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冯小虎
推荐篇目:《日子如波》作者:史生荣
推荐意见:上来就要普遍得罪人:我觉得这期专号的质量没有2002年那期高。
那一期真是万丈红尘掩不住艳美惊人,不仅篇篇可读,而且简直篇篇可奖。当时我把票投给了《谁都救不了你》,其后郁郁寡欢了数日之久,因为还有《三依依》、《国贸西》、《遗产》等等可奖。记得当时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老编们都被我的亢奋吓了一跳,因为他们发稿时并未抱有如此期望。
本期就平淡多了。当然不是说水平不行。等闲写手是上不了《当代》的。作者们都很辛苦地写,明显觉得他们的吃力,但读来确实感觉平淡,缺乏尖锐透脑的痛和快。我非文坛中人,能知其然已经算是很有悟性了,当然不可能知其所以然,因此开不出原因来。
听说2002年那期专号是因为很多中篇压得时间太长了,才集中到那个专号来发表的。谁知就西门吹雪。
也许文学天生不能急功近利,就需要压一压。哪怕压过之后一个字也没改,这个过程也是不能省略的。何况世界上哪里有压三个礼拜一个字不改的文章?
相比之下,《日子如波》切合“文学克隆真实”的原则。
推荐人:匡文立
推荐篇目:《摘棉季节》作者:王大进
推荐意见:11部之多的中篇小说荟萃一处,有点眼花缭乱。阅读感觉良好的当然不止一篇。最终选定《摘棉季节》,是因为这一篇之于小说诸多审美要求,方方面面都算比较完美,没有明显的瑕疵可挑。拿《拜托了,风儿》做比,“拜托”写了没怎么见过的一等边缘人物,边缘心境,本来应由于陌生而吸引力倍增,可惜“诗人”与大社会的关系,像是至少二十年前的,如今,即使普希金再世,怕也没机会享受作者奉赠给“诗人”的那份“盛名”及人见人爱的牛气。再拿《江湖传说》做比,“江湖”第一段落先声夺人,还以为作者要探索马加爵之类的心路,谁知归到了“黑社会老大”,而说起“黑社会”,我们熟悉各色“经典大哥”已经很久了也太多了。
《摘棉季节》没有悬念,看了开头就知道这一季棉花绝对又是白种。给人意外的是情节走向,社会弊端,农民生存困境与“人”自己的错误、失误,最终纠结起来,难舍难分,“农民命运”四字,便不再是“制度解决”那样简单和干脆利落。
推荐人:邢育森
推荐篇目:《挑染》作者:于卓
推荐意见:喜欢《挑染》的语言。“努嘴儿一笑”、“这人做的,就多少有点小肚鸡肠了,也贫气”、“说得那么露骨刻骨,连条肉丝儿都不挂着”、“你还甭拿舌头戳我”、“小兰捧着下巴说”、“小兰嘴上涨潮、曾华心里起浪”、“小兰掐着腰,扭动着,刚要搭茬”、“小兰挤了他一眼”、“曾华拿着劲,一下接一下,把多余的懒腰,抻得直走形”,喜欢这股生动活泼劲儿。这股劲儿,没有读多了中文版欧美小说之后不自觉带出来的翻译味儿,也绝没有空洞华丽的文艺腔,更没有矫情做作的小知识分子趣味——鲜活、明亮、结实,筋道——不说了,再夸也贫气了。
喜欢《日子如波》淡然叙述中透出来的力度。“他就是想重温一下初恋时的那个吻,大不了彻底看看她的身子,然后做一回那事。他吻了,做了,他就肯定不再有新奇,也许还会产生厌倦,那时,事情了了,友情还在,凭良心,有事求他时他也会全力帮助”。文华的思绪,就这么平平静静地叙述出来,看得却真让人心惊肉跳。高手确实是擅长举重若轻的,故事本身如果力度已够,再在叙述上费力使劲的话,反而显得蹩脚和笨拙了。
另外,《障碍》讲故事的手法和节奏控制都不错。不过故事结构太精巧了,一看就是坐书桌前很用心地构思出来的,不够自然,没有那种活生生的感觉。
《江湖传说》失败在最后一章。通过刑警队长的叙事视角,讲一个黑社会老大的故事,还不如不讲。目前的效果,前边像《今古传奇》上的文字、中间像海岩的言情影视小说,后面则像《人民公安》上的某篇报告文学。
推荐人:杨浪
推荐篇目:《江湖传说》作者:马笑泉
推荐意见:一口气看11部中篇无论如何不是一个轻松的经历。不过倒有几个理由是我更加相信:第一好的小说要使阅读的过程感到轻松。第二使人轻松的东西在故事本身和叙事结构上应该是自然流淌的。第三它是文学,至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是个体读者的个体感受,可以周延但不必周延。在这一本里,我首先喜欢《江湖传说》,我估计编者也喜欢它,写了很高调的篇首语。确实好!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是个高难度的事,让马笑泉搞得很从容,特别是把握语言的能力。26岁的作者,我们不必期待他以后“笔下的光明”(编辑语),生活的路还长,黑和亮都会有,但愿还在用这种悟性写。其次张栏的《看见幸福》,也是年轻写得很真实动人的小说,不过它算“中篇”我看有些勉强。
其他的几篇也都有可看。不过也都稍有勉强。《武将》写作很用力,但人物本身的设计似有“硬伤”。《拜托了,风儿》文字很舒服,可是器宇小。《偷窥》也是这等器宇,可以看而已。《摘棉季节》写得太累,情节、人物、语言、情调个个想写,我却觉得不如作成稍铺排一点的散文,或可使读者轻松悦目。
推荐人:孙小宁
推荐篇目:《江湖传说》作者:马笑泉
推荐意见:不知为什么,《当代》有时一期刊物的小说题材惊人的近似,让人一时难以取舍。本期就是这样,《摘棉季节》、《一个男人的一天》、《日子如波》、《半个月亮》读来都有一种相似的体验,写法也是传统式的,读来读去会觉得闷。这时候看《江湖传说》,阅读的快感会明显增强,因为他写的是个性复杂的黑社会老大。看这类题材,脑子里总会对应到那些擅讲黑白两道江湖拼杀的港片,心底的比较标准只有模糊的四个字:江湖气质。讲好一个当代的江湖故事似乎已经不是内地作家的长项,但这位年轻作家的努力好像已经很像回事了。用四个人物的叙述拼贴出一个江湖老大的江湖生涯,这种招术港片屡见不鲜,但的确有效。体现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巧妙避开了人物心理世界的分析与叙述,而保留了题材所应有的想像空间与传奇色彩。笔触也因此变得伸展自如,简洁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