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品牌失败案例研究

2005-04-29 00:44:03
新营销 2005年9期
关键词:惠而浦朝晖麦当劳

喻 晓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专家学者言必称宝洁、麦当劳,开口闭口都是可口可乐、雀巢,这些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神化了。在大部分教科书中,这些企业都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兵天将。

然而,真相如何呢?看了品牌专家曾朝晖所著的《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一书之后你就会感叹:跨国品牌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些跨国品牌确实取得过令人称道的成就,但它们同样也犯下许多浅薄无知的错误。

让我们通过《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一书,看一看这些商业巨头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吧:

全球冰淇淋第一品牌和路雪进入中国9年,每年都是巨额亏损,向中国市场贡献了12亿元;

品牌之王宝洁在中国市场推出润妍洗发水,短短两年时间便一败涂地;

全球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企业惠而浦,携40亿元巨资抢滩中国市场却血本无归,最终不得不全面撤退;

家乐福因为违法经营、贩卖假酒、店大欺客屡次打人而官司不断,被评价为:天堂向左,家乐福向右;

风光无限的麦当劳因为食品健康问题,在全球内被掀起反“麦”风潮,每年10月16日成为“反麦当劳日”;

瑞典通讯巨头爱立信、意大利乳业骄子帕玛拉特、日本零售业领袖八佰伴接连败退中国……

为什么跨国品牌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是偶然事件吗?曾朝晖在书中尖锐地指出:跨国公司还是原来的跨国公司,这些产品也并非只是在今天才在市场上销售,问题实际上一直存在,只不过过去这些跨国公司的身上,被人为地罩上了一层光环,而今天,这层光环已经渐渐褪色,开始回归于真实。

《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一书对跨国公司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的失败,不只停留在事实披露的层面上,而是针对每一个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其经验教训,以警示和启迪后来者。

很多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时都抱有很大的信心,进入后却发现事实上并不像它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和路雪败退中国就极具代表性。经过几年惨烈的价格大战,冷冻饮品行业的利润早已薄得不能再薄,在这场以实力为基础、以利润为代价硬碰硬的价格战中,和路雪虽说生存下来了,却早已是元气大伤,累积亏损高达12亿元。

惠而浦的沙场折戟则是其迷恋于自己跨国经验而呑下的苦果。任何所谓先进的战略模式和管理经验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企业必须针对不同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格局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只有入乡随俗才能生存。惠而浦在合资公司成立后不久,从生产、管理到销售,全部换成美方职业经理人,将中方合作者统统排斥在外;放着中方合作者的销售网络不用,而是花大价钱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和渠道。由于对中国市场的成长性、文化的多元性、地域的多样性所带来的市场差异性认识不足,一味沿袭其在国外的成功做法,结果是水土不服,兵败如山倒。

在一段时间的成功后,八佰伴的决策者着手建造亚洲最大的百货商店,要在中国设立1000家连锁店,并向房地产、金融业扩张。实际上八佰伴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为了扩张,八佰伴只能大肆举债。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边界的,绝对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企业的规模扩张,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管理成本都会随之增加,最终会不堪重负而倒下。

春去秋来,当诺基亚、西门子和三星为其在中国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大唱赞歌的时候,和路雪、富士、惠而浦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失败的寒意。

(《跨国品牌失败案例》,曾朝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9.00元)

www.nmktmag.com

猜你喜欢
惠而浦朝晖麦当劳
CENTRAL LIMIT THEOREM AND CONVERGENCE RATES FOR A SUPERCRITICAL BRANCHING PROCESS WITH IMMIGRATION IN A RANDOM ENVIRONMENT*
麦当劳开在加油站
三只蚊子
麦当劳的小吃货
少儿美术(2021年5期)2021-04-26 13:46:44
惠而浦中国:以全球消费观察驱动,持续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悦享健康生活
家用电器(2020年8期)2020-10-30 02:00:42
格兰仕拟收购惠而浦中国
法人(2020年9期)2020-09-11 06:41:58
一年送出15亿个玩具的麦当劳
玩具世界(2019年4期)2019-11-25 09:42:08
走出自己的品牌路
走出自己的品牌路
麦当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