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峡 颜仕英
对于婴儿来说,安全感不仅仅是指他们幼小的身体不被伤害,更重要的是抚养人所做的一切,在其一片混沌的心中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好的心理痕迹应是:有亲人爱“我”,让“我”感到满足,“我”是安全的,是被人呵护的。家长亲情的表达是亲吻、拥抱、爱抚,最直接地给婴幼儿以温暖的感受,温暖的感受是生命开端的融融“阳光”。如果孩子内心感觉不安全,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
孩子睡前的各种“仪式”
几个年龄相近的孩子住在同一栋楼里,一天,几个孩子的妈妈碰到一起,谈论自己的孩子,发现这几个孩子似乎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每个孩子睡前都有一定的“仪式”。
阿明今年五岁,每晚睡觉前必定揪住妈妈的一缕长发,卷呀卷呀,然后变成一个圈,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敲着、敲着,然后慢慢地入睡。朱丽今年三岁,睡觉的时候必须揉弄妈妈的一只耳朵,否则难以入睡。吉美则是习惯于啃咬妈妈的肩膀,她用一只手搂着妈妈的脖子,用嘴啃咬着妈妈的肩膀才能睡得香甜。
年轻的妈妈们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改变宝宝们的睡前“仪式”,但结果似乎是徒劳的,因为每当她们采取“行动”或拿开孩子的手,孩子就会烦躁不安,发脾气,以至影响睡眠。
点评:孩子入睡前的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如抱小毛毯或其他的物品、揪头发、摸耳朵、啃肩膀等“仪式”,都可以看做是孩子皮肤饥饿的行为表现。皮肤上面的触摸感受器对接受触摸刺激有一定的要求,如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就会出现皮肤饥饿。
皮肤饥饿在婴儿期表现最为明显。出生前,一直生活在妈妈温暖的羊水中的胎儿,有绝对安全的感受。出生后,他们感到失去了任何保护,失去了依靠,而来自成人的搂抱、抚摸、亲吻等动作能让婴儿感到温暖,父母的呵护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尤其在睡觉前,有的孩子要摸妈妈的乳房、脖子和耳朵,有的要在妈妈的轻轻拍打下才能入睡。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孩子可能会自己寻找一些替代物,如枕头角、毛巾被,还有自己熟悉的绒毛玩具。
到了幼儿时期,社会化的活动逐渐取代了婴儿由于缺少安全感而形成的皮肤饥饿,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形成了较为有规律的生活,而规律的生活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把握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安全感。对于幼儿来说,多鼓励,多表扬,说话语气和蔼、耐心,对性格内向的儿童批评要慎重,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的心理氛围,注意满足他们的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
“形影不离”玩具鼠
五岁的小慧,从来没有离开过她从一岁时就玩的那只玩具鼠,尽管在她的“百宝箱”里有各式各样崭新的玩具,但她一点儿也不喜欢。爸爸妈妈极尽“哄劝利诱”之能事,要小慧放下那只又脏又旧的玩具鼠,都遭到了小慧近乎拼命式的反对。
几年来,不论小慧是到爷爷奶奶那儿还是到叔叔婶婶家,甚至是跟着父母到外地旅行,玩具鼠一直是第一重要的东西,必须把它紧紧抱在怀里小慧才能安静下来。如果旧玩具没带,她一定会烦躁不安、哭闹不休,即使到了床上也迟迟无法入睡。妈妈感慨道:“这孩子有些神经质,真难带。”前不久,妈妈以搞卫生为由,将小慧的玩具扔到了垃圾站,结果小慧整整哭了一天,不肯善罢甘休。
曾经在美国留学的爸爸责怪妻子伤了女儿的心,他说:“很多美国家庭的孩子都有恋物的习惯,小时候的玩具一抱就抱到小学毕业。那些孩子大了也很正常,要顺其自然。既然孩子觉得抱着旧玩具鼠安心,就让她抱着吧。”妈妈发现,除了那只玩具鼠以外,小慧从未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出如此依恋。她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在幼儿园也不主动和小朋友说话,不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儿。上课不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她小声嗫嚅着,一副畏惧胆怯的样子。一遇到事情就退缩,惟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她的玩具鼠坐在角落里。妈妈很担心小慧,再过若干年,她会不会难于融入社会群体中呢?
点析:小慧的例子绝非个别,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一种恋物行为,而小慧妈妈的担忧在年轻父母中也并不少见。
其实,儿童的恋物行为是因为其离开了某一样熟悉的物品,内心就忐忑不安。此类孩子比较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性格胆怯退缩。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恋物行为是因为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在注重亲子关系的中国,原以为我们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和关注足以够多。但近几年,随着人们教子观念的改变,尤其强调独立在幼儿教育中的比重,教育者或父母往往忽略了给孩子一些亲情互动式的享受。有恋物行为的儿童多是在感情上没有得到满足,根源在于孩子内心存有不安全的感觉。
这类儿童的生长条件看似优越,但情感交流却在减少。比如:婴儿住房条件宽裕,孩子还不习惯独自入睡就强行安排其独住一室;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严肃的全职保姆一手带大;家长表面上注重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生活中却认为孩子嬉戏玩闹是“浪费时间”;很小的孩子无人精心照料,与电视中的动画片长期为伍……
如何满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
儿童教育家认为,既然孩子的恋物行为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引起的,那么预防或逐步戒除幼儿的恋物行为,也要从增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入手。教育者或家长可参照以下方法进行尝试:
平时多搂抱孩子,多接触、抚摸孩子的身体,以解其“皮肤饥饿”。不要把搂抱和抚摸作为奖赏,非得等孩子画出一张好画或弹出一首好曲子时再给予孩子。搂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搂抱他,这样做更多的是在两代人之间寻求一种无声的沟通方式。
经常性的搂抱会传达给孩子这样一种暗示:我在你身边;我非常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还可以再来;有我在你很安全,你是被人喜欢的……经常与父母搂抱嬉耍的孩子,亲情以及安全感上得以满足,多不会将衣服、被子、枕巾或玩具当做精神安抚物的。
即便让孩子独处一室,也要进行一些睡前“安抚”。所有的孩子都在本能上畏惧噩梦和黑暗,如强制把孩子与父母分开,孩子是难以接受的。很多幼儿就是在入睡前因害怕、不安而逐渐形成恋物行为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开亮一盏小灯,等孩子睡着再离开,就比较容易使孩子对襁褓包被之类物体“脱瘾”。
儿童常常喜欢小被子、小枕头、绒布熊等物品当自己的陪伴物,是因为这些物品柔软而温暖。家长在选购幼儿用品时,最好有意识地备下几个“迁移载体”,避免孩子对其中某一物品过分“专情”。多备下几个物件,让孩子有选择的可能性。
给孩子安全感并不难,但愿家长们有这个意识,于细微之处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和满足,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更多良好的感受,就像洒满明媚阳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