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波
《幸福终点站》是斯皮尔伯格与汤姆·汉克斯这对黄金组合再加上好莱钨当红女星凯瑟琳·泽塔·琼斯倾力打造的一部轻松的喜剧电影,也许它不能成为今年最佳影片的候选,但它充满喜剧的简单的魔力——纯洁的爱,复杂的人性,还有充满了变数的人生。这部影片为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带来不俗的票房,在美国本土票房8000万美元,而负责该片海外发行的联合国际影业更成功收回1亿3千万美元,一部轻松幽默的电影能有如此傲人的业绩,斯皮尔伯格这部赚钱机器真的不可小视。
故事其实很简单:来自东欧某国的维克多·纳沃斯基(汤姆·汉克斯饰),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离开祖国,但谁想到就在他前往美国的飞行途中,他的家乡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进退两难的维克多只能带着他那本来自一个不再存在(不被美国承认)国家的护照着陆在肯尼迪国际机场。美国是自由的,他可以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但这”自由”有个附带的条件:因为他所持的护照以及所有证件都失去了法律效力,他变成了失去国籍的人,美国已经向他关闭,因此不能走出侯机大厅的大门,他被滞留在候机大厅,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着祖国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幸福终点站》是一部人物活动局限在一定空间内的电影。机场在人们眼中往往是一个中转站,它是旅途的一部分,人们不会在这里久留,机场也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随时都充满了相聚与分离,人们在这里说你好和再见。谈到机场这个影片中极为重要的背景设置,导演斯皮尔伯格说”每一个搭乘过飞机的人可能都会有过呆在机场的经历,我不知道是不是从某种程度来说,会有人在机场呆的时间比在飞机上呆的时间还要长。机场确实是一个大社会的微观缩影,这里可以用餐、购物,还可以和朋友会面”这里不仅有着机场的工作人员,还有着形形色色的旅客,在这里呆上几个小时可能没有什么,可是若要呆上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那就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了,而这正是这部电影的前提。
为了给观众一个逼真的视觉效果,剧组聘请了200多个工人,前后花费了20个星期,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尔姆戴尔(Palmdale)的一个军用机场内搭建起一座全新的肯尼迪机场。侯机楼有三层高,钢铁支架,玻璃墙,六万多平方英尺大理石铺成的地板反射着阳光,四个自动扶梯运转自如,哗啦哗啦的航班公告牌也是真家伙,全盘复制着肯尼迪国际机场的航班表单。这个临时搭建的舞台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国际机场。
侯机厅里当然少不了餐饮购物服务,于是假机场里到处都是国际知名的晶派:汉堡王快餐连锁(BurgerKing)、探索频道书店OiscoveryStore)、雨果·波士(HugoBoss)、斯沃琪(Swatch)、吉野家(Yoshinoya),当然还有星巴克(Starbucks)……并且所有的商店都是真正的营业;员工也都是真正的受训员工,而不是演员。这逼真的布景,即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汤姆·汉克斯和凯瑟琳·泽塔-琼斯也都叹为观止。
故事就在这样一个亦真亦假的侯机厅中展开,它就像一扇观望美国的窗口,大厅前门就是美国,但维克多只能在这个窗口里观望,却无法进入,候机大厅又是一个尴尬之地,在这里,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汤姆·汉克斯与机场主管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关系与冲突就是一个外来者与美国官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很可能演变成一个讽刺剧,但是斯皮尔伯格在电影的叙事上向来有很高的水准,这一次,充当“潘金莲竹杆”效应的是美丽的空姐艾米丽娅的高跟鞋,于是,一个在浓缩的环境里面发生的充满人性色彩的温情故事,在他的导演下流畅自然地演绎出来,热情与多情的快餐店小伙、一丝不苟的海关公关小姐、唠叨与古怪的印度老清洁工、刻板而教条的机场管理员弗兰克。