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达发 胡 果 杜若原
险点变景点,荒滩成外滩,江城显山露水。山拥水抱之中,武汉人正细细品味着新的发展变化。
“发展是文明的核心和动力,文明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由之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要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原市委书记陈训秋一席话,道出武汉文明城市创建的高起点。
建设文明新环境
几年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武汉人用一个词概括——攻坚。
830万人口的老工业城市,下岗分流人员多,社会保障压力大。27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旧城改造压力大。连南北贯东西,流动人口多,城市管理难度大。三多三大,是市情,是难题,也是奋起直追的动力。
武汉市实施目标管理,把任务分解到人。从市委书记到街道干部,形成一条责任链。“治城育人”行动,环境创新战略,“清洁武汉、美化家园”活动……迎难而上,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点一点见变化。
这里最能够体现这种变化的是修路和禁麻。
武汉三镇,有泥巴路1635条,要按计划改造,预计要三年工期。“让老百姓再走上三年泥巴路,太长了!”时任市委书记的陈训秋拍板:“我们干工作,不能只盯大马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竭尽全力解决。”于是,决定缓修一段大马路,集中解决泥巴路。1.38亿元资金到位,三年工期变一年。勘察、设计、施工,公开招标,全程监理,小项目当大工程来做。1635条新路,铺到家门口,也铺进人民的心里头。去年10月全部改造完毕。
“麻木”,是武汉人对电动三轮车的俗称。这种排污大、噪声大、安全隐患大的交通工具在武汉街头穿行多年,三镇一景成三镇一害。
3.7万辆“麻木”,车主多是下岗工人、困难群众甚至残疾人。禁“麻”呼声日隆,却屡难禁行。有人开玩笑,谁能治愈“麻木”顽症,可获诺贝尔奖。
群众呼声就是第一信号。政府领导人决心啃啃这块“腊骨头”。
市人大首先立法。市委领导实地调研,新闻媒体发起讨论,决策力求科学化民主化。摩托车折价收回,自主择业者给予补贴,残疾车主另有补助,劳动部门按1∶1.5的比例准备再就业岗位。增设公交路线、调整出租车起步价,市民听证会问计于民,坐惯“麻木”的爹爹婆婆们有了新选择……
“政府想得蛮周到,我们信得过,没话说!”
没有一刀切了事,不搞大呼隆行事,既充分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又妥善处理好少部分人的切身利害,刹时间,3万多辆“麻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江城豁然开朗。开阔着的,还有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对文明的信心。
投资26亿元完善排水系统,180万群众摆脱渍水之苦。融资110亿元进行住宅开发,城区人均住房面积增加7平方米。124万平方米危旧房消逝,3.5万户中低收入者乔迁。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带,13个市民广场、60多个中心公园绿草茵茵……
数年创建,一场硬仗,锤炼着亲民意识、务实作风、创新精神。
数年创建,赢得理解和支持。被称作“牛皮癣”的13万条街头小广告,10天清除。734万平方米违章建筑,90%自行拆除!
市长李宪生感慨:“政府自身建设是文明创建的关键。贴近民心、顺应民意,依法行政、有情操作,文明城市创建才有生命力。这样的城市,才能真正拥有希望和生机!”
塑造文明新市民
世纪之交,一场“塑造21世纪武汉人新形象”大讨论如石激水,在三镇引起强烈反响。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社科院和武汉大学成立联合课题组,168开通听众热线,45万市民投书报社,将武汉人的新形象定位于8个字——文明、宽容、刚毅、创新。
人是城市的灵魂。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振奋起江城的精、气、神!
1800多所市民学校遍布全市。5000多个“吴天祥小组”近7万人活跃在各行各业。22个窗口行业40多万职工投身“新风杯”文明竞赛。20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扶贫济困、扶孤助残。
百万市民看武汉,百万市民进课堂,百万市民讲礼仪,百万市民献爱心,“四个百万”深入人心。春有广场文艺,夏有体育竞赛,金秋读书节,冬季民俗情,“四季歌”常唱常新。
武汉有120万流动人口。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走向文明的武汉没有忘记他们。“先拿培训证、后拿暂住证、再拿就业证”的教育管理模式,让这些外来者找到了归属感。
夏季,江城气温最高达40摄氏度,阵阵阴凉却悄然入怀———全市战高温应急机制启动,以社区为依托,有条件的公共场所、机关单位开辟690个纳凉点,8万平方米空调房,可同时让5万名低收入困难群众避暑消夏。
荆楚自古多雄风。这是座光荣之城,更是座希望之城。把市民装在心中,被市民视为家园,今日江城的动人风景,孕育着荆楚大地的浩荡气势……
建设文明新社区
去年5月15日,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兴致勃勃走进远近闻名的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宜人的环境、良好的治安、和谐的人际关系令他感慨不已:“这么好的管理、这样好的人文环境、这么多的关爱,是我见到的第一个社区。”
百步一亭,温馨家园。深入三镇社区街道采访,绿荫处处、新风拂面、温馨萦绕。
社区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创新体制,让城市管理、社会服务贴近社区、贴近居民
以“市民——家庭——门栋——社区——城区”为主线展开的文明社区创建,是武汉市城市文明创建的一大亮点。
1992年,武汉市就提出“治城育人”口号,把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融入广大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2000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改革城市基层体制”的决定,着力构建“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城市基层管理格局,理顺居委会与政府的关系。按照现代社区构建的基本要素和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政府服务的原则,把全市1936个居委会逐步整合、调整为883个社区居委会,成功搭建起为居民服务的社区平台。新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由居民民主选举,市、区政府把人权、财权及不合理事务拒绝权等还给社区,使居委会由上级机关的“腿”真正成了为居民办事的自治平台。
从江汉区“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居民自愿参与”的“江汉模式”,到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武汉经验”,武汉市社区制度改革受到全国关注。
去年9月,武汉市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创造的“一个中心、两层网络”管理体制,促成了开发、管理、服务环节的良性循环与无缝对接。以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社区管理委员会为中心,以开发公司为主体,负责社区的开发、环境建设、公益性投资;以物业公司为主体,融商业性服务、家政服务和公益性服务为一体。
百步亭社区没有传统的政府管理机构,没有公务员。由居民选举产生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按照居民的意愿办好居民的事情。社区自治唤醒了居民的家园意识、主人翁意识。268人的门栋信息员、1200人的社区监督员、300人的护绿队全部是志愿者组成。
几年前,一位市民在网上给市长发“帖子”:百步亭在武汉,但武汉不能只有一个百步亭。2002年10月,以百步亭、常青花园等全国著名的文明社区为标准,武汉市全面启动了社区建设“883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中心城区883个社区的文明创建,市、区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重心下移,做到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社会服务“四到”社区,为市民创造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功能齐全的服务环境。今年,全市投入“883计划”的首批资金就达1亿元!
今天,常青花园、常二社区、青山121社区、发展社区、香江新村……文明社区如雨后春笋,一半以上的武汉市民生活在文明社区里。现在,武汉市民购新房,看了房型看环境,最后还要问一句“你们这里是不是文明社区?”文明社区,成为市民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