此,何为找到了一个安全的话语系数。孙绍振教授举《第二次考试》为例,说这其中的一句话,可能代表了当时对人的理解和突破:“不能用简单的方式来对待一个人、一个生命、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在当时的情况下,何为先生找到了一个很妥善的美学方式,表达美的感情,但也不是纯粹的感情,而与当时的主流形态有一种沟通,即是道德方面也很重要,这表达了当时的一个美学思想、美学情操。从中可以看到何为先生的聪明和当时某种程度上的顾虑,即把人的感情、人的个性,不管是否知识分子,人的美、人的才华看得非常重要,同时也把人的道德结合在一起,时代的脉络非常清楚。认为《第二次考试》之所以有那么长的生命力,这反映厂那时的一种精神探索,一种美学探索,一种散文话语的探索。可以说这是一个领头、一个突破口、一个突出成就。南帆教授从经典流传的概率分析人手,认为何为的作品,在阅读第一遍时就被它的魅力所折服,阅读第二遍时,往往就能感受到他的作品的严谨和精到。何为在70年的创作中,不算高产,却有很多作品会流传下来,成为经典,这是何为不同于一般散文作家的意义所在。林丹娅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了何为对福建散文界的意义,认为正是有了何为和郭风等老一辈作家,福建散文界才有了今天的传承关系,才有了今天福建散文的整体实力。另外,林丹娅教授认为,散文在文学史上长期不被列入正统,不能登大雅之堂。五四散文、现代散文最大的一个功绩是把散文分离,即文学性散文与政论性散文的分离,提倡作者的性情提倡它的文学性。后来到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纪实散文、报告文学越来越多,意味着文学散文地盘越来越少,文体的特征越来越模糊,消失,用通讯报告的形式,意味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主观的东四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是政论性散文的一个变种。如果说古代散文是正统、是主流,现代散文作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作出了这样一个努力,就是提倡文学性,何为先生的意义正是在这一块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席扬教授则从文学界对17年散文史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以何为为代表的一批散文家之所以未被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提出了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席扬教授认为,首先,文学界薄视17年散文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五四正统带来的危害,认为一切符合五四都是正确的,都是可以张扬的,否则就是可以排斥的,这导致对17年散文研究的不足带来了对何为等一批人研究的不足,包括杨朔、刘白羽等一大批人。其次,何为在17散文或20世纪散文中,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他有一批作品产生在50年代,有一批作品产生在当代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还有一批散文写于70年代以后,何为先生在时代的转型过程中不断有作品产生,这是何为区别于其他17年散文作家的另—重义。

二、关于何为散文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意义

何为先生自己说:他的创作生涯有三个转折点,“第一个时期是抗战初期”,“第二个时期,一跳就跳到1956年前后”,“第三个时期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三个转折又总是跟国家和时代紧密联系的。著名散文家郭风首先回顾了何为早期的散文创作,他说,何为的文学创作起点很高,最早发表他作品的是当时在广大读者群中影响很大的刊物《中学生》,当时茅盾、朱自清等散文大家都在这上面发表作品。著名散文家郭风认为,何为的名篇《第二次考试》《临江楼记》除了具有文学史上的意义外,能留传下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作品中的感人的力量。著名诗人蔡其矫则从文体的拓展角度认为,何为之所以能把戏剧、音乐、绘画、舞蹈带到散文中来,把诗歌带到散文中来,把历史、地理、文化带到散文中来,把小说带到散文中来,把哲学带到散文中来,离不开他个人的生活经验,更离不开他自身的修养,这是长期积累而成的。他的《临江楼记》的写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靠他长期的积累而成的。林丹娅教授从散文与小说的表现手法角度,认为散文区别于小说的一个明显分野是它的主观性和思想性。何为先生的早期作品如《江边》的情节是作家非常精心的一个设置:我走在路上,看到一男一女,男的要去革命,不告诉女的,通过这样的设置,就把奔往革命的意义体现出来了。林丹娅教授认为,何为的主观判决,让读者在这个文本中看到了一段文学史上的历史风貌。朱水涌教授把何为的“远景”散文与17年散文史联系起来,分析了17年散文的背景与总体特征,认为何为在这一时期的散文除了“努力用一种较艺术的手段来衬托革命、理想的意识形态主题,寻找着传统的‘诗意与革命的‘诗意的结合”外,他似乎更有意无意地以作家的姿态来表达时代要求的思想情感,“从侧面切入,简洁勾勒,用一种比较符合人物身份的口吻和较客观的笔墨进行叙述”,“在散文中汇入

