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斯
中国电影史上,体育片为数不多。但几十年来,令人耳熟能详的也有《女篮五号》《沙鸥》等,它们品质与风格各异,有一点却是相似的,即属于运动员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本然的反映,是世俗的。在崇尚集体主义的时代渗透着集体主义,在张扬个人主义的时代又不乏个人主义,其中一些,颇有过影响。新时期以来,有人仍想循此老路,也拍了若干作品,但不管弘扬的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因为世风迁移的原因吧,少人看了。
体育片渐渐成为一种鸡肋般的东西,很难拍出独特的个性来,但虽食之无味,又总让人觉得应当还能从中榨出些玩意儿来。
《跆拳道》剧本初稿,我看过,并不认为能够拍出一部有质量的片子。
但片子拍出来了,居然拍得不错,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和许多观众一样,我也被这部影片感动,甚至在看的时候流泪,那么,它动人之处何在?
似乎是一种由运动员与教练体现出来的精神,大而言之,也可以称为体育精神,即如奥林匹克口号反映的:更高,更快,更强。这是近于无限地向人类体能的极限逼近,向自己挑战。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我们都喜欢这种挑战,看起来很悲壮,也很残酷。
以往中国体育片,并不乏悲壮,缺少的正是残酷。
《跆拳道》的突破首先在这一点上,影片相当逼真地反映了运动生涯的残酷性。
教练寒冰是打残之后才改行做教练的,杨卉打残了,刘立则在一条手臂打折的情况下才夺冠的,影片三个主角的命运,无不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体育,就本意来说,应当是育其体,即通过运动达到增进当事人健康的目的,但现代竞技体育似乎已逐渐背离这个初衷,且看能够在奥运会夺冠的运动员,哪一个不是在艰苦训练中弄得伤痕累累,乃至毁损了自己的身体?
竞技体育已异化成一种和平年代人与人及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当事者的健康成为较不重要,甚至可以漠视的因素,我们且看多少运动员或主动或被要求服食有利于提高成绩却不利于自身健康的违禁药品,这无疑是一种自戕行为,而国际上禁用药物更多从比赛的公正性出发,而非首先考虑这对运动员身体会造成伤害。
影片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就在于对这么一种现象的把握,也许导演并无理性的自觉,但凭感性的体悟抓住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内核,并把它强化到了接近宗教的程度。
有人称这是一部体育宗教片,即把运动上升到精神追求的境地,而这种追求的执着与疯狂,甚至无理性,只有宗教才与之相近。
跆拳道不同于一般运动项目处,正在于它对这点有自觉的意识。
跆拳道有一整套仪式和规则,乃至营造氛围的方法,明白声称运动的用意在于培养人的精神。
它"礼始礼终",其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通过训练,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勇敢无畏,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尤其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义"。使练习者从开始就养成谦虚、宽容、礼让的高尚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的情操,并以此影响社会。这就有点准宗教的意味内含其中了。
导演为什么选择跆拳道而不是其它运动项目?有意无意地,可能已感觉到这种内在的精神并被其吸引。
影片中刘立与杨卉对跆拳道的坚执,来自于中国传统武术的熏陶,在最困难的时候,支撑两个人的是小时候的习武经历,而爷爷显然成为一种传统的象征。此外的其它因素都是附加的,且相较之下缺乏说服力。这里透出的偏执也让人觉得有近于宗教的意思。
在我看过的国产体育片中,《跆拳道》对肉体持最开放的态度,影片不止一次出现运动员全裸的身体,有洗澡,也有赛前过磅的镜头,奇怪的是,所有这些都没有一点性意味,相反透出一种对性的漠视甚至压抑。按说运动员健美的身体很容易让人产生性的联想,虽然大运动量训练本身与性的释放是违逆的。也许,这和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有关,尽管它建筑在个人基础上,却要求当事者在某种程度上忘掉自我,把自己献给一个更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集体,祖国,也可以是体育本身。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育几近宗教。
