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卿
2003年11月27日,传媒公布了看似平常的两则消息:一则发生在北京,国内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获标准普尔评级,全部被定为较低等级;另一则发生在上海,首家在华注册外商独资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开业,剪彩仪式耐人寻味:银行家们共握长刀,切割了“一只烤得酥嫩的乳猪”。一面是令众中国内地银行很失面子的较低评级,一面是外国银行家“切分中国金融市场”的踌躇满志,两则消息同时摆在国人面前,对比鲜明,让人深思。近年来,中国金融资产质量问题备受各界关注,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时日的日益临近,中国银行业自身的问题能否尽快解决,这既是管理层高度关注的,也是人们所忧虑的。
不良资产:银行心中的隐痛
银行信贷在中国企业融资总额中占90%左右的份额,而银行信贷的75%左右又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作为负有帮助国有企业脱困任务的政府附属机构的银行,在过去20年中积累了过量的不良资产,各家银行把降低不良资产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中国银监会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9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境内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为21.4%。相比而言,国际上的优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在3%以下。
在目前商业银行的上市热潮中,不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踪影,不良资产率较高是阻碍其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建设银行资产保全部总经理杨小阳介绍说,商业银行要在境内上市,其不良资产率必须在10%以下,因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不符合上市条件。
不良资产不只是羁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拖累,还有导致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的资本金问题。对于银行来说,资本金不足,相当于人体的贫血,表明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另外,许多中资银行盈利水平不高,有的甚至亏损。
据最近标准普尔的估计,国内银行的不良资产达到了5180亿美元,比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前的印尼及现在的日本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从1980年以来,在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都遇到或经历过严重的金融问题或危机:发生金融问题的有108例,其中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引发的有72例;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41起,其中因不良贷款引起的有24起。可以说,威胁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是不良贷款。严重的金融问题,既影响了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也使银行经营陷入困境。美国80年代发生的储蓄信贷机构破产风潮,直到90年代初才解决,付出了1300多亿美元的代价。有些国家甚至酿成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从国际经验来看,银行出了问题决不能犹豫,拖延则有系统性危险。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用了3年时间将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998年的20%降到2002年年底的不到3%,使银行摆脱了困境。反过来,日本由于错误地以为经济高速增长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银行问题,使得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从1997年的平均5%升到2002年的12%。
在许多人还在庆幸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擦肩而过的时候,中国显然已看到了潜在的风险。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为银行改革提供了有利环境,中国有资源、有能力解决银行的问题。
谁是不良资产的祸首?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有一个长期以来难以解开的“钱结”,不少企业认为银行是国有的,企业也是国有的,国有企业用国有银行的钱,是国家将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进行财务管理权的转移。错误地认为,银行的贷款“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占用银行资产不还天经地义。因而造成了目前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80%以上,许多企业是在无本经营或者基本是靠贷款运行。
1996年,我国颁布了《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地位,但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却步履缓慢,不仅没有抛掉历史留下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破产、兼并与重组反而使大量的不良资产显性化。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在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开户的国有改制企业有62656家,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逃废债企业有32140户,逃废债款本息1851亿元。
如今,银行的逃废债务已成为银行运营的毒瘤,而国有改制企业是逃废银行债务的主犯。
利用股份制改造逃废债是企业逃废债的主要形式。深圳某公司在股份制规范化改革过程中,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故意隐瞒了建行的6亿元贷款,拒不承认债务。
破产是企业逃废债的另一形式。一些企业为了享受这最后的“免费午餐”,一哄而上争先挤进了破产的行列。2001年2月27日,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上市公司猴王A的第一大股东猴王集团正式宣布破产,而猴王集团的破产意味着猴王A的破产。猴王集团风光之时曾兼并了宜昌市近2/3的企业,宣布破产前,曾接受宜昌市审计局长达176天的审计,结果令人吃惊:这个集团原来上报的总资产为34.14亿元,宣布破产时只有8.95亿元,而负债却有33.12亿元,有24亿余元人民币的资产“蒸发”了。那么,这24亿余元人民币的资产蒸发到哪里去了?主要债权人之一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指出,猴王宣布破产前,利用资产剥离,把主要资产抽调出去,留下了大量的债务让国家与股民承担。
企业分立又给了企业逃废债以可乘之机。本来企业分立应按照所占资本、资产比例或协议承担原债务,但事实是有效资产划给了新企业,债务仍由老企业承担,承担债务的企业没有了资产,有资产的企业不承担债务,企业施了个“金蝉脱壳”之计。江苏盐城某集团公司经过改制将原有企业一分为四就是这样。
近年来,不少赫赫有名的富豪接连落马,看看他们暴富的手段,虽然八仙过海,各有高招,但其中也有“经验”可以总结:从银行大肆骗取贷款,然后在资本市场大搞所谓的“资产重组”,以不断造成实力雄厚的假象来圈到更多的钱。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手段从银行骗取贷款,是一条暴富的捷径。早在20年前,中国开始批量地制造富翁时,就有不少人靠走这条捷径成为百万或千万富翁。一位经济学家惊叹:“中国的富豪们在短时间内积累数亿元的财富,在世界资本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原始积累大都经历了100多年的努力,而他们只需十几年甚至几年便可完成!”在一些百万、千万富翁诞生之地,主管放贷的官员大渔其利,银行的大量贷款无法收回,百姓为解决生活或生产上的困难而求贷无门,可谓损了国家、肥了贪官、苦了百姓。
