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事例。
李强正在开会,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朋友在电话里焦急的声音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离场。听朋友说,他急需几本专业资料,问李强能不能立即给他找到,李强知道那些资料是很难找的,但是出于朋友间的义气,李强还是把事情答应下来,并把他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一样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李强都在为这事奔走——去了好几位同学家,跑了图书馆,在网上也查了很久,但还是一无所获。那些天李强焦急不安,头脑里老是惦记着有关资料的事,可谓睡不安中饮食无味。但一想到朋友的渴望,李强也认为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恰巧有一天去北京办事,在一家大型书店逛时看到了朋友要的资料,欣喜若狂的李强赶紧掏钱把那些资料买了下来,回来后,李强便立即给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他要的书买到了。殊不知电话里朋友的声音却吞吞吐吐,原来他竟然记不起曾经让李强查资料的事来。谈话末尾,总算清醒过来的他在连声道歉后这样说,那天他在设计的时候是急需要考证一些数据,但后来他找到了一种解决的办法,言外之意是:那些书他不要了。
当时李强脑子里冒出来的字眼是“多余”,他不但发现自己辛苦买来的书是多余的,就连他那一腔热情也似乎变成了多余的了。他一下子颓然,不知自己的执著是为了什么。
回家后李强仍然没有从失落中走出来,妻子问明原由后,她不但没有陪着他一起生气,反而释然道:“这有什么关系,你的执著没有什么不对。你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而是尊重了你自己。”