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山马蹄声

2004-04-29 00:44:03袁佑学
滇池 2004年11期
关键词:老魏堂姐女士

袁佑学

“哒哒”的马蹄

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题记

其实,对那一座雄奇伟岸,左靠金沙江,右临洱海,与点苍山遥遥相望的大山,叫起名字来,大理人大多省却了中间那一个“足”字,直呼“鸡山”。听起来就像喊自己家里的三弟为“阿三”那样,亲切随意而自然。

古往今来,从外地远远赶去登鸡足山的人,依我看至少有着这样三个层次:大多数人只是想去领略一番圣山那千崖竞秀,古木参天,溪涧清流,翠鸟轻唱的景致,这一部分是为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型;另有一部分人是想借苍松翠柏间的三十六寺、七十二庵,来充作心灵的皈依之所,借神灵之光来洗却灵魂上的尘垢,亦或是人力无法实现的愿望,转而向神灵伸出欲望之手的,也不是少数;还有最高层次的,当然是能与奇峰闲云,灵山秀水进行心灵交递,流通感悟的那一部分人了,只可惜这种人在这个被金钱弄得心急火燎的年代,早已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了。

我等芸芸众生,凡夫俗子,够不上与灵山圣景作心灵上的交流,但对神灵们也是敬而远之——就像对本单位的领导一样,不想亲近,也不敢得罪——活到这把岁数,深知人生该来的都已经来了,不该来的,哪怕把头磕破,也不会再来了。所以,不当是鸡足山,对所有能够涉足的风景,都只是想避开人世的嚣烟,于幽林深涧处寻心灵的片刻安宁而已。

因为只是这个档次的游客,我们在登鸡足山时,当然也只能得到这个档次的兴致与赏赐:领略了鸡足山神奇秀丽美景的同时,还意外获得了一次凡夫俗子骑马悠游的乐趣。

我们开始登山的时候,小雨刚过,山色迷蒙。穿“灵山一会”,沿溪流缓缓过了“洗心桥”,往前走是“瀑布穿云”,越过九重岩,就到祝圣寺了。

从祝圣寺抬头看天柱峰,已不是先前从远处看的那种直插云天的感觉,山峰陡然间壁立飞峙,好像贴着人的鼻尖倾倒下来。突然想起前人登鸡足山的诗句:“鸡山一柱独擎天,九折摩云到绝巅。十九峰前低却雪,一怀洱海看鸥眠。”我想,这后三句是一路登到山头的感悟,而第一句则肯定是在祝圣寺前就已经吟成的了。

可以说,从祝圣寺开始,才是真正的登山。此去林深路窄,道路曲盘,大多数人都从这里开始,选择骑马上山。心里正想着“兴马悠悠野兴长”该是何等的快乐与潇洒,一群驮着下山游人的马匹,已经搅起一路黄灰,从林间小道上蹿了出来。还不等游客下马,我们一伙人就抢上前去,一人号住一匹马,开始跟马主人谈判上山的价钱。最难谈判的当然是老向,他是我们中的“白极熊”,身高1.8米,铁塔似地伟岸。马主人上上下下看老向,说,超过70公斤的人,要多付一半的价钱。老向至少90公斤,他一笑一笑地咬死自己才有68公斤,又没有秤可称,僵持了一会儿,马主人明知有诈,也只好认下“68公斤”了。

准备骑马上山了。我们这伙人大多不会骑马,临上马前心儿有点跳跳的。第一个上马的是廖女士。只见她脸色憋得通红,马主人牵住马让她上,她抓马鞍猛一耸身就上去了。可马背上却不见廖女士的身影。一看,却原来是该女士用力过猛,使过了头,已经从马的另一边跌了下去,滚到路下边的斜坡上,被一棵栗树挡住,弯折着身子睡在那里了。马主人和我们都吓了一跳,赶紧下去把她拉了上来。正给她拍去身上的泥灰,你一言我一语,问“伤着哪里没有?”心里正暗暗着急她这马还骑不骑,却见廖女士一言不发,猛一下拨开众人,一把抓住马鞍,一个耸身就稳稳地跨上马背,动作轻盈纯熟得让人不敢相信,前后仅一两分钟时间,却完全判若两人。望着她身下的马迈开四蹄“哒哒”而去,我们先是大惊失色,接着是目瞪口呆,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就忍不住会心又开心地大笑起来,笑一次还不行,想想又笑。

