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2004年2月6日——7日,中华慈善总会代表中国民间的慈善捐赠者和全国的慈善组织,赴印度尼西亚的亚齐和棉兰,通过当地完全可以信赖的民间慈善组织,把240万美元送到那里的灾民手中。
废墟上的思考
一个翻倒在废墟中的木箱,朝上的一面上,“蜷伏”着两本显然被海水浸泡过的书。木箱上面还有一块兰色的破布,正挡在一本书的前面。我急速地把镜头拉近,再拉近。我看到了其中一本书上的文字,印尼的文字。
我们都在默默地想:书的主人还在吗?
就在代表团的汽车刚刚驶过的不远处,义工们还在掩埋新近发现的尸体。
那时,2005年2月6日的下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的第41天。代表团的汽车正行驶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端亚齐省的省会班达亚齐。这里80%的建筑、设施都被毁掉了。这里是离印度洋地震震中最近的地方,是印度洋海啸最先扫荡的一片土地。是印尼一万多个岛屿中,也是印度洋海啸十几个受灾国中,人员伤亡最多的一个岛屿,一个地区。到那时,人们已经知道的,有近24万人长眠在这片很难再安静下来的土地之下了。据印尼政府粗略的统计,亚齐省和北苏门答腊省因海啸袭击造成的孤儿近10万个,其中连一个亲属也不存在的孤儿高达2万人。而分布在亚齐省18个县区的66个难民营有难民42万2千多人。
那里不是旅游区,没有游客,死亡的都是印尼当地的百姓。
那时,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率领的中国慈善慰问团正在中国驻印尼使馆的公使衔参赞余洪耀、一等秘书徐楚辉和印尼军队的一位将军,以及一位热情的印尼华人志愿者的陪同和带领下在那里考察。
那位志愿者名叫老仓民,是位50多岁的男士,消瘦的却是和善而热情的面容上有着明显的赤道阳光的印记。他是在印尼出生的华人,是研究、经营“自然界营养素”方面的专家。20世纪60年代,印尼华人遭受大劫难的时候,他一直盼望回国,但最终没能走出国境线。在这次惊天的海啸悲剧中,他的家人、亲属有28人已经葬身在大海和泥土之中。他的悲痛已经淹没在他勤奋的工作中。他能熟练而准确地说印尼语、话语和英语,是救援队离不开的帮手。他为我们指点着,察看这里的灾情。
我们看到,一艘足有几十万吨运煤的轮船正狼狈地趴在大海的岸边,它无疑是被凶狠的海啸撂在那里的。在我们来这里的路上,在班达亚齐繁华的市区街道上,我们就曾看到过被海啸冲到那里的船只。那时,我们就似乎看到了当时海水在那里蔓延的情景。
我们看到,靠近海岸近十公里的地方,百姓的房屋荡然无存,房屋里的财产自然也没有了。交通网络和通讯设施统统看不见找不到了。眼前是一片还被海水浸泡着的废墟,是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是被海啸冲得面目皆非的汽车,是被毁掉的工厂和桥梁。
我们看到,倒伏的大树前面,还有挺拔的正在生长的一片片的绿树。我想,正是那些树木用自己的牺牲和躯体保护的同伴的生命。我们还看到,一座白色的清真寺还屹立在一片废墟的前面。我想,在那里的几座清真寺都没有被海啸冲毁,是因为它们建设得非常坚固,且离海岸较远的缘故。海啸中,正是这样坚固的建筑,这寄托了许多人无限希望的神圣地方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满目的创痍,看到了帐篷里的灾民,看到了不同肤色的救援队员和志愿者,看到了开始修建的灾民临时住房和已经开通的道路。看到了一面面墙一样大的寻人启事,那上面贴着失踪人的照片,其中多数是天真烂漫的孩子。
这时,中国慈善慰问团更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嘱托与责任
这是中国人民的嘱托,是历史的责任,是中华慈善总会首次到受灾国提供民间援助,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2004年2月5日,中国农历腊月27的鸡年春节前夕,在中国外交部负责人和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的安排下,以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为团长,有总会救灾部、项目部负责人和《慈善》杂志执行主编等参加的中国慈善慰问团赴印尼的海啸重灾区。
我们于5日一大早由北京乘飞机赴印尼。当日晚上近零点时分才到达印尼的首都雅加达。
我们是正在进入宾馆吗?我们乘坐的汽车被拦住了,上来两位呵枪实弹并带着仪器的军警,着实检查了一通,汽车才被准予接近宾馆。进入宾馆时,我们又看到了呵枪实弹的军警。我们每个人都像登飞机之前那样,又通过了一次严格的安全检查。
疑惑中,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国家曾有许多无辜的游客惨死在恐怖的爆炸之中。于是,我的心情不再紧张反而平静下来。
