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只是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2004-04-29 10:05张忠诚
人民教育 2004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言语文

张忠诚

话题:语文教学,追求什么样的精彩

周益民老师的《无法预约的精彩》(见《人民教育》2004年第1期)一文发表后,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引发了如火如荼的讨论。有的老师说,这个讨论是教育改革进行到关键时刻的必然产物。这样的认识是深刻的。关于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讨论一直非常热烈,但大都侧重思想批判,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无关。这种思想启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但若失去了教育实践的支撑,就很容易沦落为知识精英们的自娱自乐。我们认为,步入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如果真正渴望为培养出具有独立精神和人性丰满的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仅仅坐而论道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要能转变成生动的实践。这次讨论最大的特点,就是理念与实践的血肉相联,相互促进。

许多教师反映,他们听过太多的令人生厌的“真理”,现在他们急需的是实践的引领——能够激发他们与教学实践进行深度、有效对话的引领。意味丰富的案例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周老师的这篇案例,不仅有思想的深度,也有教学技巧的娴熟,二者不是割裂而是水乳交融: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语文教学价值的理解、对新课程理念的阐释,都渗透在每个教学行为中,因而每个教学细节的背后都隐藏着意义。这些意义是需要读者自己去揭开、去创造的,阅读变成了对智力的挑战:每个读者都将激活自己的经验,唤醒沉睡的知识,与文本对话,与活生生的语文教学实践对话,从而实现思想的超越和教学行为的改善。这种对话不是最好的实践引领吗?

每个案例都是开放的文本,通过阅读、思考,每个人都能建构起独特的意义体系。以下编发的只是参与讨论的部分文章,但已经涉及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许多重要问题,比如,如何看待教学的生成性、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语文教育、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教材文本的意义、怎样提高教师的学养,等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次对话、争论中来。

在《无法预约的精彩》中,教师围绕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抛弃原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向教材挑战,学生就在这样的讨论、争辩中度过了一节无法预约的语文课。这是文章最精彩的地方,但我对此却有几点疑问。

其一,语文课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是这种反反复复的讨论、一味的生成吗?

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是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语文教学如果缺乏听说读写,母语的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人将语言的学习归结为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对于正处在学习语言黄金年龄的学生来说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有意去苛求和寻找这种无法预约的精彩,那真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我们语文教师绝不能干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不要在改革中把好的东西丢失了”。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不能为体现生成而进行过度的发散,毕竟语文姓语,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母语。无论在什么时候,语文老师都不要忘了自己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导师”。

我想起了一个教学故事。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的课文《乌鸦喝水》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乌鸦的聪明,领悟遇到问题要善于想办法的道理,特地准备了一个瓶子和一些石子,并让一个学生上台做试验,以体验乌鸦喝水的过程。瓶子里的水每升高一点,学生们就会发出“水升高了”的喊声。突然,一颗稍大了一点的石予卡在了瓶口,下不去了。学生使劲用手摁石子,但无济于事。在后面听课的我眼前忽然一亮,意识到这可能就是这堂课体现生成的好时机: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乌鸦,去解决乌鸦喝水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这时有的学生提议用铅笔捣石子,于是教师赶快向学生惜来铅笔用力捣,但石子依然纹丝不动。课堂热闹起来,学生纷纷跑到讲台跟前,想办法让石子掉进瓶中,但都无功而返,课堂乱成了一团。我不知道在这种为了生成而无秩序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争论是不是有效。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最后教师拿起瓶子快步走到教室门口,用尽全身的力气来回晃动瓶子,石子受到水的冲力终于从瓶口掉进了瓶里。这时的课堂才又恢复了平静。课后,我间执教老师,课上遇到这个意外时她是怎样想的。她说当时她就是想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但光讲生成了,学生连课文都没读熟。这种没有语言作基础的生成,又谈何高效呢?

还有一个例子。在学习《塞翁失马》一课时,有学生问:“老师,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执教老师显得很兴奋,当即决定放弃原先的教学设计,抓住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在这种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过去了。我不明白这种争论对学生学习这个寓言、领悟这个寓言背后的隐喻有多少价值,这样的讨论又含有多少语文学习的色彩。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得到多大的提高呢?

其二,只有这种无法预料的精彩才能代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吗?

时下,很多语文教师盲目追求或者苛求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生成的场面,仿佛不这样做,就是束缚学生的手脚、禁锢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比赛课、公开课。对此,我们不妨反问:医生手术前假如不制订精确的手术方案,也能让复杂的手术顺利进行吗?因为课前的“预设”,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不能得到发展了吗?我认为,无论怎样,课堂教学都不能不讲究效率,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不能搞形式主义、赶时髦,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如果学生连基本的语言都没有学好,又谈何生成?谈何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样的精彩大可不要。

我曾经昕过一节市级比赛课《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课上,一位学生提出,课文后面的一个问题“方博士一共讲了几个问题”的提法错了。对于这个意外,执教老师马上调整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之间争论激烈,直至下课仍然没有结果。最后,学生也给教材的主编写了一封类似于《无法预约的精彩》中的信。课堂上,学生忙于爭论,忙于思维的发散和超越教材、质疑教材,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学生朗读、揣摩、品味课文语言的时间连整节课的五分之一都不到。我不禁耍问:这样的课也是语文课?

我们再来看一个课例。课文的名字是《自己动手术》,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同志的腿受伤并且伤口化脓了,为了不惊动大家,陈毅同志把大腿绑在树上,自己用手挤压伤口,疼得脸色发白……课堂上,学生们被陈毅同志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当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向陈毅学习时,一位学生却说: “我曾经听一位医生说过,挤压化脓的伤口是不科学的,这样挤压会把细菌和脓毒挤入血管。陈毅同志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先给予肯定,随后又因势利导地告诉孩子:陈毅的这种做法虽然不科学,但这是由于当时的战争环境所迫。如果条件允许,任何勇敢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很欣赏教师的这种教法,面对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他投有盲目引导学生挑战教材,而是在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正面的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其三,语言的学习能这样讲究精确分析吗?

汉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模糊性、不确定性,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如果用精确的科学标准去衡量语言作品,那很多地方是讲不通的。比如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中的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我们能做科学的分析、争论、质疑吗?《鹬蚌相争》作为一个寓言故事,我个人以为,就不应该用精确的科学分析去衡量它的语言,去争论鹬能不能说话。教师主要还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去领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意及其蕴藏的感情色彩、价值取向。

总之,我以为,不要盲目追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而应该站在语言学习的高度,坚持语言学习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进行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质疑问难的精神,让母语的学习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把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作为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应当渗透的一种思想,而非一种实体性的内容,我们只能在学生接受、吸纳、运用、创生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生成。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言语文
语文课文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