第二个骑上马背的是戴女士。她的个头小巧,人高1.4米,体重30来公斤,素有“丁丁雀”之美称,偏她号住的是一匹骆驼似的大青骡。人和马一对比,马更大,人更小。戴女士在马主人的搀扶下爬上马背,紧张使她的身子缩得更加袖珍。但当大青骡稳稳当当走上几步之后,戴女士就忍不住“咕咕咕”自个儿笑出声来。而她身下的大青骡也好像感觉到了什么,竟抬起头来,呲起上唇,对着蓝天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笑得比戴女士更加开心,更加灿烂。马主人是个幽默的白族小伙子,回头望了我们一眼,说:“瞧我这马,心浅得很,占了点小便宜就笑成这个样子……”望着一路笑进林子去了的大青骡和“丁丁雀”,我们又一次笑得前仰后合,笑出了泪花花。

我号住的是一匹米色的骡子。马主人是一个机灵的小男孩,名叫小德荣。一开始因为人不熟,小德荣的话语不多,有一句没一句跟他交谈之后,知道小学毕业后,家里供不起他上学,小德荣就来这里替父亲为游客牵马了。没多大一会儿人就处熟了,小德荣的话就多了起来。他跟我说的第一件事是,前面我们老魏骑着的那匹黄膘马的主人,是他的堂姐,名字叫做小来燕,十七岁,今年初中毕业,读不起书,也来这里牵马了。说到小来燕时,不知为什么,小德荣很是为他的这位堂姐骄傲、自豪。因为他对堂姐忍不住的夸耀,我便想尽快看清小来燕的面容。可老魏骑的那匹马离我不远不近的,中间还隔着好几匹马,我始终只能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少女的倩影,在前面的青枝绿叶间,隐隐约约地晃来晃去。马队在山道上曲盘而上,我始终无法看清小来燕的真实面目。

一路上,把马骑得异常辛苦,让我们一惊一乍,又平添了许多乐趣的,是老康和他骑的那马。那匹马的主人出发之后没一会儿,就跟老康打了个招呼,说:“你各自放心骑着,马乖得很,它会自己走。”说着人就朝前面赶去,不知干什么去了。从此,老康的那匹马就成了自由战土。老康又没骑过马,紧张得要死,只好信马由缰,要去那里,或快或慢,完全由那马自行决定。老康紧紧叮在马背上,大气都不敢出。那马也有些可恶,一路上虽不是狂奔烂跑,却也十分调皮,不是猛地上一个坎,就是调转身子,跳到路下边去吃草,或是故意把老康驮去撞在路边的树上。有一次甚至把老康驮去一棵很矮的弯腰树下,想让树把老康从背上刮下来。老康吓得青嘴绿脸,喊爹叫娘,从此我们就一路上听着老康一声声惨叫。奇怪的是,叫虽叫,他却一次也没有从马背上掉下来。小德荣就跟我说,那匹马就是这个脾气,欺软怕硬,要是揍它一顿,它就听话了。没人去揍那匹马,我们还一路逗着老康的乐子,嘴上说笑,心里却也捏着一把汗,看着老康的那匹马时而停在路边悠闲地吃草,时而又一路狂奔,从我们身旁一闪而过……

小德荣精灵得很,他看着跟我的关系已经处得差不多了,突然在谈话中岔出一句来:“你明天还骑我的马下山吧……”语气中透着恳求和试探。我知道,残酷的生存竞争,已经连这山里牵马的小孩都不放过了,我就认真答应他说:“好,明天还骑你的马。”

小德荣一听,高兴得立即朝前边大声喊叫。他说的是白族话,是向前面的堂姐小来燕说的。就听见前面少女清脆甜润的嗓音传回来。我问小德荣说些什么?小德荣说,他告诉他姐,我已经答应明天下山还骑他的马,让他姐也动员马背上的人,明天还骑她的马。我就远远地跟老魏说:“明天还骑他们的马吧!”前边一会儿就传回少女的话语和一串笑声,弄得小德荣也“咯咯咯”笑个不住。我一想,干脆跟老向他们商量,决定我们一伙人明天都不变,都骑今天各自骑的马下山算了。

小德荣从此喊我“阿叔”,语气也变得更加亲热。他说,好多人都不会骑马,其实,骑马不要骑得太紧,身子要松要软,一晃一晃地随着马步去动;上坡了,身子往前倾,下坡时,身子往后仰,“松松的就行了。”说着,小德荣调皮地作了个鬼脸,翘起一只脚,拍拍大腿,“骑得太紧了,下晚阵胯丫丫就磨破了。”

