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英
自从去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并用自愿婚检取代强制婚检后,北京某妇产医院的婚检科一下子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面对一排排空空的候诊椅,医生们难解疑窦:难道婚前检查真的不需要了吗?她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婚检的重要性:有一对夫妇生下一个孩子后,突然闹起了离婚。丈夫怕妻子跑了,竟动员家中的成员轮番看守她,竟被非法拘禁了几十天。有关部门得到消息,派人去解救,由于男方及家属粗暴阻拦,竟没有解救成功。后来还是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女方才获得了自由。那么做妻子的为什么要和丈夫离婚?为什么有了一个孩子后还牵不住她的心?这位妻子这样回答:“丈夫婚前隐瞒了正在患肝炎的病史。如果他告诉我,我会重新考虑婚姻大事。”他们如果进行婚前检查,此类家庭破裂的婚姻悲剧则有可能避免。婚检科的医生如是说。
据医学研究证实,人类的遗传病有3000余种。这些遗传病的基因,有的是男方携带,有的是女方携带,有的是显性遗传,有的是隐性遗传,有的传男不传女。任何夫妇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患有遗传病,因为一个患病的孩子会给父母和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婚前检查正是把杜绝遗传病,使夫妇生下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当做婚检主要目的的。除了遗传病之外,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和精神病的人也不应该在病未治愈前结婚。但是,恋爱中的大多数男女是不懂得医学的。如果一方隐瞒了病情或家族遗传病史,另一方就丧失了知情权,这不但殃及了另一方,甚至殃及了下一代,也有可能导致家庭的悲剧。这样的结局,不但医生们不愿看到,夫妻之间也是悔之莫及的。
那么新《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后,为什么婚检率大跌,有的地区甚至陷入零婚检的尴尬境地呢?年轻人的回答是:我们注重的是感情,难道因一方有了病,另一方就应该抛弃对方吗?人的身体是人的重要隐私部分,我们不想在医生面前暴露隐私,让医生查来查去的,太难堪太身不由己了。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在结婚登记前已经有了性行为,他们担心婚检要查处女膜,使自己陷入尴尬难堪的境地。实际上,婚前检查是不查处女膜的。还有的年轻人抱怨说,天天那么忙,哪有时间去婚检?再说了,婚检的费用太高,医生们检查又走过场,没有真正的效果,进行这样的婚检有什么实际意义?有的青年人说得更是潇洒:我们根本就不想要孩子,何谈将遗传病和传染病带给孩子?
针对年轻人和要求取消强制婚检的人提出的理由,有关人士认为,过去婚检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于婚检制度本身,而是在于这一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假如因为不规范的现象存在,便取消关于婚检的规定,无异于因噎废食。如果把婚检的项目、范围、对象明确公布,并通过宣传的办法,让公众知道遗传病的危害,讲明严重传染病在未治愈前为什么不宜结婚的道理,那么就会让许多人重新审视回避婚检的做法是不是明智之举。当然,婚检部门也应对医生进行文明服务的教育和提高婚检技术水平的培训。怎样保护病人的隐私?怎样才能及时准确地筛查出遗传病和传染病?怎样才能体现医生对婚检人的人文关怀?怎样收费更合理?这些在具体执行婚检程序中的问题,都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据资料显示,我国从1986年开始施行强制性婚检。1994年颁布了《婚姻登记管理条理》,第一次把婚检制度写入法规。199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婚前保健,进一步强化了婚检制度。婚检制度为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和残疾,保护夫妇和他们后代的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充分体现出对公众意愿和个人隐私充分尊重的人本精神,使公众有越来越大的选择空间。但由于新条例的实施造成年轻人大量回避婚检,认为取消强制性婚检就是取消婚检,进而造成婚检率大跌,部分地区逼近零水平,这样的现状,或许是某些部门始料不及的。
这是令人十分担忧的一组数字:北京去年10月的婚检率不到前年同期的1/10;上海仅为1.69%;广东省去年国庆节结婚的16374对新人,只有114对自愿婚检;河南省有579782对青年在“十一”黄金周结婚,但每个城市平均婚检数不足4对。这样的状况会不会导致新生儿缺陷发生率的上升?从长远看,会不会影响中华民族的素质?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