办完入住手续,已经是北京时间的6日零点40分钟了。印尼的时间比北京的时间晚1小时,我们都把表拨慢了1小时。所以,我们又回到5日的23点40分了。我们必须要乘第二天一早的飞机,才能在明天中午前,赶到我们要去的印尼的海啸重灾区亚齐。我们被告知,凌晨4点,必须起床,打点好行装。
第二天凌晨,我们准时出发。飞机往西北方向飞,经棉兰到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先一天到达那里的中国驻印尼使馆公使衔参赞余洪耀同志早已在那里等候我们了,用中国卫生救援队的汽车把我们送往我们计划要去的印尼佛教总会救援中心WALUBI所在地。那时,已经是晌午时分了。下汽车,映入眼帘的是草地上一顶顶的帐篷。最引我们注目的是一顶写有“救灾”两个中文大字的草绿色帐篷,我把相机对准它,把镜头拉近,看到正在里面午休的是几个来自西方的救援人员。
我们又看到了呵枪实弹的军警,就在帐篷外面站岗、巡逻。
亚齐这个地方,是闹独立的印尼反政府武装出没的地方,海啸发生前常有与政府发生武装冲突的事件发生。那时候,印尼本国人来亚齐也是要受到限制的。海啸发生后,双方关系在某些方面有了暂时的缓和,但安全问题仍不敢忽视。正因为如此,我们总能看到军警和一些着便装却携带着武器的安全人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当然也因为印尼军队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当中国慈善代表团到灾情最重的地方考察时,一位将军也陪同了。
印尼佛教总会救援中心的办公室就在那些帐篷附近。佛教总会的会长是位女士,憨厚、善良的脸庞上,一双大大的眼睛闪着亲切、温和的光亮。她名叫邹丽英,既是虔诚的佛教徒,又是非常有成就的实业家。听别人介绍,邹丽英会长的父亲是华人,母亲是日本人。海啸发生后,她全身心投入赈灾救援之中,还专门购买了一架直升飞机,捐给救灾中心,供运送救灾物资和伤员。与她一起接待中国慈善代表团的,是一位身着袈裟的尼姑。她们用亲人般的微笑和诚挚而热烈的语言欢迎中国慈善代表团的到来。在她们狭小而紧凑的办公室,代表团向邹丽英会长详细地了解了印尼佛教总会(WALUBI)的情况。印尼佛教总会在印尼全国共有12个分会,佛教总会和各地分会的全称应为佛教慈善基金会。她们的宗旨就是扶危济困,使众生离苦得乐。以往他们就在印尼国内做过大量的慈善救济工作。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佛教总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就成立了紧急救援中心,广泛动员全印尼佛教会员向海啸灾民伸出援手,同时也和国际救援组织、慈善组织密切合作,实施紧急救助。邹丽英会长指着墙上的地图和照片,向徐永光副会长率领的中国慈善慰问团介绍了海啸灾情、人员伤亡情况。邹丽英会长介绍说,他们最初的救助重点,是对受伤灾民的救治。她还领我们看了帐篷里他们用来救治伤病灾民的手术室。紧接着就是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他们建成了帐篷食堂,负责给5000灾民每人每天供应两顿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食堂,看到了那些正紧张、辛勤操作的佛教慈善基金会会员、慈善义工。为了能保证那些灾民能及时吃到饭菜,他们常常凌晨2点钟就起床,直忙到晚上8点才能休息。徐永光团长和其他代表团成员就在他们中间,亲切与他们交谈。那天中午,我们吃的就是这种给灾民预备的饭。尽管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可我们还是觉得饭菜很可口,也营养丰富。我们都深深被他们的奉献精神感动着。
徐永光副会长转交了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给他们的慰问信,转达了中国人民对印尼灾民的亲切问候和深厚情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百姓踊跃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国灾民捐款的情景,介绍了中国各级慈善机构积极组织赈灾募捐的情况。徐永光副会长代表中华慈善总会,通过印尼佛教总会捐赠120万美元给亚齐的灾民。双方就捐款的用途进行了协商,并就日后的落实和财务审计问题达成了共识。
当中国慈善慰问团成员、印尼佛教总会负责人和中国驻印尼使馆官员等站在一起,当他们共同举起中国慈善的旗帜时,大家都感到了这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意义和无穷魅力。
温情棉兰美达村