了电影、小说的叙述成分,以设置小悬念、抖包袱、制造结尾的波俏,”“更能体现散文的真实”。俞兆平教授则从何为的艺术感悟角度来分析何为作品的艺术魅力,认为何为散文,在文体上应用自如,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在内质上,他的作品是发白内心的,质相无华的,体现了作者的人格力量、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在文字运用上,精炼、准确、生动;在表现手法上,具有一种独特的造型、韵致和色调。曾焕鹏教授统观何为70年的创作,认为何为的早期散文,大多是实录性较强的记人叙事散文,字里行间灌注着追求真理的执着,流淌着抗日救亡的热情,同时也跳动着一颗向往与追随革命的年轻的心。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初期,是何为散文创作的成名期。他以人物美丽的心灵之花作为抒写的中心,敏感而又热情地从一些平凡的人物及平凡的故事中,寻觅着闪耀着时代色彩和道德情操美的动人乐章。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兼备了记叙和抒情的散文品格。粉碎“四人帮”后,何为的散文创作进入了一个兴盛期,也进入了一个对散文艺术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成熟期。他的散文创作,在反思中凝结着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爱与恨、喜与怒、哀与乐相交织。因此,致力于以较为深沉、凝重的笔调抒发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明显地增添抒情的强度和政论的色彩。戴冠青教授则以“真诚、博爱、忧患与人文关怀”来概括何为散文的美学品格,她说何为的书写是朴实的,含蓄的,却是最热烈动人的,也因此,何为散文才显得苍劲和大气。

三、关于何为的文学精神

何为严谨、谦逊的品格在文学界广为人知。他说,文学创作是一种很复杂的精神劳动,他十分赞成鲁迅先生说的活,当你完成一件作品时,一定要多改几遍,几十年来,他也是坚持这么做的。对此,散文家章武深有感触,他说何为是一个以文学为生命的人,对文学事业的忠诚,对文学事业的挚爱,力求尽善尽美的精品意识,贯穿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在他70年创作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并极力提倡写短文,写精文。他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有时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他说他亲眼看到他的很多散文保存在一个薄薄的抽屉里,每篇散文有一稿、二稿、三稿,甚至超过了三稿。有时,他要在某个报纸上发表文章,突然间想起几个字,还特地去邮局发电报,与责编进行商榷,使作品见报时,做到尽善尽美。这种对散文艺术创作的呕心沥血、惜思如金,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今天的文坛,尤其难能可贵。诗人蒋夷牧说,在何为创作中体现的严谨、严格、严肃甚至对自己的严厉的品格,是非常宝贵的。他经常讲,他就是对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尤其是何为步入老年,他还是不随意,还是那么简约和准确,还是那么讲究行文和章法。他说,在何为身上体现的谦逊的品格,是非常宝贵的,他的谦逊是发自内心的谦逊,他对自己的创作的回顾,没有一点骄傲的东西。如他回顾第二个阶段,解放前到1956年,他说大部分作品与社会联系过度紧密,生命力不强,过于苍白。对第三阶段,他几乎没有片言只字表现自己的作品怎样。谈到他的《第二次考试》,他还是感激《人民日报》把他的三千字压缩到二千字,这是他真心实意的感激。他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以后,他仍然这么说:我永远写不出大散文来,我只是凭着对生命的一片热爱,对文学的一点虔诚,对散文的一番追求,写一点自己想写的小文章,惨淡经营,聊作生命的寄托,如此而已。作家季仲从何为的序和跋中,看到何为设有一点对自己的作品沾沾自喜,他的谦逊精神,他对作品苛求的态度,几乎到了严厉的地步。季仲认为,一个时代的局限影响了何为的才华,对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早慧的作者,如果不是时代的耽误,他活到八十多岁,会是一个很伟大的作家,他会更加辉煌,散文家黄文山说,何为是中国文坛的常青树,他一生远离名利场,只是在小小的斗室里磨砺着笔锋,也磨砺着一个文人的精神,他一生热爱散文事业,八十高龄仍写作不辍,他的作品和人格力量已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猜你喜欢
散文教授创作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