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学,激发思维,培养能力

2005-04-29 06:57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5年9期
关键词:大帝康熙多媒体

陈 骏

教材分析

上教版高中历史教材(95年版)第四章必学内容“清朝前期的统治”和“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帝国”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在初中历史教材(上教版92年)中都已涉及。所以,高中阶段这一章节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把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置于世界背景下考察、比较和分析,从而感悟中西间的差距。由于历史人物具有感性生动的特点而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第四章第一课时“清朝前期的统治”学习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安排了“彼得一世与康熙大帝”的比较。

学习目标

1.从康熙和彼得的少年经历、施政措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个人性格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在比较中理解中俄发展的不同趋势及其原因。

2.从“比较史学”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历史评价的理解。

教学资源

“康熙大帝和彼得一世”电子学习包(大小:417M)。其中包括Word文档“康熙大帝与彼得一世生平大事年表”,从 VCD《彼得大帝》(Discovery系列)剪辑而来的视频片断,有关“康熙大帝”的网络资源(来源于“中国文化研究院”http://www.chiculture.net/)等。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脑房:其中有学生机和教师机共51台,投影设备1套,教师管理系统为“深蓝易思”,课前把学习包拷贝到每台学生机桌面(如网速允许,可在教师机上共享)。

教学策略

课前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比较康熙和彼得的方向,课堂浏览学习包资料后思考讨论总结观点。最后教师出示有关“比较史学”的文字资料,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历史评价的理解。

教学反思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课是在三轮教学积累的基础上优化而成。第一轮教学只是简单地播放VCD《彼得大帝》,第二轮教学时把VCD按照教学目标需要剪辑成几个小片断,第三轮教学中吸收了暑假中参加的由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办的培训班中的一些成果。

从第一轮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感官上丰富传统课堂教学,到第二轮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活动,创办网络论坛(http://www.jdyz.edu.sh.cn/st)实践问题教学法,到“康熙大帝和彼得一世”一课在网络环境下的整体改进,是自己这几年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上不断学习实践,在教学素材和资源上注意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对教材的理解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实现的。自己在教学上努力的方向也逐渐明确: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和思维方式,为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提供多角度的资源平台。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个人的因素外,还有赖于教育体制在评价方式、评价手段和评价角度多元化的实现。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学校申报了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个人认为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应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提醒老师不要过多依赖多媒体”,自己也认为并非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老师都需要使用多媒体、网络作为常规教学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应该与个人的哲学观、个性需要、特征及所在学校和社会的现实情况相适应。

猜你喜欢
大帝康熙多媒体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Cuando la sangre china llama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必普大帝,回来吧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康熙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