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豪宅惊现XX”,一段时间来,类似报道常可见诸各地媒体。“豪宅风”不仅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愈演愈热,且有向中等城市蔓延的趋势。
时下的这股豪宅热主要映现于两个方面:一是越建越多。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别墅项目就已超过150个,总建筑面积突破千万平方米,供应量达到4万多套,而且今年还将有30余个别墅项目投入开发。
二是越卖越贵。前不久,位于上海乌鲁木齐路、长乐路口的“汇贤居”一套复式豪宅,卖出了每平方米6500美元、折合总价2900万元人民币的超高价。
很显然,这些超高价位的豪宅是房地产商专门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量身构建的。按市场眼光看,只要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如果供方和需方发生矛盾,就可能导致市场的失衡。虽说时下的富人比例呈日渐攀高趋势,但似乎远不能赶上房地产商开发豪宅的速度。
豪宅的大规模“圈地”,其弊端正日益显露:一方面,土地因为被闲置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为绝大多数人创造生存环境的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的用地空间被严重挤占,从而造成房源紧缺,有需无供。据媒体报道,为了买套经济适用房,北京市的400多位购房者近日顶着4天4夜的寒风,排队领取购房的认购号。老百姓对平价房的热切渴盼,与豪宅市场呈现的萎缩态势可谓形成鲜明对比。
土地是稀缺且不可再生的资源,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限制都是刚性的。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首先必须关注多数人的利益。最近,建设部权威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设部已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强建筑用地和房产项目监管,严控豪宅审批数量,鼓励建设经济适用房。对豪宅圈地热实施硬性降温,相信会给更多人带来软性的求房机会。
福建 谢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