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规则或潜规则的节点

2004-04-29 00:44
经济 2004年7期
关键词:试药药厂新药

北京市一家医药研究所的专家曾以采血来类比药物临床试验:二者皆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和生命,但非专业人士又知之甚少,因而在输血或服药时往往半信半疑,可绝大多数人没有选择的余地。

临床试验往好听里说,是各方协作的结果,往难听里说,则是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在现实运行机制及一些也许更重要的“潜规则”的指引下,临床试验最终的目标是——各方满意。这个“满意”你可以做各种理解。

在临床试验的“生态链”上,还有一些十分重要的节点,不可不提。

■ 医院(临床基地)尽管会有一些拨款及基金投入,但对于一个新药的开发而言,那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一个大医院,除了进进出出的患者外,如果拥有一个临床基地,还会引来药厂的频频光顾。

药厂通常是积极主动的,要和医院及其临床基地建立联系往往还得花一些功夫。一般而言,开展临床试验项目的是医院某一科室,如呼吸内科、泌尿外科、神经科、小儿科等。不过在同药厂谈判合作协议的过程中,医院科教处、药学部也有较大的话语权。

寻找试药人是临床项目的一个关键环节。门诊或住院病人对医生有很大的依赖性,一般签一个协议就可以得到免费的体检和治疗,但也有医院“重复收费”,让病人再交一定费用,而在“随机”、“双盲”等试验方法下,病人也可能并不知情。寻找健康试药者就常常需要发布信息,甚至张贴招募广告,但费用是由药厂负担。也有一些“信誉好”的新药,甚至引来相关医务人员“品尝”。

临床项目的医护人员可以获得药厂支付的“劳务费”,医生也惯于推销自己试验的新药,医生说,因为熟悉,所以放心。

■ 伦理委员会因试药人与临床项目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按国际惯例而设立的伦理审查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就成为试药者利益的保护伞,主要是通过对新药的益处与弊害进行鉴别,同时监察临床过程,以确保试药者的安全。

这一团队一般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主事,辅以5-10名成员,包括不同专业的临床医生、护士、药剂师、基础科学专家、法律专家、社会人士等,还需有女性加入。

但由于该委员会常常与项目研究人员具有行政或业务关系,不仅很难做到利益超脱,甚至还有“合谋”的情况发生,因而试药者权益的切实保护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抗争。

■ 监察人员企业将项目交给基地医院之后,为了达到掌握和促进试验进程的目的,便派出自己的人员进行监察,并与医务人员一道设法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但由于药厂似乎是有求于医院,加上监察人员通常不具备深厚的临床医学背景,一些医院的专家并未把监察人员放在眼里,有时“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某监察人员根据多年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比其他城市的收费高出不少。在他看来,就基地对试验规则和企业的契合度而言,一般情况是西部好于东部,名气小的科室好于名气大的科室,小医生好于老医生,研究生好于在职医生。所以他们的策略是“求大同、存小异”,关键是将试验做完以顺利注册。

■ 药检所这实质上就是临床药物的技术鉴定机构,包括临床前的试验用药及试验结束后所生产的3批样药的检验,对临床项目能否如期开展及新药上市进程极为关键。

同时,全国现有的17个口岸药检所担负着进口药物通关检验的重任,对期望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的外国企业而言具有“开门钥匙”的功能,而社会上流通的进口西药是否会带来不良后果,药检所担负着“把关人”的重任。

或许因为财力不足以及技术设备落后,从药检所的眼皮底下溜走的“问题药物”也频频在市场中露脸。但人们也不可能对“人情关难过”的事实完全避而不谈。

■ 药监局一个新药的产生,至少要先后两次获得这一国家药政最高管理机关的批文,业内人士以“进与出”来加以形象概括,即临床前的研究资料及试验药物,均需经国家药监局的测评和核批;而临床结束后的所有资料也需该局评估和论证,一旦认定为“安全、有效”,才会给企业颁发市场准入证。

以“与世界同步”为目标的国家药监局正在大力改革,频频推出的各种规则、认证搅动着整个医药行业。但国家药监局一位高层也承认,理清混乱的局面并非朝夕可就,以至于医药行业如今已成为公众投诉最多的行业之一——尽管社会对它仍抱以无限期待。

以上这些临床试验过程使用频率极高的“行话”,只是一个个圆点,若以线条连接也许便是一幅利益交织的图案。一位3年前回国的临床专家告诉《经济》杂志,临床实践的利益纠葛有时令他一筹莫展,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的费用和进度,另一方面又得顾及一些临床医生的情绪和想法,还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卷进医院的门派之争。

目前的情况仍是,一旦拥有临床基地的资格,则该医院或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均可以参与临床试验,因而往往一两个有技术水平和活动能力的专家争取到基地资格之后,大批项目便不请自来,具体试验过程就交由其他人员。

这位专家认为,国家授予基地资格,实质上是让这些医院端上了铁饭碗,这种垄断性做法不符合市场规则。他认为,国家应该加大推广临床职业资格的考试和审核,以让合格的人来进行临床研究。

6月中旬《经济》杂志对三名发布信息、希望成为试药者的人的问卷调查

问题:

1、是否以前参加过医药试验,或者是否具有丰富的医药知识?

2、对试药的风险有何种印象?这种风险带给你多少报酬才是合理的?

3、你对参加试药过程中自我的其他权益还有哪些要求?

4、您愿意接受何种危险程度的医药实验?

5、您个人的身体状况如何?能否介绍您的职业经历?

6、您是否会去了解实验药品的用途,投放市场后巨大的商业利益,以及你自己的利益

会受到侵害?

7、如果有国外医药企业在中国进行医药实验,你是否愿意作为一名受试者?

叶先生:

1.最近才知道有这种“工作”,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才可以参加,所以还未参加过医药试验

2.当然是风险越大,应得的报酬越多,毕竟被实验者是在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尝试

3.首先我想得知道试的是何种药物,最大的副作用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4.同上

5.个人身体状况良好,目前在机场工作

6.了解便可

7.可以考虑

姚先生:

1.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

2.风险是有的,我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去想报酬的多少。风险与报酬是对应的。

3.我要知道与药物相关的、可能有的后遗症

4.一般性危险程度的医药实验

5.个人身体良好,曾练过4年田径。现为艾默生电器化学工程师

6.我会去想自己的利益会受到侵害,其他的是厂家的问题。

7.不参加国外企业的活动。

李先生:

1、没有参加过医药试验,我的医药知识是来自于上中专的时候书本上写的和在医院

临床实习的时候学习的

2、试药的风险取决于药品的种类和防范措施。报酬和风险的比例应该是相当的,风险

大报酬应该多一 些,但是最少每次500元左右差不多。

3、保密是我的最起码的要求,然后就是自己的人身安全。

4、各种危险程度的都可以。我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抗癌药等一些对身体伤害太大的暂时不考虑。

5、身体情况现在很好,从中医药学校毕业后一直做业务员。各行各业的接触很多。

6、已经了解实验药品的用途。

7、对我来说国内的医药企业和国外的是一样的,我都愿意参加。

猜你喜欢
试药药厂新药
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
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
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
全现款操作,年增量1千万!这家GMP渔药厂为何这么牛?
做一天试药员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试药人:阳光下的影子
大学生当起“试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