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

2004-04-29 10:18:15张傲雪
延河 2004年12期

说“我”

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文字无一例外地要打上孕育它的那个时代的胎记,从“我”字亦可窥其一斑。

“我”由禾与戈两部分组成,显而易见,要想称我,就必须得两手抓,即一手荷锄扶犁种粮植桑,另一手要紧握兵器以抵御豺狼虎豹的伤害或其它部落的侵袭。从这可以看出,在“我”诞生的那阵,人们已经越过了采集与狩猎阶段,步入了以种植粮食作为果腹的主要途经。而那时草木森森、虎狼成群,不时危及着人类的生存,人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那些地形有利或人口繁衍快速的部落,也会仗着自己的优势攻城掠地对外扩张。总之,人生是个十分艰难的历程,“我”要想立于天地之间,就只能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赋予的责任,而且必须两手都要硬。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在社会坐标中位置的不同,“我”也逐渐发生着变异。秦皇汉武这些九五之尊往往脱口而出自称“寡人”或“朕”,诸葛亮、李密这些在朝为官之人常常自呼为“臣”,东汉梁冀、明朝魏忠贤这类位高权重的老臣动辄就底气实足地自称“老夫”,司马迁、窦娥这类“罪人”只好低声下气地自称“仆”、“民女”那些地位卑微的人只该低眉顺眼地自称“草民”、“在下”、“奴”、“妾”等,鲁智深、李逵这类豪爽之士往往声若宏钟般自称“洒家”,普通庶民百姓则只能称“吾”、“余”、“俺”、“侬”、“咱”,只有李白、杜甫这些社会贤达才敢用“我”。一个“我”字,折射出社会的千奇百怪与人世的酸甜苦辣。人一降临尘世,一切都由不了自己,甚至不敢把我称“我”,如果不量体裁衣、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自称时稍有僭越,轻者会招来非议,重者会引得杀身之祸。这真是社会的悲哀,人类的悲哀。

“我”还有一个耐人寻味又充满哲理的组成:一撇加个找字。这是否意味着“找”注定要伴陪“我”的一生,而最终只能获得一撇?

细细品咂,“我”的一生之中无时无刻都要去苦苦寻找。呱呱坠地的婴儿找奶吃,呀呀学语的幼儿找爱抚,天真无邪的儿童找欢乐,求知若渴的学子找知识,朝气蓬勃的青年找爱情,步入社会找工作,工作之中找顺心,闲暇之际找友谊,退休之后找长寿,死亡之后找安息。在人那暂短的一生中,有谁能须臾停下寻找的念头与寻找的脚步。

放眼四顾,芸芸众生中有谁能不去苦苦寻觅?“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战胜项羽后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刘邦不只是高兴和欢乐,在《大风歌》中他发自肺腑地呐喊出了要寻找捍卫四方的猛士的呼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人间的不平,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要到天上地下广为寻找和探索真理的决心。“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纷纷细雨中的杜牧想排解愁肠,就寻找起酒家来。“逝将去汝,适彼乐土。”《魏风·硕鼠》中这句诗既反映出劳苦大众对剥削阶级的憎恨,也表露出发誓要去寻找理想乐土的愿望。

“我”毕其生都得寻找,可世上有几人能心想事成获得自己要找的东西?纵观尘世,有人找到了幸福有人找到了痛苦,有人找到了成就有人找到了失败,有人找到了荣誉有人找到了耻辱,有人找到了健康有人找到了疾病。无论找到了什么,这一切都似过眼烟云。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炙手可热的大臣,百战百胜的将军,文采横溢的才子,或苦苦挣扎的百姓,都会有油尽灯熄、把手一撒而怆然弃世的时刻,哪个“我”能躲过命运的捉弄?即使如此,世上又有谁会放弃寻找?人有了寻找就有了希望,也就有了信心和力量,并由此推动社会的不断前进。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也才会得到不断的进步与升华。如果能为他人为人类去苦苦寻觅,那么,地球也许会回过头来致注目礼。

说“风”