与一切宗教一样,它具有对性的压抑功能。
另外,这与影片多少透出的女权主义态度恐怕不无关系。
刘立与杨卉有明显的同性恋影子,意味着女人自成一个世界,拒绝依附男人,而刘立与寒冰之间更有一种紧张的对峙,超出了单纯的运动员与教练的关系。
刘立离开国家队,表明她把与杨卉的友谊看得比荣誉及其它一切都更重要,对寒冰更表示出公然的对抗。至于她归队,更多地也还是出于对杨卉的友谊和对跆拳道的热爱,教练只起了有限的作用。
女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她们主宰自己的一切,从是否参加一场决定命运的比赛到选择怎么样的人生道路,无不显示出一种强势的姿态。
这更像潜意识地表现出来的,渗透在影像中,几乎无处不在,又无一处是明白的传达。
这部影片的力量,的确来源于一种类似宗教的信仰,不管我们把它叫作什么,寒冰魔鬼般的训练,杨卉绝望中求战,直至最后,当刘立把自己打折了的手臂掖起来,向赖斯应战,很少观众看到这里还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信仰的力量被推到极致,而这正是当代人非常缺乏的。
我们也奋斗,却有实际的目标;当需要更大的牺牲时,往往便知难而退。
其实,内心深处,谁没有献身的渴望?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一个目标,一种有意义的事业,人生不是因此而获得某种依凭,从而让我们自足与充实吗?
金钱与声誉,正如刘立在T型台上体会到的一样,看似实际,却是虚妄的。
据我知道,导演没有宗教背景,显然也没有预想过要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宗教精神。
但她对艺术的态度中是有某种类似宗教的执着的,不惜一切而试图达到完美,任何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工作与生活的人,都已经把一种形而上的追寻贯注在其中了。
可能做得很辛苦,却会有莫名的快乐与来自天上的慰藉。
这是运动员和艺术家相通的地方。
这部影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散文化的手法铺排而成。其长处在于做到了不断把情绪推上高峰,观众以为已达到顶峰了,而还有推进的力量。
导演是靠什么来达至这一切的?
多种艺术手法的叠加与运用显然起了作用:影像之外,音乐,人物独白,等等。
但所有这些,都还不够。于是出现了像爷爷跳上T型台与时装演员同台舞剑这样完全没有现实可能性的画面,我们可以称为魔幻手法。这是妙着,而它之所以出现在片中不显得过分突兀,不正因为某种准宗教的氛围吗?几乎所有宗教,都难免这种真假不辨的成分,因为信仰需要更多的支持。
我们能感到导演的某种窘迫与无奈,因为形而上的精神,除了借助形而下的种种手法,是很难抽象地来表达的。观众从银幕上看到的,只是运动员生活与训练具体的场景与彼此间的纠缠,那种让他们欲罢不能的力量源于说不明也道不白处,影片用武术传统来解释之,并不能解释清楚。
但与任何宗教一样,难道是可以用言语道断的吗?
而我们确实感到了影片透出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跆拳道》这部影片,的确达到了中国体育片从未达到过的一种精神高度,表现了某种很难用影像来表现的信仰。
不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影片,就无法理解杨卉的固执,寒冰的冷酷与刘立奋不顾身的拼搏。
一部体育片,拍出了体育骨子里的精神,能说不是最大的成功吗?
况且我们民族在新世纪里正极其需要这种源自精神的力量。
回过头来说电影,我以为这种有声有色的载体从开始起就不只是娱乐的方式,其中几乎贯注了一切可能: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某种哲学与意识形态,甚至成为什么什么的工具。而一个商业社会中的市场运作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娱乐效果,即让观众自愿买票看它,才能发生作用与维持生产。
而人对声色消费的欲求是很丰富的,有时候甚至甘愿化钱来买折磨,这给电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在尚无法判断这部影片的市场,因为这与先期宣传投入及各种因素都有关系,但它对观众无疑有一种精神上的撼动力,这与社会上许多人眼下的处境,即只有通过艰苦乃至残酷的奋斗才能获得出路的状态是吻合的,因此能引起共鸣,以及从中吸取力量。
而宗教感能予人的慰藉尤其是凡俗的说教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