迪克森、使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充满着一种温暖的情调与轻松的幽默。片中诸多极具戏剧性甚至有着童话色彩的偶然巧合,是导演斯皮尔伯格一贯浪漫温情的作风,也是导演对孩童般纯真至善人性的肯定。在这部关于”等待”的《幸福终点站》中,每个人都有所等待,东欧旅客维克托在等待国内战乱结束;机场长官弗兰克等待升职;空姐艾米丽娅等待有妇之夫的安家婚姻;餐饮服务生等待海关公务小姐的爱情;清洁工老头等待不看”小心路面滑”警告牌而滑倒、出洋相的旅客……等待通常都是漫长而痛苦的,不过当你心中充满希望、满怀乐观,”等待”也会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汤姆·汉克斯在《幸福终点站》中收放自如的高超演技再次让人为之倾倒叫绝,若说《幸福终点站》是成功的,那么一半功劳得归于汤姆·汉克斯;倘若《幸福终点站》是失败的,由于有汤姆·汉克斯的演绎也仍值得一看,可以说,该片就是为汤姆·汉克斯度身定造的,这种喜剧小人物正是汉克斯最为擅长饰演的。那憨傻的神情、微胖的身躯、简洁直率的话语、像鸭子般摇摆的走路姿势总是能把小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他将主人公维克托初来时言语不通的木讷、失去国家时的悲伤、等待时的坦然、随遇而安的平和、面对爱情时的拘谨、对承诺的坚守以及种种荒诞不经的言行都准确无误地表现了出来,使得这部机场版《荒岛余生》蓬荜生辉、趣味盎然,让人忍俊不禁。
这么一个简单的童话般的喜剧故事,竟然让素有好莱钨赚钱机器之称的斯皮尔伯格不惜工本,影片的制作费用和宣传费用高大9500万美元,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其实很简单,这样一个诱人的计划摆在面前,再加上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巨大号召力,谁会不动心呢?让我们来看看斯皮尔伯格迷部赚钱机器是任何运作的吧!
对制片方来说,想在电影里做广告?没问题,先帮忙把侯机大厅建起来、另外再派些人来实地做买卖,剧组甚至连群众演员也省了,梦工厂一分饯不用花白白捞一个新片场,何乐而不为呢?何况,广如此真实的气氛你就是花钱都不一定营造得如此逼真,因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当剧组在哪个商店的厨房里开会时,经理还会主动邀请他们喝咖啡。对于品派商来说,既能上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又在全球做了广告,同时侯机大厅的生意还出奇的好,此等美事,平时你就是想花钱也找不着地方啊。几十家国际知名晶派一起上阵,区区9500万美元算什么,你也不用怀疑,赞助费绝对不止修建侯机大楼那么简单,某些知名品派和剧情关系密切,和多数一晃而过的品派相比,他们的支付赞助费肯定要高得多,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影片还没有开拍,梦工厂已经美美的捞了一大笔。
而最为难得的是,虽然影片中广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我们没有看到一处广告,或者说—没有一处为了广告而广告。一切表现得那么自然,仿佛一切都理所当然、都在清情理之中:在联合航空俱乐部门口,他从电视上证实了自己的祖国正处于战争中,滞留机场的维克多一筹莫展、他坐在布鲁克斯通门口的长椅上,身无分文、饥肠辘辘,每个有过饿肚皮经验的人都知道,吸引他的当然是食品,看看高帝娃巧克力橱窗,意大利快餐,而当他赚得第一桶金(3美元)时,毫不犹豫地冲向汉堡王是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探索》专卖店门口,他邂逅了美丽的空姐艾米丽娅,为了挣到请她共进午餐的40美元,必须找份工作:吉野家似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LEPERLA是意大利内衣,显然不行,SWATCH、《探索》专卖店也拒绝了他,而当他终于在临时清理队找到了工作,正式决定邀请艾米丽娅的时候,没有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行?那就HUGOBOSS吧,和美女谈论拿破仑和约瑟芬的爱情,博德斯连锁书店当然是最佳去处……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广告,被斯皮尔伯格斯皮尔伯格不声不响地推销给观众,大把大把的钞票也在不动声色之中被印刷了出来。
难怪斯皮尔伯格可以自豪地说,这部电影即使一张票也不卖,《幸福终点站》也已经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