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

2005-04-29 23:58周雪松
北方经济 2005年4期
关键词:后发优势意识民族

周雪松

一、西部民族地区后发优势的分析

(一)发展意识的后发优势

民众的发展意识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当人们没有发展意识时,再好的机会也没用处,他们只会安于现状而不会去谋求发展。只有当人们普遍感到生存的危机和生存条件的差异后,才会表现出强烈的发展意识。依据后发优势理论的解释,发展意识主要是由经济发展差距决定的,国家或地区间的差距越大,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发展意识越强烈。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内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人员频繁流动和媒体信息快速传播为主要途径,落后地区的民众对区域经济差距将有更多的感知与认识,这必将激发西部民族地区更加强烈的发展意识。

(二)发展理念的后发优势

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东部地区的发展历程,为民族地区提供了大量可供学习、借鉴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这种发展理念方面的后发优势,集中表现为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既有的理论成果,认真吸取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制定更加合理的地区发展战略,从而尽最大可能避免先进国家和地区曾经犯过的战略错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尤其是可以在总结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更加有效的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

(三)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

先进的高效率的制度会为社会发展创造活力,而落后的低效率的制度只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西部开发中,有大量的国内外的先进制度可以供西部地区借鉴,相对于早期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无可置疑的目标,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并为社会各层面普遍认同。宏观经济制度环境发生的这种根本性变化,为民族地区学习和利用先进国家和东部地区的先进制度,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现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即系统创新阶段,这更为民族地区的各项制度创新提供了契机。从上述制度环境的变化和制度创新的契机来看,较之东部地区早期发展,民族地区在制度学习和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自由度要大的多。其次,我国已将企业改革的目标定位为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有可能使民族地区在企业制度的改革上节省部分“学费”,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取得企业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的成功。再次,在总结我国二十几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还可以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更快发展制定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

(四)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变革不断发生,现代科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大量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也会不断渗入西部地区。由于西部整体技术水平较差,甚至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空白,技术改造的历史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可以直接引进、学习国内外适用技术、先进技术,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产业技术水平,进而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

(五)资金方面的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投入和外资的引入。当时,我国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有很大的资金投入;国外投资人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心存疑虑,特别是国外大资本对是否在我国投资还持观望的态度,因此引进外资的规模和数量也是有限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吸引外资能力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在资金来源方面明显优越于早期的东部地区。

(六)企业管理方面的后发优势

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管理不当是导致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向外学习的机遇,在企业管理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后发优势。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先进国家的一些著名企业,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后起的民族地区的企业,可以直接学习和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己所用,从而省去了探索的时间,降低了自主管理创新的成本,提高了管理创新的起点。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央政府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西部地区的倾斜政策,随着外资企业在西部地区的增多,将使民族地区企业在管理方面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增多,而且更加便利。从国内看,经过20年改革开放,东部地区产生了一批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移植,民族地区学习这些管理经验的渠道更多,效率更高。

二、创造条件,发挥西部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

(一)强化发展意识

1.让西部人有强烈的危机感。经济文化的危机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因此,跨文化、跨地区、跨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必然会激发出西部地区的差距感、危机感。(1)利用现代媒体,加强有关西部地区与先进地区发展差距的宣传,而不是本着文化相对的观点和保留传统文化为名,过分地宣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神秘性与多样性。(2)鼓励西部人到发达地区交流。通过鼓励他们到发达的国家、(地区)参观、旅游、学习和从事经贸活动,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与发达地区人们的生活差距。

2.树立正确的脱贫致富观念,制定正确的扶贫开发政策。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能靠无偿地得到国家的资助来解决一时的困难,一定要真正树立依靠本地区的发展最终解决贫困问题的思想,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然也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正确的扶贫开发政策,在帮助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同时,更新人们的发展观念。

(二)提高社会开放程度

封闭的社会环境阻隔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交流。而没有上述生产要素在两地之间的充分流动,后发优势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甚至可能成为“后发劣势”。因此,提高落后地区的社会开放程度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条件之一。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在开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目前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并没有达到开放社会的要求。主要表现为:(1)开放意识不强。就政府层面而言,一些政府部门只将目光看到本地区、本部门,没有形成全局意识和长远考虑。就民众层面而言,不少人仍习惯于传统的生计方式和思维方式,接受新鲜事物的主动性较差。西部开发中,推行退耕还林(草)、牲畜圈养等政策措施的部分阻力就来源于此。(2)限制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因素依然很多。例如在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由于惧怕人才的流失,依然通过档案、户籍等限制政策,来限制人才的正常流动,这样不仅没有防止人才流失,反而使外地人才不敢进入。(3)人们对开放仍有戒心。一些地区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开放、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在开放问题上心存疑虑,惟恐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西部民族地区的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必须要大力营造开放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开放程度。首先,确立以开放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的正确认识,强化开放意识。其次,积极制定有利于开放的各种制度和具体政策。再次,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人们投资、商贸等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

(三)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实质是后进国家或地区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对于经济上后进的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和管理学习过程的前期——模仿(引进)阶段,由于学习的门槛相对较低,对后进者的学习能力要求不高,简单的模仿(引进)也会使后进者呈显出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学习过程的后期——创新阶段,学习的门槛提高了,要求后进者具有自我创造的学习能力。因此,欠发达地区必须要作到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才能使后发优势真正得到利用。根据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学习和创新的主要方向是:善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制度、技术、企业管理方法等,勇于进行发展战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创新。

猜你喜欢
后发优势意识民族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多元民族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全球教育同质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后发优势探究
周建平:中国空间站将有诸多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