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泽
在银行的脱胎换骨中,外国资本却开始独占鳌头,民间资本望洋兴叹。
中国的银行第一次得到这么多的一笔外资投资:144.61亿。
2004年8月6日,汇丰和交行签署协议,汇丰银行以每股1.86元入股,持有77.75亿股交行股份,占该行增资扩股后19.9%,共投资144.61亿,谈判三年,终成正果。
交行马上高调起来。准备抢在中、建两行之前,在A股和香港H股同时上市。因为由于汇丰的入股,交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43%,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1.62%,借此东风,交行轻松迈过股市门槛。
虽然交行属于股份制银行,但实际上一直被看作国有银行,引入汇丰资本,有为国有银行先行探雷的意思。所以,总部设在上海的交行和汇丰特意把签字仪式和记者招待会选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提供失败的教训当然不如提供成功的经验,但经验的获得往往比较费劲。股权之间的此消彼长,都会导致合作的夭折。处理双方的冲突,不仅是了解对方的需求,更需要的是智慧创新。汇丰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又在中国浸润多年,应该为股权合作提供样本。
但是,这样的样本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100多个亿没有来自排名第五的汇丰,如果前五名、五名后的外资全面入股,纯粹的中国银行是否就没有了?而各国成熟的银行体系,哪个不大体上以本国民营资本的银行为主,外资和官办的银行为辅?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就没断过办银行的念头,为此,杀头的有,坐牢的有,落荒而逃的有,执著等待的有。尽管一些大公司开始成立自己的金融机构,温州也出现了自己的财团,也有一些民间资本入股商业银行,但是,基本上还是打游击,在国有银行的改革中作用有限。同时,许多产业是靠民间资本的进入来激活各种资源,民营化成了救世良方,而在银行的脱胎换骨中,外国资本却开始独占鳌头,民间资本望洋兴叹。
银行业的主流何时会是本国的民营资本?哪一天进入的门槛不再看“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