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专家认为,北京与其他大城市没有真正的可比性,但在堵车成为全世界大城市的通病时,看看世界上其他城市是怎么做的,当不无启发之处。
纽约:私车一律停在郊外。到纽约曼哈顿的上班族,是从家里开车到市郊地铁站或火车站,再换乘进入市区,然后在市内乘公共汽车、地铁或出租车去上班、办事。曼哈顿的许多街道,只有持特殊牌照的车辆才能停车上下货和上下客,其他车辆不得停放,否则即遭罚款。
华盛顿:公交车送官员上下班。不仅工商人士不能驾驶私车进入华盛顿的办公楼,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也不得驾车出入华盛顿。官员们大多不住在华盛顿市内,而是住在与华盛顿特区相邻的三个州的小镇上。如果他们每天开几十公里车到华盛顿上班,通向华盛顿的几十条公路都会堵车。为此,联邦政府拟定用公交工具接送代替个人开车的计划,使部分人放弃自己开车,改由公交车接送。
巴黎: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由于私家车急剧发展,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巴黎的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于是,法国政府开始下大力气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如今,巴黎设置了480多条全天或部分时间禁止其他车辆使用的公共汽车专用道。对于小汽车,巴黎市政府规定,采用分单双号车牌形式来限制轿车进城。
东京:地铁至上。东京人的家用汽车平日放在车库里,上下班乘地铁。一则是因为乘地铁才能准时上下班,二则是公司里只有总经理和董事长才有车位。截至1999年,东京圈40公里范围内有高速铁路13条,地铁10条,高速公路9条,短距离轻轨2条,每日负担2804.5万人次的客运量,其中高速铁路占61.4%,地铁占26.3%,公共汽车占6.7%,其它占5.6%。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当地政府发出交通白皮书公告市民,为了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从2000年起提高停车费用,同时城市内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从今年7月份起,伦敦又规定,进入拥挤市区必须额外收费。
香港:得益于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香港人口700万,截至2000年12月行车道路的总长度只有1904公里,许多不到20米宽的车道上,跑着各式机动车辆,但仍能做到运行顺畅。香港的道路大量实行单向行驶,驾私车的人从此地到彼地也许直线距离很近,但要兜很大的圈子才能到达。所以香港的交通很大程度上依赖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其公交交通服务种类繁多,市民可按快捷、舒适及方便程度,选择各自心仪的出行交通工具迅捷到达。每天,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的士和渡轮等交通工具秩序井然,载客超过10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