众所周知,气压分布不均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因了风,树枝或斜斜、或摇曳;水面或闪烁、或波涌。因了风,树影婆娑、荷叶翻滚、炊烟袅袅、暗香浮动。因了风,红旗猎猎、片帆高举、白云舒卷、惊涛堆雪。风是一位巧夺天工的化妆师和出神入化的雕塑家,它固执已见又随心所欲地把玩和戏弄地球,从而使枯燥的尘世充满生机与活力,刻板的大地也才四季有景、四处布景。这就叫风景。

风不仅打磨和妆扮裸露的地球,风还撩骚和弹拨深藏在体内的心田,使心域或泛出涟漪,或掀起巨澜。“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表达了对美丽辽阔的草原风光十分赞美的心情;“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在《咏柳》中对东风暗渡年华发出了无限的感叹:“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对仲春迷人风景的赞扬跃然纸上;“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在《大风歌》中舒发了他在群雄竞逐局面下夺得胜利后的兴奋、欢乐以及内心隐藏的恐惧与悲哀心情。面对风、风景,有谁会无动于衷、心似止水!风不仅悦目,而且赏心。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风也就有了东南西北四风。东风也叫春风、暖风、香风、和风,西风也叫秋风、金风。风识常人心,风随俗人愿。如果遇上高兴事,那一定会清风扑面、惠风徐徐,情舒意畅、心花怒放。如果遇上窝火事,那一定会阴风阵阵、朔风当头,眉宇紧锁,心烦意乱。

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借东风》,讲的是吴蜀联合抵抗曹魏,万事齐备,只欠东风。孔明设坛借风,终于在北风肆虐的隆冬借来东南风,使号称有八十多万人马、一千多条战船的强大魏军在火攻下顷刻兵败赤壁。其实,人们巧借风力的例子比比皆是,早就出现的风铃、风车、风帆、风筝等物即可窥一斑。垂挂在塔檐楼角的风铃不时与风窃窃私语,发出那清脆而会心的叮当声响彻古今。屹立草原、峡边、谷口,最早在欧州特别是荷兰广为使用的风车在风的鼓吹下或徐或疾地转动着,它默默无闻地帮助人们磨面、榨油、提水、发电,风车那长长的叶片仿佛欲上九天揽月,也好似要拉长人们那悠悠的思绪。张满风帆的小船不仅可以碾波履浪、飘洋过海,而且把江河点缀得趣味横生。“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穿梭在风浪之中的帆船着实令人浮想联翩;风筝最早实现了人们展翅高飞的梦想。春秋时期,公输般曾作木鸢以窥“宋”城,后人以纸代木做成风筝,蓝天上翩翩起舞的风筝,一定会勾起无数人对童年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憧憬。

风是通过景来表示自身的存在与价值,风本身看不见、抓不住,只有大小之别绝无雌雄之分。但历史上确有人言之凿凿,牵强附会地说出“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战国时期,一日楚襄王到兰台宫游览,宋玉,景差随行伺候。有股风飒飒吹来,楚襄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痛快啊,这风!这是我同老百姓共同享受的吗?”宋玉立马回答:“这仅仅是大王享用的风啊,老百姓怎么能与你共享它呢!”接着,宋玉侃侃而谈,口吐莲花般述说了风的生成和经历,进而指出“供大王享用的雄风与供老百姓享用的雌风”的差别。风本无雌雄,人品却有高下,宋玉这般卖弄和献媚,怎不叫人嗤之以鼻、贻笑大方于千古!

无论是风和日丽或风清月明,都是颐解心舒、令人陶醉的良辰美景。那清风明月的夜晚,还平添了几分神秘。只是不知,几千年来有多少人曾在风清月明的夜色中或对酒当歌、或手舞足蹈,或低头沉思,或如痴如呆。由于这个原委,人们把景色秀丽、广阔无边说成“风月无边”。在杭州西湖,乾隆皇帝曾为“风月无边”亭题写匾额。在泰山斗母宫南路西石崖之上,光绪年间历下刘廷桂曾题镌“虫二”两字使不少游人驻足品咂、百思不得其解。后被郭沫若先生破译,原来就是“风月无边”之意。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风啊,这个世界上你还有什么没吹拂过呢?