我照他说的一试,果然立即松弛下来。心境一松,周身轻松,从此悠哉游哉,凶险的马背,也就变成了让人舒心享受的摇床,一时间,想唱山歌的心思都有。而不懂这一点的人,就吃亏了——骑了一段路,果然就听到前面一个女的在大叫:“妈呀,尾巴都磨掉了!……”到达目的地时,我们感觉还没把马骑够,可老康已经是大汗淋漓,他几乎是从马背上米袋子似地软掉下来,瘫在地上,然后怨恨地瞪着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马主人,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第二天中午,我们一伙人从天柱峰下来,小德荣姐弟俩果然早就候在那里了。他远远地就看见我,立即拉着堂姐的手一路笑着跑过来。这时我才留意细看了一眼小来燕。这是一个清纯的白族少女,秀秀的身子,红红的脸蛋,几乎在偷偷看你一眼的同时,也向你丢来璨然一笑。她爱笑,笑样纯净如山涧清流,只消看上一眼,便让人没来由地觉得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草更绿……过去我总认为“青春扑鼻”四个字,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中。直到今天看到小来燕我才相信,青春不但可以“扑鼻”,甚至还可以像花香一样袭人啊。

下山时,小德荣的话语比头天还要多。他告诉我,人在好多地方还不如马。他说,上山的游客中,有的人随地解溲,山顶上到处是人拉的大小便。可马儿解溲都有固定地点哩。正说着,我的坐骑岔到路边的一个地方不走了。小德荣就说:“见了吧,这是它的厕所,它每天都固定在这里解溲……你看,人不如马吧?”

为了感谢我们又骑他们的马,小德荣一伙故意带我们绕了一个大弯,多骑了好多路,去一座很少有人去的破庙前,看一株山茶花王。破庙前草坪上的两株山茶王果然正在迎风怒放,把蓝天都烧红了大半边,看得人热血沸腾。跨进破庙,一个穿着灰衣服的光头和尚阴沉沉地走了出来。小德荣悄悄告诉我,这人不是和尚,是下面村子里的人。我们的老吴上前搭讪,那人牙巴一咬一咬的,十分恼恨的样子。老吴掏出十块钱递过去,那人一把就抢了过去,也不道谢,反而显出更加仇视的神色。我没有给他钱,因为我看出来,这种人,你给他越多,他越恨你。同样是人,同样在一座山上谋生,小德荣和小来燕是清清的溪流,而这个人却是沤得很深的泥淖!

又上路了。走了半天,我们发现老魏和小来燕才从后面匆匆赶来。问他们干什么去了,老魏说:“小来燕唱民歌给我听,我一首一首用笔记下来……我的心都快被她唱碎了!我都不想回去了。”

我们就七嘴八舌地说:“来燕,也唱一首给我们听听嘛!”

小来燕先是有些害羞,不唱。老魏就说:“唱嘛唱嘛,把你刚才唱的最后那首唱给他们听听!”

少顷,林间就飞起一首山歌:

哥是山上一棵药,

找了多年找不着,

今日小妹遇上你,

眉毛笑成豌豆角。

歌词新鲜奇特,自然流畅;歌声穿云裂石,珠玉落盘。让人心旌摇荡,不能自恃。再看小来燕,光彩照人,艳若山茶。只见她笑笑地又说:“路快走完了,要分别了,我就再唱一首送给老魏大哥吧。”说着,又一首山歌穿出山林,飞向蓝天——

叫声师傅魏大哥,

掏掏耳朵你听着。

小妹我有心搭你去,

可惜你家中有老婆。

这显然是一首即兴的搞笑之作。唱完之后,只听她抛出“咕咕咕”一串调皮而又羞涩的脆笑,把我们笑得目瞪口呆。心中又痒又恨——该死的老魏,你昨晚烧了什么高香了,此时让我们妒火中烧,羡慕得要死?

可是,旅程真的快要结束了,我们已经下马了。眼看着林子间闪动着红光的小来燕的倩影就要离去,伙子小吴突然仰天长啸:“天啊,我真真的想留下来了……小来燕,你要我吗?”

没有人回答。小德荣和小来燕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青山绿水间的盘山道上,我们只有恋恋不舍地下山。一路上,老魏几乎是一步一回头,就那样一路感动,一路骄傲,一路惆怅地哀叹着,唏嘘着,有两次不知心里想到些什么,甚至几乎把持不住,鼻子眼睛都红了。小吴就笑骂道:“老魏,你他妈的别自作多情了,真正该伤心的人还在这里哩,你连想想的权利都没有了,还在那里乱哪样精神?……唉,这世道,怎么到处都是‘多情反被无情恼啊!”说得我们又是感动又是笑地回到宾川……

那都是几年前的事了,但鸡山上的马蹄声还时不时地敲打着人的记忆。总有一句藏在心底的话在问:鸡山上该是“桃花依旧笑春风”吧?

可小德荣、小来燕,你们难道真真的还在山上牵马吗?

猜你喜欢
老魏堂姐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52
被护送的“甜瓜”
当代工人(2021年16期)2021-10-15 17:38:33
“消气”红包
保健医苑(2019年11期)2019-11-27 05:13:16
绣花姑娘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摄影世界(2019年12期)2019-02-12 09:07:19
女士找茬
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1:59
老魏是谁
让阳光住进心里
涛声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