当中国慈善慰问团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官员的陪同下,从亚齐赶到棉兰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大家没顾得上吃晚饭,便继续赶往棉兰美达村。棉兰是印尼北苏门答腊的省会,是印尼北部华人聚居最多的地区。海啸发生后,幸存的华人大都从亚齐逃离至棉兰。中国慈善慰问团到棉兰,就是看望那里的灾民,并通过当地的民间慈善组织——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向那里的灾民捐献另外的120万美元。
夜幕中,中国慈善慰问团在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几位负责人的带领下,驱车来到离市中心7公里的棉兰美达村赈灾委员会,美达难民营就建在这里。难民营是由一个大仓库临时改建的。敞开的大门前,许多华人难民和在那里为难民服务的志愿者正微笑着迎接中国慈善代表团的到来。大门正对面的一面墙上,挂着“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和棉兰美达村赈灾委员会”的横幅。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从28日起就有无家可归的华人难民陆续逃离到这里。到现在,在那里登记的难民有近7000人,其中一部分有亲友可以投靠,另一部分则由赈灾委员会负责安置。难民营里居住了200名灾民,还有更多的则分散居住在当地华人富裕的房屋和临时腾出的仓库、车库里及委员会为他们租赁的房屋里。每日到难民营吃饭的灾民大约有2000人。
再过两天就是中国的农历春节了,我们走进这个华人难民营时,看见那里的志愿者和灾民正在准备过年的年货。中国慈善慰问团除了给这里的灾民带来了同胞的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120万美元)外,也在当地给灾民买了过年的慰问品。
中国慈善慰问团的成员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官员微笑着站在灾民面前了。他们用凝聚了亿万中国人民深情厚意的目光,关切地望着这些刚刚遭受了巨大灾难,刚刚失去亲人的同胞兄弟姐妹。
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主席黄印华先生举起扩音喇叭向大家介绍到访的中国慈善慰问团。
热烈而亲切的掌声中,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中国慈善慰问团团长徐永光站到一个板凳上,举着扩音喇叭,高声向大家问好,高声转达全中国的同胞和各级慈善组织对大家的惦念和问候。他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老百姓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国灾民踊跃捐款的情景,介绍了中国政府所做的工作。他为大家所遭受的灾难深表同情,表示了亲切的慰问。他相信大家一定能重新鼓起创造新生活的勇气,继续向前进。他给大家拜年。紧接着,中华慈善总会副秘书长、救灾部主任张心国向大家宣读了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给印尼灾民的慰问信。
范宝俊会长在慰问信中说:“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灾难给你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深深地牵动着亿万中国同胞的心。中国内地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都纷纷捐款捐物,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对外救援热潮。同样的,中华慈善总会和全国慈善同仁。作为接受捐赠的慈善机构,也时刻牵挂着你们。在新春佳节之际,我代表中华慈善总会把中国同胞捐赠的120万美元连同他们诚挚的问候带给你们,衷心祝愿你们战胜灾难,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灾民都仔细听着,热烈鼓掌,包涵着太多内容的眼睛里都闪着激动的泪花。
中国驻印尼使馆公使衔参赞余洪耀也向灾民们表示了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
中国慈善慰问团和中国驻印尼使馆都向灾民赠送了春节礼物,并与灾民们亲切交谈。在一间存放救灾物资的房屋里,设有在海啸中遇难的600多个同胞的灵位。实际上,连同失踪的人在亚齐遇难的华人同胞要超过2000人。中国慈善代表团成员在灵位面前默哀、鞠躬。