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结果,使银行大量信贷资产本息无收,破坏了银企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一些银行手中握有大把资金想贷却不敢贷,而不少有希望搞活的企业又因告贷无门、资金缺乏而陷入财务困境。
银行是负债经营,百姓都是债权人,如果企业都逃债、废债,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账,银行的自有资金绝对负担不起,更何况银行的自有资金并未闲置,已经贷出去了,变成了企业的厂房、设备、材料乃至税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都来承担,用通货膨胀来消化,通常情况下是悄悄地增加货币发行量以偿还人们在银行里的存款,从而造成货币贬值,用这种隐蔽的办法来平衡信贷资产损失。此举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人民币信用危机,引发社会动荡,这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政府伸出援助之手
为了降低不良资产率、增强国内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几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发行特种国债。1998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用于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金,提高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剥离不良资产。在1999年春天召开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原央行行长戴相龙宣布,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我国将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999年4月20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挂牌成立。作为中国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它的使命是处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建设银行2400亿元的不良资产。随后,华融、长城、东方3家资产管理公司也相继组建,它们分别处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同样问题。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价格收购了四大银行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这是迄今为止政府施救措施中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三个渠道:其一,国家财政对其拨付400亿元资本金;其二,人民银行提供5700亿元再贷款;其三,各自向对应的四大银行发行8200亿元长期专项金融债券。
向银行注资。2003年10月25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出访墨西哥参加25国集团第5次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周小川在会议上说,中国下决心改革金融体系,降低不良资产,增加对银行的注资,为中国金融体系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全球化做准备。《华尔街日报》对此报道说,“这是数月来中国政府决定向银行部门施以援手的最强烈信号”。
2003年11月11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WTO与中国:2003北京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国家将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适当扶持,包括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银行注资,提高它们的资本金水平,降低它们的不良资产。据了解,这次为银行业输血的行动于2004年步入实质性阶段。该方案的总体设计原则是注资、改制、上市并举,主要是为了配合正在筹谋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报国务院的有关方案中均明确希望财政注入资本金,总额高达8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最终可能在1000亿元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魏加宁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举足轻重又势在必行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四大银行资本营运和公司治理的改善,也关系到银行业的制度性变革。资产庞大的四大银行若登陆证券市场,不仅对国内证券市场起到相当大的影响,而且更关系到亿万储户的切身利益和巨额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银行背水一战
按照中国的入世承诺,中国银行业将在2006年底前向境外全面开放,开闸放水后国有银行面临的竞争局面有多残酷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组的分析回答说,“经过测算,外资银行只要吸收国内银行6%的存款,就会使内资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概在1%~2%之间,但是2003年上半年外资银行已经在以25%的速度增长。2006年是中国承诺银行业向外资开放的最后一年,留给中国银行业重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也就是说,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而改革的关键还是不良资产的消化问题。
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2005年之前将其平均不良资产率降至15%以下。目前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是,时间仅仅剩下短短的两年。目前,过去4年未剥离的不良资产加上新增的不良资产,又在四大银行内形成2万亿元的包袱,依靠自身的盈利来逐年消化这些不良资产,这个消化过程大概需要10年,但是时间不等人。
2003年10月27日,中国银监会召集的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参加的不良贷款分析会议上,银监会要求国有银行2003年第四季度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大呆账核销和不良资产清收力度,二是控制不良贷款反弹,三是严格控制新增贷款质量,四是对不良贷款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集中攻坚,五是积极探索新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利用市场的原则处置抵债资产等。金融专家评述,此举意味着银监会将再次强攻银行不良贷款这个顽疾。
在这次分析会上,银监会还明确表示不会再对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知情人士称,不再剥离不良资产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工作效率低下有关。11月5日,著名的评估机构穆迪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速度过慢。
2003年11月初,有关改革的走向进一步明晰起来。“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不可能再次剥离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些不良资产需要银行自己消化。”一位财政部官员如是说。
免费的“晚餐”没有了,退路也封死了,四大国有银行这回真的到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地步了。这种情况迫使四大银行再寻他途,多种形式开展“自救运动”,积极处置手中的不良贷款。
