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丽
长期运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东北人转变观念难,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体制依赖综合症。
豪放的另一面
东北人性情豪爽,待人接物不拘小节;讲义气,重朋友,为了朋友甘愿两肋插刀,把友情看得比性命都重要。
这种风格成了东北人的“标签”,但是它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维理念。因为办事粗放,不精打细算在商品交换中就容易吃亏,就容易被精明的南方商人算计。市场经济要求人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要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锱铢必较,而不能大而化之。也因此,东北虽然是老工业基地,机械加工的能力很强,可是很长时间设计的产品傻大黑粗,结实有余,精巧不足,成本居高不下,还自以为“咱们的东西耐用、实在”。曾经看不起做生意的,曾经瞧不上斤斤计较的商人,在北方特别是东北人的观念里十分顽固。找不到原因,还会怨天尤人,责怪世道不公平,明明是自己落伍了,还说是时代落后了,让小人得志,君子吃亏。
从整体上来讲,东北人缺乏冒险精神,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于冬季较长,耕种季节相对短,在长时间的农闲时间内,东北人很少有人外出打工,而是把时间放在喝酒赌博上。改革开放以后,东北的经济连年不景气,但是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多少改观,大批的劳动力闲置,外面的世界仿佛天然对东北人没有吸引力。
他们骨子中还有一种自满,稍有成绩就自满。其实这是东北人的一种致命的性格。东北人是成长于“北大荒”的东北人,那时没有吃穿,生活艰难,但经过奋斗后生活得到改善,东北人就觉得这样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农民甘愿自缚在土地上靠天吃饭,许多下岗职工宁愿“干靠”着国有企业不挪窝。在东北,木匠多为来自安徽、江苏的;搞建筑的多数是河南、四川的;修鞋的是浙江人;仅在沈阳,温州人就有7万。东北人所欠缺的就是浙江人积极进取的市场意识、不怕辛苦的创业精神、不以利小而不为的商业精神。
小富即安有成因
有专家分析,东北人懒散的作风客观是由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东北的冬季很长,不但不能耕种,户外活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东北人有“猫冬”的习惯。另外,东北自古物产丰富,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之说。东北人均耕地面积多,虽然只能耕种一季,但人均粮食产量足够一年的食用。这使得短时间的劳作供应一年到头的温饱成为可能。东北有句俗语,生动地描绘了东北人一年到头的生活状态:“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
对东北人“小富即安”性格的成因,东北土生土长的作家迟子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是当年冒着生命危险“闯关东”的老客们将这种生活态度带到了东北大地。那些“闯关东”的关内人之所以离开家乡来到东北大地,主要是因为生计问题,而不是抱着寻找新大陆的梦想来东北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特别大的抱负,在解决吃饭问题后,就感到满足了。而且,“闯关东”时代的东北,男女比例相差悬殊,来到东北的关内人娶媳妇极为困难。吃饱饭、成个家,“三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成了他们的最高理想。这种着眼当下、少思未来的心态在那些“关东客”和他们的后代的心中根深蒂固。
“体制依赖综合症”
“与沿海人对市场非常敏感、信息把握非常快相比,东北人要慢半拍,这是由大环境造成的,是他们在长期计划经济下的生产方式造成的。”著名作家梁晓声说。
东北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大企业,工人阶级是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但是在有些时候也表现为灵活性、应对性比较差。比如一旦工厂停电或衔接车床出了故障,那整个车间甚至整个工厂的工人都会束手无策,这说明这些工人离开了车床、车间、工人的关系,他们在处理其他事务的能力是弱的。一旦面临社会转型,相当多数的产业工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出路。
“当年有一项技术革新,就因为涉及到大量裁员,而被封存在技术档案中。”梁晓声说。
“在东北,工厂是一个大概念,有时相当于一个军,一个军团,小的也是一个师,工人把他的一切都交给了单位来处理。”沈阳市政府顾问、东北大学副教授姚天冲也认为,长期运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东北人转变观念难,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体制依赖综合症”。
“大企业领导后来转型为政府领导,他们又把大工业的领导方式带到了政府工作上。东北干部要让他们自己做出决策,自己拍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很难的。”梁晓声说。
“南方人的观念先进,也是国家优惠的政策下的产物。当然,即使是同样优惠的政策,各地人的观念也是不一样,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即使再过10年,大西北也会落后于南方,因为它没有长江。受包括地理因素、生产方式等影响,东北的商业环境不如南方,虽然东北也出瓜子,而且是很好的瓜子,但'傻子瓜子'一定是在南方,东北绝对出不了'傻子瓜子',在南方有的城市,话梅成了一个产业,但在东北绝对形成不了。”梁晓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