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铜鼓

2004-04-29 00:44刘海清
含笑花 2004年4期
关键词:铜鼓文山壮族

刘海清

一、想象:“物”之为“诗”的桥梁

几面铜鼓,展现在我的眼帘。这些铜鼓,作为“在场”之物,只不过是一些铜片。但我分明知道,这些铜鼓象征着文山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我仿佛看到,盛装的少数民族们在敲打着铜鼓,向天祭祀,祈福。在围着高悬空中的铜鼓,兴高彩烈地跳着原始的舞蹈;甚至,我还看到匠人们从不同的地方运来铜和锡,制作铜鼓,在汗水中,青铜渐渐成形,刻上纹缕,变成铜鼓……而这些场景是怎样映到我的脑中的?一件“在场”的文物,怎么会表现出那么多不在场的,然而又是活生生的文化内涵?靠想象。正是想象,使物转变成了文化,使青铜成了诗。

想象赋予“物”的意义。物“它表现为在场的东西,而它的内涵和意蕴则寓于无穷无尽的不在场的东西之中”(张世英《哲学理论》,P55)。可是,为什么要揭示这些“不在场的东西”?原因很简单: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正是靠这些不在场的东西,这些隐蔽的东西。不在场是在场的基础。离开铜鼓背后的文化内涵,铜鼓就不可理解。而对“不在场”者的揭示,当然只能靠想象。想象不仅联系起诸物,也赋予诸物过去、现在、将来的历史难度。

法国当代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写了一本谈想象作用的书《梦想的诗学》,“梦想”即想象,是人们的思想创造过程,它总是与诗、与创造力联系在一起:“我们要研究的梦想是诗的梦想,是被诗置于上升倾向的想象,是扩展的意识能够追随的梦想”这种梦想不同于做梦。做梦是对生活的无意识的扭曲,是人的欲念的荒唐表达方式;梦想则是人们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普遍联系起来的能力。这就是巴什拉所说的:“在一个由梦想产生的世界中,人能成为一切”。没有想象力,万事万物不仅是孤立的、不可理解的,并且是没有诗意的。想象赋予人们以爱情和亲情;想象使不同语言、不同环境里的人们彼此生出恻隐之心。

“在场”的铜鼓,只有揭示出“不在场”的传统文化,才显示出它的价值。这样的“物器”,才会由“形而下”的层次上升到“形而上”的层次,才不仅成为我们研究、谈论的对象,并且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要做到这样,我们就不能只抱着理性的、逻辑的态度去分析铜鼓,还应进行想象。

二、铜鼓的文化意蕴

文山被称为“铜鼓之乡”。自1902年奥地利考古学家F·黑格尔对文山铜鼓进行研究以来,“开化鼓”便成为考古工作者们感兴趣的研究对象,黑格尔对铜鼓的四种分类法也一直很有影响。

“文山铜鼓,从分布之广、类型之全、数量之巨、年代之久远、纹饰之丰富、工艺之精良等诸因素综合考察,在全国当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文山被称为“铜鼓之乡 ”的一个原因。但这个原因不是最重要的,根本的原因是:铜鼓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仍然在文山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有论者指出的:

在历尽千年沧桑的今天,文山的许多地区仍然保持着使用铜鼓的原始状态。凡重要节日如迎新年、送年、三月三、祭龙、跳宫节、荞菜节和喜庆之时,都要“请出”铜鼓,伴着鼓声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绵延数日。寨中若遇紧要之事,决断时须有铜鼓作证,铜鼓使用完毕,须焚香擦拭,由专人入土埋藏。埋鼓地点系高级机密,且避免水渍风蚀、人畜践踏。外借时要为之系上“魂索”。

这段描述把作为“物器”的铜鼓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显示了铜鼓的文化价值。但这种描述又是表象化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为什么会有埋鼓的习俗?这种描述却无法回答。而我们的想象也不会满足于此,它要求我们揭示出其中蕴藏的民族心理、民族习俗和哲学内涵。简言之,想象要求直达铜鼓文化的本质。

文化有着自己的结构。在其深处,是被文化人类学家称为“精神文化”的部分。按我们理解,精神文化包括宗教哲学、风俗习惯和人的自我意志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这三个部分,都与物器文化相互联系着。铜鼓正是这样的物器。它好比交通枢纽,穿过它,可以通达民族文化的各个精神要素。