一些银行正在尝试与国际投资银行合作以降低不良贷款。一直试图拔上市头筹的建设银行于去年6月与摩根士丹利签署合作协议,向后者出售43亿元不良资产包中70%的权益,并与后者合资成立相关公司;工商银行差不多也在同一时间宣布与高盛成立合资公司处置100亿不良资产。
目前,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准备进行市场上至今最大的一次不良贷款出售交易,总面值约为30亿美元。在第一次不良贷款国际性公开拍卖中,华融向摩根士丹利为首的一家财团售出了15亿美元的不良贷款组合及向高盛集团售出了2.5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这两家国际性投资银行均在中国建立了不良贷款服务平台,接管了相关资产。两家机构目前均在中国开展业务,对获得的贷款进行回收及处理。在另一项交易中,中国建设银行已聘请安永负责其首次由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打包出售的抵债资产予国内外投资者,面值为5亿美元。这些交易已定于未来四个月内进行招标。
2003年9月14日,北京市科博会上,“华融——中交所金融资产超市”热闹开局。这是由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联合组建的“虚拟超市”,它通过构造一个集中统一的市场,把四大资产公司的不良资产集中在这个买家云集的超市内,通过电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并提供全国各类不良资产的资源信息,使得客户能够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中实现交易。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还加快了上市的步伐。据业内人士透露,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将于2005年或2006年分别在内地和海外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工商银行计划于2006年分别在香港、纽约和新加坡上市,中国建设银行则计划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而中国农业银行的上市可能将在2008年以后。中国银监会的一位官员称,除了中国农业银行以外的其他三家银行均提交了关于股东结构重组和上市的意向书。三家银行计划成立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并以其为基础组建上市控股公司。
2003年11月25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说,银监会将贯彻10条指导方针,确保中国的大型国有银行在3至5年时间内扭转困境。报道借刘明康的口说,两项新的改革方案定于2005年下半年前确定。其中一项是吸引战略投资者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持股,四大国有银行目前均为100%国有。另一项则是让“国际人才”在这几家国有银行担任关键职务,如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
2003年12月初,一个利好消息在业内传播。据消息人士透露,为了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信托公司可能进场清扫不良资产。
整治不良资产要出组合拳
近年来,金融界一直把降低银行不良资产作为银行考核的一个非常主要的目标,实践表明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从2003年以来又出现了一种新情况,不良资产表面上是下降了,但这种下降并非建立在完全改善国有银行运作机制、改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基础上的,而是采取加大贷款总量,扩大分母,甚至于通过票据贴现空转对倒做大分母,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等非市场手段来达到的,一旦中国经济出现增长放缓,新的巨大的不良贷款又会暴露出来。
整治不良资产要出组合拳。
首先,花钱购买机制。国家的扶持措施,不是简单地帮助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资产,而是要借此换得银行一个良好的治理机制。 最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实率作为最综合的监管目标以及银行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约束机制。另外还有PCA,就是所谓的“及时校正措施”,即监管部门通过一些措施能够积极地使得金融机构在风险或资产质量方面变坏的情况下尽快加以纠正。如果银行的资本金充足了,那就应该要求它们按照市场的原则去经营,减少政府对它们的干扰,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综合竞争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其次,培植诚信机制。大量的事实表明,我国的社会信用观念比较淡薄,无论是个体私营业主、集体、国有企业还是地方领导,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银行的钱视作财政资金,缺乏借钱要还的概念。许多地方领导甚至将银行资金当作救济资金,拯救亏损企业要求多贷款,救济困难地区要求多贷款,甚至过年过节、困难救济也要求多贷款。这些贷款放出去,根本就不要指望还款。化解金融风险,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关键是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把扭曲的社会信用关系扭转过来。对失信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赖账者更要严厉打击,不能让没有信用的企业和个人从中得到好处。
第三,加快资产处置。在不良资产处理方面有一个著名的“冰棍理论”,即不良资产犹如冰棍,握在手中时间越长,损失越大,因此要快点处理,不仅要快,还要好,这就是要实现资产处置尽快化、最大化。不管是卖给谁,不良资产只要能尽快处理掉就行,否则,老在自己手里,不良资产就会越来越不值钱,损失的是国家。从现实情况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坏账处理的回收率已有所下降,从成立早期的30%跌至现在的15%~20%,时间拖得越长,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第四,制止无序竞争。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之间盲目无序的竞争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它们争先恐后向所谓的“知名企业”贷款,致使其多头开户、多头贷款,而且存款随时搬家。一些银行对优良客户又不敢去严格管理、严格审查其经营财务状况,生怕它跑了,结果一些大企业集团因经营不善倒闭,导致大量贷款变成呆账。“蓝田股份”即是一个典型案例。该股1996年6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始终保持在极高的水平,最近三年更是高达28.9%、29.3%、19.8%,位于上市公司的前列。5年来的财务报表显示出业绩持续高增长,主营业收入从4.6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三年间利润翻了三番多,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被誉为“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而事实表明,这个被证监会三次打破配股圈钱梦想的家族能够挺到今天,原来是银行的钱源源流入了“蓝田股份”。据悉,“蓝田”已把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朝阳支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三元支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安外支行等多家商业银行拖下了茫茫的洪湖水中,资金规模至少在20亿左右。一些金融机构偏好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认为其贷款风险小,实际并非如此。最近几年建设的38个支线机场,其中37个已累计亏损达15.7亿元。以四川绵阳机场为例,地方和国家投资4亿多元,银行贷款3亿多元,然而机场不仅经营亏损,还有2亿多元机场设备闲置在那里。一些地方建成的高速公路也有亏损现象。这些都亟须建立一种自我约束机制,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否则,不良资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