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片的诱惑

2003-05-30 15:22程绮瑾
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25期
关键词:情色情欲二者

程绮瑾

今年发行的碟片中有两张格外引人注目,一张是《巫山云雨》,一张是《大鸿米店》。二者都以情色画面作为封套,二者都贴着“情欲”、“儿童不宜”的标签,二者都号称被禁7年之久,二者都卖得异常火爆。

但是看过两部片子的人会发现:《巫山云雨》很干净,没有一个暴露镜头;《大鸿米店》虽然有性爱镜头,但影片的主旨是在探讨人性,强调情欲无异于舍本逐末。观众自然难免义愤填膺:这样的片子为什么会被禁?殊不知:这两部片子压根就没被禁过,所谓解禁不过是炒作之说。

用禁片炒作,这招儿实在是高。禁片虽无法公映,但可以卖碟。特别在中国这样影院门可罗雀、光盘市场热闹非凡的地方,“禁片”更成为最大的诱惑。所以《巫山云雨》才会一经改头换面,便由当年的无人问津变为首发15万张。

具体来说,禁片的诱惑其实源自两个误解——禁片等于国际电影节大奖、纯洁的艺术以及个性品位,禁片等于限制级、充斥情欲以及暴力等刺激镜头。

其实对禁片较为了解的人都知道,禁片不一定就特别刺激。仔细看禁片,什么题材都有,从《小武》的日常生活到《安阳婴儿》高度戏剧化的内容,从《蓝风筝》的胡同百姓烧煤炉到《冬春的日子》的小知识分子树林里吵架,从《赵先生》的中年男女离婚到《陌生天堂》的青年男女结婚,非禁片中拍摄到的人物和题材,禁片里基本都有。

而禁片被禁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色情或暴力,有的是政治因素,有的是因为还没来得及审查就去参赛,违反了规矩;还有的则完全是故意保持一种体制外的姿态,主动被禁:有的人拍完电影不送去审查,就属于既没有被禁止也没有被批准的状态。但不被批准与被禁的效果是一样的,因为同样不能在内地上映。至于禁片与国际大奖的关系,的确,禁片得奖的不少,但默默无闻的更多。艺术水平不整齐、艺术风格多样化——禁片与体制内影片一样有好有坏。

看到这些,你就会觉得禁片其实没什么神秘的。但是大多数人对于禁片并没有这种了解。这便是产生误解的根源。可以说,恰是禁片制度本身为炒作者们提供了生财之道。普通人并不知道“禁片”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于是他们便可信口雌黄;普通人很想知道“禁片”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于是他们便可大发其财。而同样是由于禁片制度,这种借禁还魂的事情,却无法得到根治。因为中国电影实施的不是分级制,在音像制品的管理上也没有相关的明确规定,文化稽查部门没有权利对仅仅写有“少儿不宜”这样字眼的音像制品进行查处。

可怜的是电影创作者,一方面眼睁睁看自己的作品被商家篡改成这等模样却无能为力,因为当年已经将版权卖出;另一方面,上级的批评、观众的不满,往往还是落到他们头上。像早已通过审查的《大鸿米店》,结果却因为这种“不当宣传”,真的被禁了。

相关禁片

★《大鸿米店》

改编自苏童的小说《米》,号称被禁7年之久,但实际上在1995年就通过了审查。片中的情爱镜头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直接,但全片四处渗透着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从头到尾充满了仇恨,仍然可看作是一部灰色电影。

★《寡妇村》

这是一部老片子,可以说是内地第一部打出“少儿不宜”牌子的电影。结果观众怀着好奇心走进影院,却发现影片根本没有出格的情节。于是媒体纷纷展开批评讨论,《寡妇村》因而成为内地影片拿分级来炒作的第一例。

★《巫山云雨》

影片虽然涉及到压抑的性、欲望、婚姻等敏感话题,但镜头语言非常干净,没有任何暴露镜头,与时下热卖的DVD封面所示的宣传语大相径庭。连影片导演都不知道DVD封套上那对男女是哪里来的。

★《十七岁的单车》

17岁的阿贵从外地来京,以送快递为生,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买一辆山地车。当钱快凑足的时候,他用来送快递的自行车却丢了。

这部影片在2001年柏林电影节获奖后,以"未经审批就出国参赛"为由被禁。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前苏联电影,其中有一段女兵裸浴的戏,可以说是整部电影情感的升华,在放映时却被完全剪掉了。此事被专业电影刊物披露后,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情色评价的尺度问题,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任逍遥》

贾樟柯自编自导的第三部故事长片,和前面两部一样,仍然没能改变被禁的命运。该片通过两名19岁少年抢劫银行的故事,描写了失业工人子弟的生活,是入围2002年戛纳竞赛单元惟一的华语电影。

猜你喜欢
情色情欲二者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情色,作为艺术和美学
启示
现代艺术中情色绘画的反思
掌握情欲催化剂
你好,春节
《白日焰火》:情欲秘语的性别修辞
情欲缠身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