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仁同志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卓越贡献

2004-11-30 08:48黄光学辛文波
中国民族 2004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满族少数民族

黄光学 辛文波

杨静仁同志是党和国家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从理论到实践都对我国的统战、民族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值杨静仁同志逝世3周年之际,本刊刊发相关文章以为纪念。

杨静仁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国家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联系我国少数民族的实际,解决民族问题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和《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各地委、省委、自治区党委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对民族执行情况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向中央写了报告。随后中央统战部把各地的检查报告综合起来,写出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这个检查总结是由杨静仁同志夜以继日地写出来的,后由刘春同志做了补充。检查总结报送中央后中央很重视,毛主席亲自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了这个文件,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讲了问题、方针、任务,又讲了政策,工作方法,有原则问题,又有具体问题,文件有骨头有肉,有纲领,又有策略,总结了经验,文章写得好。并且称赞说:“中央统战部有秀才”。检查总结经政治局讨论修改补充后,将文件名称改为《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并用党中央名义下发各省委、直辖市党委、自治区党委和党中央、政务院各部委认真研究,加以执行。这个文件系统地总结了过去几年内党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主要经验,正确地阐明过渡时期党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主要理论、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针政策,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工作上的一件大事。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为便于在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贯彻推行这个政策,1951年12月由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纲要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地位,自治机关的建立原则和自治权利,自治区内的民族关系等都作了全面系统地明确规定。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经政务院通过后,由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杨静仁同志是参与起草这个文件的主要成员之一。纲要的颁布,对在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普遍推行这项制度并使这项工作获得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杨静仁同志是起草民族区域自治法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具有高深的民族理论修养,熟悉各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丰富经验,并且在起草工作初期还草拟了许多条文,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研究起草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杨静仁同志非常关心和重视关于在满族聚居地区建立满族自治地方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静仁同志对我说: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对创造和发展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度出现过的康乾盛世有很大贡献。我当时向他反映了五十年代辽宁省一些满族干部要求建立满族自治地方而受到批判等的一些情况后,他让我去东北三省调查满族情况,直接听取省的主要领导人对满族自治问题的看法。我到东三省后,吉林省委书记王恩茂同志明确表示满族聚居地方应该建立满族自治政权。东三省统战、民族工作的负责人也都表示满族聚居地方应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稍后不久,辽宁省首先呈报国务院拟建满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方案。此后,辽宁、吉林、河北三省分别建立了13个满族自治县。满族聚居地方推行民族区域自治问题,虽然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但最终得以实现是和杨静仁同志的直接关心分不开的。

全国边防工作会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党中央召开了全国边防工作会议。由于我国的边疆地区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要巩固边防、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做好民族工作。边防工作会议是党在民族工作方面全面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将民族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上,乌兰夫同志所作的报告是由杨静仁同志为首的班子起草的。报告中明确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八项政策,还着重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工作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其一,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的原则。边疆民族地区情况复杂,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必须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相结合。其二,必须坚持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观点,重视民族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自治权利。其三,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我国民族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党的民族理论是党的民族工作的灵魂,彻底批判“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进一步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其四,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民族观,团结各民族人民的绝大多数,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其五,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加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1979年5月政治局开会讨论通过了乌兰夫同志的报告,并转发全国执行,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西藏调查

西藏是我国一个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特点的自治区。做好西藏工作,对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西南边疆,实现国家的政治稳定,加强民族内部和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1960年西藏在民主改革中出现了“左”的偏差,周恩来总理提出让杨静仁同志去西藏看看,帮助西藏工委纠正改革中的“左”倾错误。同年9月,杨静仁同志带领工作组前去西藏,在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区调查了两个多月。回京后,杨静仁同志将西藏调查的情况向党中央写了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西藏平叛改革后,应实行稳定发展方针,不宜马上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因为西藏实行合作化的条件尚不具备,平叛、改革、建立民主政权等工作量很大,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地解决。今后几年西藏的中心任务应该是集中力量彻底完成民主改革,解决改革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努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培养干部、发展党员、教育群众、做好上层人士的工作以便为社会主义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平同志高度评价这个报告,说这是马克思主义文件。1961年党中央根据杨静仁同志的报告正式决定在西藏实行稳定发展的方针,五年不急于办合作社。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杨静仁同志起草了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指示,经党中央审批发往西藏。这项政策充分调动了翻身农奴的生产积极性,此后几年西藏农、牧、手工业都有了较迅速地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明显改善,西藏人口也有了明显增加。西藏群众把这个时期称为“黄金时期”。

1980年中央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明确指出西藏工作的中心任务、奋斗目标和八项方针政策措施。中央决定派以杨静仁同志为主的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工作组前往西藏作了历时两个多月的蹲点调查。杨静仁同志在西藏深入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4个地区、8个县和一个口岸,广泛深入地了解各地县、乡村、牧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通过调查,工作组了解到西藏在进行平叛和民主改革的后期,在一些问题上“左”的倾向开始抬头,十年“文革”中又搞了大量冤假错案。杨静仁同志和工作组协助西藏自治区党委纠正和解决了“文革”时期和历史遗留的冤假错案,还落实民族、统战、宗教和经济政策,对稳定西藏局势,做好西藏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杨静仁同志在西藏期间,多次和自治区党委领导和山南、林芝、日喀则地区党政军领导干部座谈,发表了多次谈话,归纳起来,一是首先肯定了西藏工作的成就。二是指出从五十年代末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西藏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主要是混淆了民族、宗教、统战问题和阶级问题的界限,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西藏已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下,把一些不属于阶级斗争性质的民族、宗教、统战问题仍看作是阶级斗争。这种错误观点,是把民族、宗教、统战工作中“左”倾错误推向极端的根源。三是经过拨乱反正和真理标准的讨论,全国逐步执行了正确路线。西藏各级党委特别是自治区党委首先要统一思想,制定政策,尽快平反一切冤假错案,落实所有蒙受不白之冤的干部、群众的政策,妥善安排和解决其工作和实际困难。四是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要制定一套稳定的符合西藏实际的各项政策。西藏工作要处处为群众着想,根据西藏的实际办好一切事宜。搞好经济工作,特别是把农牧业生产搞上去,让农牧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选干部要选真正给人民群众办事的人。工作要稳,要防“左”防急,不仅在社会改革,也包括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改造。五是要以战略高度看待西藏问题,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外敌对势力干涉西藏内政、支持分裂主义分子对西藏的一切阴谋活动。

东北民族学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国已建立十所民族院校,但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东北三省,还没有建立一所民族学院,这成为静仁同志一直挂在心头的遗憾。为此他在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期间,曾邀请东北三省负责人和教育部负责人共商东北建立民族学院问题,得到东三省和教育部领导同志的积极支持。吉林省长于克表示,长春市内原建有一所吉林农大,后农大已搬到郊区,他愿意提供此校舍作为东北民族学院校舍。黑龙江省长陈雷表示,哈尔滨市内有机场,在郊区新建了机场,东北民院如建在哈尔滨,学院建设需多少地就在市机场里拨多少。辽宁省委统战部长章岩表示,大连是沿海城市,国家已确定为开发特区,建议东北民院建在大连开发区里。静仁同志非常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当天东三省和教育部、国家民委即拟定建立东北民族学院的协议书。经过考察,东北民院校址选在大连开发区并于1994年成立了大连民族学院。

杨静仁同志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杨静仁同志逝世三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示我们的怀念之情。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满族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少数民族的服装
《少数民族舞》等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完善
历史的抉择: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
我们盼望已久的大喜事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