在美达村赈灾委员会,中国慈善慰问团还了解了他们的赈灾工作。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主席黄印华先生拿出了灾民的花名册给徐永光团长看,介绍了灾民的安置情况。一位名叫陈松镇的老先生,是美达救济中心的理事。他告诉徐永光团长说,20世纪60年代,华人在印尼遭难时,他就是逃到这里的难民。他称自己是老难民,说自己是老难民救济新难民。在地震和海啸发生后的几个小时以后,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就发起赈灾募捐活动,而且很快就募集了近百亿盾的款物(1元人民币大约合100元印尼盾)。在那里,我们看见几个志愿者正在整理募捐来的衣物,以便及时分发给灾民。尽管已经很晚了。
中国慈善慰问团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达难民营。他们的心,亿万中国同胞火热的心长久地留在了那里。
7日上午,中国慈善慰问团与印尼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负责人和各个华人社团的负责人在委员会所在地进行友好交流。委员会主席黄印华先生主持会议,再一次对中国慈善代表团表示欢迎,对中国国内的民间捐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高度赞扬了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对他们的支持、关怀与帮助。徐永光团长代表中国慈善慰问团讲了在亚齐考察灾情,在美达村看望灾民的感受,对为赈灾工作做了大量无私奉献的印尼佛教总会(WALUBI)和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的成员表示由衷的敬意。中华慈善总会救灾部主任张心国、筹募部副主任王玲分别介绍了中国慈善组织的救灾和筹募工作。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的负责人又系统地介绍了他们的赈灾工作。亚齐灾民刚到棉兰时,多数都带有伤病,有骨折的、有肺部进水的等。他们首先组织医护人员为他们医治伤病,同时,在精神上给灾民以安慰和鼓励。在解决了灾民的吃饭、住房等问题后,他们还着手解决了灾民中孩子的上学问题,安排灾民中的中小学生到各个学校就读。同时,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人解决临时就业问题,以提高灾民的自救能力。他们还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灾民回到家乡,重建家园。对返回亚齐的灾民,他们都要派代表跟随,以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在对中国民间慈善捐赠的这笔款的使用问题,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主席黄印华先生说,对这笔捐款的使用一定要提高透明度,对每一分钱的使用都要向捐赠者,向中华慈善总会报告。徐永光团长也讲到对这些中国民间捐款的使用原则:一是给最需要的灾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二是交给印尼佛教总会、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这样完全可以信赖的民间慈善组织实施;三是搞好审计工作。经过协商,印尼的民间慈善组织决定将中国民间这些慈善捐款用于灾民在亚齐的安居和灾后重建上,并提议在新建建筑物上铭刻上中国慈善民间捐赠的印记。
中国驻印尼使馆公使衔参赞余洪耀在座谈会上说,中国慈善总会到受灾国提供民间援助还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是有重大意义的。他还高度赞扬了印尼民间的慈善组织。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中国救援队是最早到印尼重灾区的,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能及时到达灾情最重的亚齐,与这些民间慈善组织的帮助分不开的。余洪耀公使还介绍了中国医疗队在亚齐为灾民医治病痛的情况。中国慈善慰问团在亚齐的那一天上午,中国医疗队就为亚齐的260多名灾民医治的病痛。海啸发生以来,中国医疗队为灾民中许多伤病员治好了病。中国医生的医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深得印尼灾民的好评,而他们自己因为长时间在条件较差的帐篷里,近1/3的人都染上了皮肤病。
最后,印尼民间慈善组织的负责人代表全体灾民再一次对中国慈善慰问团的到来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和谢意。
中国慈善慰问团就要离开印尼了。为搞好这次跨国界的赈灾活动,3天3夜中,他们9次凳机,18次随机起落,只在床上睡了10个小时的觉。然而,他们每一个人都精神饱满,都兢兢业业。
他们不会忘记这次赈灾。
中国人民和印尼人民都不会忘记这历史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