铜鼓是文山本地壮族、彝族等古老民族宗教和哲学思考的凝结物。据我们所知,这些民族的祖先百越人、骆越人、西瓯人,还有乌蛮人,西汉以前就得用当地的铜矿资源,创制出青铜文化,利用铜鼓,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思考。这些民族,用对太阳、月亮和动物、植物的崇拜,倾诉自然对本民族的恩情。今天出土的很多铜鼓和传世铜鼓,中心都刻有太阳和十二光线,象征十二个月。而对太阳的崇拜又与雷神崇拜相联系。我国近代史学家徐松石著的《粤江流域人民史》上说:“相传雷应十二方位。这与铜鼓表面中心所列十二芒的太阳,和铜鼓原始形式的十二圆圈,意义相合。”铜鼓上刻画的蟾蜍即是雷神的象征。徐松石分析:“蛙鸣象鼓,而且蛙鸣便有霖雨。铜鼓面上有蛙,也有深意存于其中”一些铜鼓上画的“人形鸟”即是雷神。古人认为,雷神口像鸟喙,身像鸡形。丘北县两个崖画点还发现相似的“人形鸟”图像,也可能是雷神。

铜鼓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徐松石归纳了6种用处:(1)用于殿堂寺院;(2)用于年节;(3)用于丧事;(4)祀雷神;(5)号召群众(用于生产和战事);(6)其他迷信。这里仅举生产中的作用,以见一斑。一些铜鼓上雕刻着马、牛和牛车,以农耕为主。铜鼓也往往用于农事活动中。古时壮人锄地或插种或收割,每有一人打鼓,而满坡满峒的人依着他的节奏,一面歌唱,一面做工。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说:“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这是一幅集体生产的图景。

铜鼓,还反映出文山少数民族生产习俗中不为人知而又非常重要的一面。历来认为,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自古就处于封闭状态中。但对铜鼓生产过程的考察,足以推翻这一结论。文山铜鼓的主要原料是铜和锡,有的来自于云南的澄江、江川、弥勒、蒙自、个旧等地,有的则来自广西甚至越南。由此可以想象,铜鼓的制作,一定有着较为发达的商业贩运网络作为支撑。虽然这种商品交换可能还处在以物易物的阶段,但由此证明了文山这些地区是与外界交往的。再则文山铜鼓与两广,东南亚的铜鼓在花纹、造形上也相似,這也证明文山与这些地区长期的生产、文化习俗上相互影响。

实际上,文山历来是商品流通的重要驿道和通往东南亚的通道。在这个重要通道,各民族经常迁徙往来,形成游耕的习俗。迁徙的原因,有封建中央政权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和压迫,有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械斗,也有生态变化的原因。每当迁徙之时,为了免遭铜鼓落入他手,于是把它埋入地下。自唐朝以来,埋鼓的事越来越多,已成为习俗。可见,铜鼓又是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凝结物。

铜鼓还表达着少数民族的自我意识。徐松石把壮族称为“鼓族”,认为铜鼓与壮族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广西壮族有“洪水横流歌”之说:

洪水横流,

伏羲姐妹造人种,

人种造了就在鼓里头,

若是打脱这个鼓,

沿大水淹遍满天下绝人种。

歌中呼鼓为“土老”,“因为土老原来是南方壮族的别名。倘若鼓等于土老,土老等于壮人,则壮族显然等于鼓族”(陶维英《越南古代史》

“洪水横流歌”中的鼓即像天地。“人种造了就在鼓里头”,隐喻壮族人与自然原为一体的观念,这与汉族“天人合一”观念是一样的。这首民歌中,还表达了壮族人民自我意识的萌生。打脱鼓,从鼓中出来,就产生了壮族。这隐喻着人与自然的相分。人脱离了自然状态,标志着自我意识的产生。当然,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应是社会中人的个性、特别是自由意志的张扬。而对古代少数民族来说,其中大多数人的意识从属于族群意识的。铜鼓中所刻的金船,即是这种族群意识的反映。一些铜鼓上刻有船,船内有鼓、锣和礼物,并有以鸟羽的樯桅和伴灵魂的栖憩灵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超渡死者灵魂到天堂的船。灵魂观念的产生,是自我意识出现的反映,但这种意识,却又不是个性意识,而是群体意识。

只有掌握着族人权力的长老或酋长,才有表达自己意志的可能。越南学者陶维英认为,铜鼓在少数民族中有两点最重要的用处:一是表示酋长的权威;二是用于领导部落群众。这两点,都标志着长老们的个人意志,所以铜鼓往往为长老所有;家有铜鼓,便被称为“都老”,受族人的敬重。

可见,从总体上说,铜鼓文化所表达的主要是少数民族的集体思想和社会思想。这些思想很多内容在当代少数民族中仍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传统文化。但是,它对个人思想的创新是否也有意义呢?在彰显个性意识的现时代,这是需要问明白的一个问题。法国哲学史家莱昂·罗斑在考察希腊思想的发展时认为:“个人思想”是在批判地继承社会思想和集体思想种种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深入地考察、了解古人的集体意识,往往会激活我们的思想,成为个人创造力的源泉。

猜你喜欢
铜鼓文山壮族
诗与象
诗与学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快乐的小铜鼓
铜鼓渐成收藏潜力股
敲响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铜鼓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