说“网”

古人看来喜食鱼,不然,冯谖三弹其铗首先抱怨“长铗归来兮,食无鱼!”不然,发明字的先哲是不会用鱼和羊来组合成“鲜”字。

得到鲜的办法很多,可以垂钓,可用鱼叉,可让鱼鹰捉,可用鱼网捞。垂钓要的是闲致与静心,鱼叉要的是迅速与勇猛。要想事半功倍捕得鱼多,用网捞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个原故,网和鱼就组合出了不少令人感慨的画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等等。这些词语,都把网和鱼摄入了同一个镜头。

网的发明者是不声不响的蜘蛛,它给人类当了一次启蒙老师。上古时代,人们为了果腹不得不手持石、标枪而日夜忙碌。人们躲在树丛中,希望多捉到一些美味。可是,兔子等猎物同样机敏,人们等来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失望。在这漫长而又无可奈何的等待中,人们发现了树枝上吐丝结网的蜘蛛,看到它大嚼罥在蛛网上的小蝴蝶那诱人场面。人们从这里受到启迪,找来绳子仿照蛛网结成网子。把它张在树丛,居然网住了狡兔;把它张在树上,竟也捉到了飞鸟;把它投入河中,都是能捕到鱼虾。有人说网是大羲结绳而作,但没有劳动实践和对事物的细微观察,那谁也不会作出网来。

网伴随劳动人民走过了悠长的岁月。随着弹弓、枪支等工具的出现,用网捕捉飞禽走兽已不多见,而用网捕鱼的事却延至今日。《洪湖赤卫队》电影中“清早船儿去撒网”的歌词,至今还在不少中老年人的心中回荡。

因为有了网,也就有了网的故事。商汤“网开三面”,让人窥见他的仁慈。北宋待制刘元瑜为了讨好宰相吕夷简,在上书诬告改革派苏舜钦并因为株连大批人后,竟洋洋得意自夸“聊为相公一网打尽”,这让人读出他内心的凶残。苏轼在《进策别·去奸民》中想让坏人自己送上门找死的“自投罗网”,叫人看出他政治上的幼稚和观念的理想化。东汉经学、数学家郑玄在《诗谱序》中用“举一纲而万目张”的哲理名言来说明文章条理分明,或做事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可以带动次要环节,这个以网做的比喻形象逼真,达到了恰如其分言简意赅的程度。

随后,人们把像网一样的东西和像网一样的组织或系统称作某某网,如电网、运输网、通讯网、视网、光纤网等等。在这些网中,最为利害的当属人的关系网。有了这张网,就有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般神通。《红楼梦》中贾雨村之所以徇私枉法,让致人死命的薛公子逍遥法外,是因为他从门子口中得知了“护官符”。这个“护官符”其实就是一张网,贾雨村不仅不敢触动这张网,还巴望将自己牢牢织进这网中去。在目前,最最先进的网是互联网。这张网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神秘莫测。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事件,可以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可以查阅各方面知识和资料,可以谈生意或邮购物品,既使远隔万里也可以面对面对话。网络的迅速兴起带来了更广泛更方便更迅捷的沟通模式,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是人制造了网,始料未及的是人最终都作茧自缚、自投罗网。看每个人的身份证,谁的照片不都在一张硕大无边的网里?你要走路,那脚步必然在公路网中;你要用水,那龙头肯定在供水网中;你要看电视,那电视机绝对连接在视频网中……细细想来,人难道不是生存在天罗地网之中吗?

我对发明简化字的学者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们聪明绝顶,这也可从“网”字窥其一斑。随着科技的发展,网已不单指用绳索结成的那种,固尔,简化的网字就不必赘附上“纟”旁;做事、考虑问题必须留有余地,这是亘古不变的哲理,因而仍然保留了网开一面的结构。另外冂中已不是“芒”,而是两个乂,这其实是暗伏杀机,预示了任何网既使是情网如果陷得太深不能自拔都没有好处。

人生在世既不可能置身网外,也不应该坠入网中。真水无香,只要怀颗平常心就会有自己一片灿烂的天空。

张傲雪,发表散文、随笔等若干,现在汉中市某单位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